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在《甄嬛传》里,由蒋欣扮演的华妃,原型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妃,倚仗自己的美貌和年羹尧的战功权势,骄横跋扈,争宠后宫,霸凌甚至残害妃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年妃,和电视剧里形象大相径庭,不但温良端肃,而且还和雍正生有三子一女。



图1:《甄嬛传》里由蒋欣饰演的华妃(年妃)
在《甄嬛传》里,由蒋欣扮演的华妃,原型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妃,倚仗自己的美貌和年羹尧的战功权势,骄横跋扈,争宠后宫,霸凌甚至残害妃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年妃,和电视剧里形象大相径庭,不但温良端肃,而且还和雍正生有三子一女。
在电视剧里,华妃名叫年世兰,但在正式的史料中,没有名字,只是称年氏。在中国古代,女子在史料上大都没有名字只有姓氏,这是惯例。
年氏出生年月不详,出身汉军镶白旗。明朝万历年间,年氏的曾祖父年有升任明朝辽东广宁指挥,在和清军作战中被俘,因此成了满清贵族的“包衣”,隶属汉军镶白旗。很多人都认为“包衣”就是家奴,所以很多文章、影视剧都认为年家是雍正胤禛的奴才。在1999年在二月河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不但年羹尧对胤禛自称“奴才”,而且年氏是胤禛的使唤丫鬟——在《雍正王朝》中,年氏叫年秋月,扮演年秋月的演员是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的常林。她的容貌没有将欣精致,气质也更像丫鬟。后来年秋月成为胤禛的侧福晋。这就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了。



图2:《雍正王朝》中由常林饰演的年秋月
满清早期“包衣”确实更像是家奴,但后来逐渐更像是门下属人,对主人没有强制的人身依附,而且主人还会推荐“包衣”担任官职。清军入关后,年氏的祖父年仲隆以科举入仕,官至刑部郎中。年氏的父亲名叫年遐龄,康熙年间曾担任湖广巡抚,也算是省部级高官。年遐龄有两子一女,长子年希尧,后来官至内务府;次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四阿哥胤禛进封雍亲王,年氏家族所在的八旗佐领,被划归雍亲王管辖。直到这时,年氏家族才算和胤禛有了交集,所以年家并不是胤禛的“包衣”。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亲自主持下,将湖广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年氏,嫁入雍王府,成为胤禛的侧福晋。虽然侧福晋不是正妻,但在妾室里也是地位非常高的,并不是通房丫头收房这么简单。
年氏嫁给胤禛时,正是九子夺嫡最激烈的时候。温柔贤淑的年氏在感情上给了胤禛极大的慰藉,因此深得胤禛的宠爱。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开始,到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年间年氏一共生了一女三子,这也是胤禛八年里所有出生的子女,可见胤禛对年氏的专宠。
但是女儿在三岁时夭亡,七阿哥福宜不到两岁夭折,九阿哥福沛因为是早产刚出生就死了,八阿哥福惠算是活得最久,但也只有八岁。雍正对这个八阿哥非常喜爱,而且年氏是黄贵妃,子以母贵,如果活到成年,很可能会继位,就没有乾隆什么事了。



图3:年妃的画像
在《甄嬛传》中,年妃怀了第一个孩子,被雍正让端妃送去打胎药而流产,之后雍正一直赏赐年妃含有麝香成分的“欢宜香”,导致年妃长期不孕。在剧中雍正不希望年妃怀孕生子,主要是担心年妃生育的皇子,舅舅是兵权在握的年羹尧,这样对皇室的威胁很大。
但这一点和历史完全不符,真实的年妃生了四个子女,不过四个孩子接连夭折,对于年氏的打击无疑是极为沉重的,所以她身体一直不好。
雍正继位后,于雍正元年二月,就册封年氏为贵妃。还将年妃全家170多口人全部抬入上三旗中的镶黄旗。可见,雍正对她的恩宠。
当时,雍正总共册封了一位皇后,一位贵妃,两位妃和两位嫔。皇后是雍正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贵妃就是年氏,两个妃子分别是齐妃李氏和熹妃钮祜禄氏(甄嬛的原型)。李氏和钮祜禄氏之所以能被封妃,是因为李氏生了皇三子弘时,钮祜禄氏生了皇四子弘历,母凭子贵而获封。年氏能封为位列后宫第二的贵妃,说明雍正对她确实非常恩宠。



