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大约1个月的时间,这场严重冲击东欧地缘格局、甚至是影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俄乌冲突,就将打满足足3年。在这近3年的时间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表示,自己对乌克兰的军事物资援助力度已达上限,实在拨不出更多的装备、尤其是技术类重装备用于援乌;另一边则是泽连斯基政府屡屡“哭穷”,仿佛西方送来多少武器装备,都永远无法满足乌军的需求。
乌克兰战场上的美制M-777榴弹炮
诚然,战场从来都是一个海量吞噬各类资源的“无底洞”。只要战争还在持续,装备需求就永远存在,且会随着战事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乌克兰屡屡向美西方发出“不够用”的信号,的确有其道理。但仔细想来,美国等国恐怕也真的没说瞎话,即它们确实“尽力”了。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陆军正在着手建立第二个155毫米口径M-777榴弹炮炮管生产基地,以应对乌克兰“前所未有的需求”。目前看来,美国国内有且仅有1座负责生产该炮炮管的厂家,月产能约为10根,美国陆军希望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每月生产30根炮管。
美国援乌的M-777榴弹炮
是的,你没听错,作为堂堂的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制M-777榴弹炮炮管月产能,现在就是10根。即便是提高到当前水平的300%,也不过就是每月30根。这仿佛“黑色笑话”一般的事情,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我们恐不得不发出一个疑问:若是一场与美国切身相关的战争突然降临,今天的美利坚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充自己在各关键装备领域中的产能吗
生产线上的M-777榴弹炮炮管
可能一些人有所不知,回想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其在1941年这一年间,就生产了总量高达10918门的各类火炮。其中既包括陆军使用的各型号榴弹炮、加农炮和迫击炮等,也包括海军舰艇搭载的多种口径舰炮。而到了二战中期的1943年,美国的火炮年产能达到了恐怖的超9.8万门。
美军炮兵操作M-777
而在冷战时期,出于同苏联“你有的东西,我也必须有”式的疯狂军备竞赛,美国的火炮工业年产能也能维持在约2万门的水平上,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陆军使用的自行式或牵引式火炮。但到了今天,作为美军现役最主要牵引式火炮的M-777超轻型榴弹炮,炮管月产能仅为10根,一年只能下线约120根炮管。也难怪拜登政府在任时,白宫方面曾多次表示“自己已经尽了力”,原来还真不是一句假话……
俄乌冲突暴露了美国的火炮工业真实实力
人们常说,“战争是检验一个国家真实综合国力的最直接手段”。在规模大、强度高且疯狂吞噬各类资源的大型战争降临前,不仅他国难以真正判断出一个国家的真实实力,甚至就连相关国家自身,都不一定能看明白自己的斤两,这与如今的美国是何等的相似。仔细想来,原来这个动不动就围堵打压中国,甚至不惜以军事手段在中国周边“无事生非”的“超级大国”,居然是个榴弹炮炮管月产能仅为10根的国家……
美国人该好好想想了
看明白自身的真实实力后,继续挑衅中国还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吗?或许美国人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