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诀窍:绕着弯子打比喻,但不是指桑骂槐,出于坦诚而非贬损。
会批评的,听了让人励志;不会批评的,听了让人离职。尤其创业初期,员工起点低,外行多,缺点更多,老板会不会批评,往往决定成败。
我在神农架龙降坪创设夏天避暑的民宿。为了开门红,我请了一批批南北各地的朋友来试住,最好的回报:体验后提意见。有位助理优点是热心、交友广泛,水电修理样样都会些皮毛,上海人称之为三脚猫!比物业里的师傅叫得应。缺点呢,散漫惯了,酒席上不安于位,不时地站起来、绕过去,自说自话与在座的各位加微信,窘得朋友们背后抱怨:你得管管这孩子。我该怎么点拨他呢?只能类比。我对他说:好比一姑娘带着自己的男朋友去参加闺蜜们的下午茶,结果闺蜜们当着她的面要加她男朋友的微信。他赫然脸红,从此诫勉。
还有一位客户经理,负责接待。她刚退休,曾是武汉移动的客户经理,说话委婉的嗲妹妹。这栋楼被我们买下做民宿之前,已有几间被散卖了。她买了其中的一间,夏季她总陪她妈妈到此避暑。因为小资,所以她喜欢民宿,见我们都是上海人的团队,主动要求旺季来帮忙,董事们一致通过。因为同在一栋楼,没事一滑脚,她就回到自己屋子里,客人来了,找不到经理。得请她改改,但这样的嗲妹妹,轻不得、重不得。我硬着头皮,找她谈话:以前,上海到处兴办里弄加工厂,工厂就在家门口,上班时间,即便口渴,也不能回家里喝茶,这就是上海人的规矩!
批评的诀窍:绕着弯子打比喻,但不是指桑骂槐,出于坦诚而非贬损。现在驻场的湖北员工与我们亲如一家,有瑕疵不再兜圈子了,单刀直入,他们相信我们这帮上海人说的:对事不对人。家里对阿姨,要会表扬,谁听了都喜欢,容易!做老板则相反,必须敢于批评、善于批评。谁喜欢批评呢?带队伍,尤其初创团队,低成本招募的外行,批评的艺术很重要。
会批评的,批评成为甘性补药,让人食之如饴,如“大会上表扬,电话里批评”,这是给面子。不会批评的,就像骂人,是酸辣汤,让人一时难以下咽。
会说话的,让人笑;不会说话的,让人跳。还有,让人哭笑不得。是好心,却办了坏事,唉,连说话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