图4:雍正皇帝的画像
雍正三年十一月,年妃病重。雍正又将年氏的贵妃晋封为皇贵妃。皇贵妃和贵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相差悬殊。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通常只要有皇后在,就不会册封皇贵妃。皇贵妃是可以代行皇后总管后宫。在《甄嬛传》里,年世兰最初是华妃,后来晋封华贵妃。她是非常想要封皇贵妃,但一直没有如愿。
当时雍正皇后还在,就封年氏为皇贵妃,一方面是给病重的年氏一个安慰,另一方面也说明雍正对年氏确实很看重。而且要特别说明的是,年氏是清朝第一个汉军旗出身的皇贵妃。
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氏在圆明园病逝,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与雍正帝合葬泰陵。雍正为年氏大办丧事,规格之高前所未有。雍正还因此连续五日不上朝,这在一向勤政的雍正是极为罕见的。雍正的三哥诚亲王允祉因为参加年氏的葬礼迟到,差点被雍正褫夺了爵位。
相比之下,《甄嬛传》里华妃先是被褫夺封号,降为答应,打入冷宫。后来华妃身边的小太监要在甄嬛的寝宫放火,雍正便令年答应自尽。而年世兰非要见到皇帝的旨意才肯自尽,最后是甄嬛告诉她欢宜香的真相,这才让她彻底绝望,撞柱而亡。这和真实的年妃结局,也是天壤之别。
说到年妃,就不能不提到年羹尧。很多人都认为年羹尧是胤禛的“包衣”奴才,靠着这层关系才青云直上。其实年羹尧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才二十一岁的年羹尧就考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院检讨。这么年轻就高中进士,可谓前途无量。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十岁的年羹尧就出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也正是在这一年,胤禛进封雍亲王,年羹尧家族所在的八旗佐领,被划归雍亲王管辖。这样,年羹尧才成了胤禛的门下。



图5:《雍正王朝》里由杜志国扮演的年羹尧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康熙与准格尔大汗争夺西藏,年羹尧负责清军的后勤保障,表现很出色,因此被提升为川陕总督,深受康熙器重。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胤禛继位。手握重兵年羹尧作为胤禛的门下,与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罗卜藏丹津起兵反叛,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平叛,年羹尧仅用四个月就平定了罗卜藏丹津。
经过这一战,年羹尧达到了人生巅峰,被封为一等公,加太保衔,他的父亲年遐龄也被封为一等功,加太傅衔。雍正还给了他诸多特权,在年羹尧管辖的西部地区,他有任命任何官员的权限,经他推荐的人才,吏部都会优先录取,一度被称为“年选”。
年羹尧也因此开始膨胀,行事越来越骄狂,最终引起了雍正的忌惮。雍正四年(公元1725年)四月,雍正罢免年羹尧川陕总督兼抚远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七月,再贬为闲散章京,看守杭州城东门庆春门。九月,年羹尧所有官职爵位全被罢免。十月,雍正下旨逮捕年羹尧,递解进京,最后在狱中自尽。
请注意年羹尧失势的时间节点,是在雍正四年,也就是年妃死后。如果年妃还活着,雍正可能未必会对年羹尧下手,就算下手,也未必会如此狠辣。



图6:年羹尧的画像
而在《甄嬛传》里,年妃失势和年羹尧失势是同时发生的,宫内解决年妃,宫外解决年羹尧,同步进行。这也是与历史不符的。只是在剧中,这样安排更便于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
历史上年妃四个子女全部夭折,自然有人会认为有“阴谋论”,原因也是担心年羹尧大权在握,对皇室威胁太大。但要注意,八阿哥福惠是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才夭折,而这时年妃、年羹尧都已经死了,根本不存在威胁了。对于八阿哥之死,雍正是极为痛心的,亲自主持葬礼,还追封福惠和硕怀亲王。
应该说,历史上的年妃,要比《甄嬛传》里的华妃更受雍正恩宠,两人的个性、行事、结局,截然不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