守望“湘”助,援梦而行。2024年7月,湖南省法院开展新一批的人才智力柔性援疆,选派6名优秀干部开展为期半年的援疆工作,从湘江之滨到艾丁湖畔的湖南法院人,怀揣梦想用心用情书写了圆满的援疆答卷。

怀揣梦想,

跨越山海启新程

来不及跟家人好好道别,带着手头还未做完的工作,跨越近3300多公里,奔赴47度的“火洲”吐鲁番,除了初心和使命,任何理由都担负不起这一切。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唐艳被任命为领队,她说:“援疆责任深重、使命光荣。我们法院援疆人要落地生根,树立‘能吃苦、讲奉献’的理念,发扬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下锤炼自己,不负组织的信任,不负青春和梦想”。

“我志愿响应上级法院号召赴吐鲁番开展援疆工作,在更加艰苦的环境中去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磨炼意志,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段经历都会成为个人成长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是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黄学里《援疆申请书》中的真情表达。


2024年5月29日,援疆法官黄学里手写《援疆申请书》。

“我年纪最小,阅历也最浅,来吐鲁番不仅是援疆,更是我难得的学习机会,期望在交流中将湖南法院优秀司法产品的撰写经验带到新疆,不虚此行、不负初心”,嘉禾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李姝婷如是说。

在领队唐艳的带领下,六位援疆干部怀揣着热情与梦想,用自己坚定的脚步,丈量着这片古老又崭新的土地,以信仰为灯,照亮前行的路。

同心协力,

共筑法治繁荣梦

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语言,援疆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湘吐法院一家亲,来到高昌区法院我就是高昌区法院人,将竭尽所思、所学、所能为高昌区法院工作,与同志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来自湖南省龙山县人民法院的赵梓君法官担任吐鲁番市高昌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在全院干警见面会上作郑重表态。这也是湖南法院援疆团的共同心声。

在智力援疆方面,通过巡回审判、个案提审、示范观摩等方式积极参与重大疑难案件审理及指导工作,共计为全市法院300余件疑难复杂案件提供裁判思路。


2024年9月9日,援疆法官唐艳、黄学里、法官助理李姝婷在鄯善县柳中路开展巡回审判。

基于吐鲁番两级法院案件类型集中、量大等特点,提出“要素式审判”模式,实现审判资源优化;先后起草形成《吐鲁番法院近三年发改案件态势分析报告》、《全市法院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疑难问题解答》、《吐鲁番法院优秀司法产品手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研报告及工作方案;设立“湘吐法院大讲堂”,先后开展五期业务讲座,建立商事审判专题研讨班,助力两级法院审判能力提升。


2024年9月6日,援疆法官黄学里为两级法院全体法官、法官助理进行专题授课。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援疆干部多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与案例实践”等为主题开展国旗下的法治宣讲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各族群众讲授《民法典》,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根据自治区高院的安排,为巴州和阿克苏两地两级法院讲授了《法院案例指导和撰写分析》,受邀为《吐鲁番市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办法(草案)》提供专业立法咨询意见,为吐鲁番市司法局、新疆自治区律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等多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多次进行专题授课。

在发挥桥梁作用方面,援疆干部致力于搭建湘吐两地法院常态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成宁乡市人民法院与高昌区人民法院结对共建,长沙中院、株洲中院法官多次来吐为两级法院干警授课,首次开启嘉禾县人民法院与吐鲁番中院合作撰写学术论文的模式,谱写湘吐法院互补互融司法大文章。援疆干部主动与维吾尔族法官结对互助,从庭审到文书写作多维度进行指导,促进维吾尔族法官办案水平的提升。


援疆法官赵梓君与维吾尔族法官互助办案。

援疆干部多次深入社区、校园等地开展普法宣传,在鄯善县鲁克沁镇等多个乡镇开展瓜果买卖合同宣讲法治课堂,把法律送到维吾尔族群众家门口。


2024年9月9日,唐艳(右四)、豆华杰(左四)向维吾尔族群众宣讲民法典,进行普法宣传。

困知勉行,

克服万难显担当

吐鲁番虽是诗和远方,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极热”、“极干”的气候环境。初到吐鲁番一个月的六位援疆干部,就像是在经历从葡萄变成葡萄干的过程,即便每天喝八杯水、只在早晚出门活动,身体仍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流鼻血、感冒、中暑、蚊虫叮咬、蜕皮......在“风城”托克逊县担任民事庭副庭长的胡志刚经常笑称“这是吐鲁番送给我们新人的礼物”。

在迅速适应“火洲”吐鲁番的烈日灼心和时差问题,克服因气候原因导致的各种症状后,面对没有食堂的单人宿舍,住在高昌区的四位同志经常是通过吃泡面或者自热米饭简单解决晚餐和周末饮食。胡志刚一开始不太适应新疆饮食和气候,两个月内足足瘦了五公斤,再次与援疆团其他成员相见时,“当时感觉他走路都打飘,太让人心疼了。”领队唐艳说。后在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下,他逐渐恢复了健康,并成为了院里办案的主力。

担任鄯善县人民法院副院长的豆华杰每天与库木塔格沙漠为邻,“来这之后才知道‘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真实意义,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过程都是一场身心双重放松的氧吧疗养,我都爱上馕搭配西瓜的奇特口感了”,生性乐观的他无论在单位还是出差都坚持每天跑步、健身,极快的适应了当地环境。

相交相融,

湘吐情深续华章

维吾尔族的音乐完美继承了古代西域众多音乐精华,地域色彩浓厚,旋律明朗,热情奔放。有人说,如果你不曾听过一个民族的歌曲,你就不会轻易读懂他们的语言感情。在吐鲁番两级法院领导同事热情洒脱的性格影响下,援疆干部也逐渐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婉转、诙谐的湖南民歌与热烈欢快的木卡姆同唱,潇湘风韵与低地一沟、井渠百里的文化相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欢送会上,大家都记不清从何时开始伤感落泪了,也许是研究室主任高乐哽咽着问李姝婷“你能不能不走”时,又或许是立案庭副庭长马伟弹着吉他与中院干警合唱《祝你一路顺风》为援疆干部送行时,只记得那时才发现,原来半年的时间过得这么快。


2024年12月27日,吐鲁番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湖南法院援疆团举行欢送仪式。

“援疆半年将是我最珍贵的回忆之一,也是我人生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援疆工作画上了句号,援疆事业没有终点。”李姝婷说,“我将会继续做好湘吐两地交往交融的‘使者’,努力推进法院工作共同进步。”

“这趟援疆之旅,让我在奔赴中见到了天地,在历练中见到了参差,在生活中见到了众生,在热爱中见到了自我”,这是黄学里庭长在欢送会上对援疆经历的生动总结。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火洲炙热、风城凛冽,但都抵不过这深厚浓重的援疆情,援疆之路漫漫, 情怀如初不变。我们携手前行, 援疆之旅不仅是奉献之旅, 更是心灵的成长之旅,吐鲁番,期待再次相见!

作者:李姝婷

编辑:李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