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两国的竞争局面仍在继续,但是由于deepseek的爆火以及特朗普再三提及的关税威胁,让外界把大国博弈的焦点都放在了经济科技方面,实际上在未来的四年中,台湾仍然是中美角力的关键点。

从特朗普邀请中方最高层参加其就职典礼就可以看出,他在第二个任期内并不准备和中国“撕破脸”,随后又传出了特朗普准备访华的消息,更让外界看到了他执政风格的转变。虽然特朗普依然在关税方面对中国进行威胁,但是相比于竞选时提出的加征60%关税的口号,他拟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也体现了其在某些方面态度的软化。



因为中国近来一系列的动作已经向外界表明,当自身利益遭到损害时,中方会采取自己的方法进行反制,而且由于中国在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美国一时半会还找不到可以代替“中国制造”的渠道,毫无理智地加税只会让美国的通货膨胀更加高企,因此不少媒体认为特朗普将会把双方在经贸战中的斗法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出现。

相比于美国掌握一定主动权的贸易战,台海问题的主动权则完全在中国一方。和贸易问题不同的是,这是中方的红线和底线,没有谈判和商量的余地。



而特朗普目前的对台政策仍不明晰,不过在他未当选的时候,就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出要求台湾向美国缴纳“保护费”,并号称是台湾偷走了美国的芯片业务,甚至还在不久前威胁对台湾出口的芯片加征100%的关税,这明显不是对待“盟友”的做法,更像是把台湾当成了一个提款机。如果说拜登是在用台湾作为筹码和中国大陆进行博弈的话,那么特朗普则完全是在用“安全”为由拿捏台当局。

由于美国的态度不明,也让日韩等美国小弟的对台政策出现了反复。台大政治系教授张登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表示,由于特朗普的反复,日韩等国在台湾问题上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更多地从自己国家的利益来考虑台湾问题。目前韩国政坛乱成一片,如果尹锡悦弹劾案通过,2025年很可能是由李在明领导的共同民主党上台执政,那么台湾对韩国的战略作用就会大不如前。



日本目前正有求于中国,虽然私下里可能会对民进党当局表现出有限的支持,但是不太可能像之前那样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错误言论。1月28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新春贺词中只提到了华侨华人的字眼,并没有单独提及台湾,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的风向也出现了变化。去年11月,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还在面对媒体大谈“突破海上封锁”之类的谬论。而在日前举行的华盛顿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上,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已经在讨论一项新的对台政策。



他认为美军在印太地区要做的是维持和平,而不是引发冲突,如果台湾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那么美国对此不会有反对意见。也就是说在新政府的战略构想中,美方最优先的事项就是避免和中国在亚太地区发生冲突,哪怕台湾会因此脱离美国的掌控回到祖国的怀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