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伟大的军事天才,他在军事上提出的战略战术,被检验几乎是无往而不胜。
比如,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赣州战役、漳州战役、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战役,等等,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针都是在争议中取舍,结果是:听了毛泽东的,就取得胜利;不听毛泽东的,就以失败告终。
毛泽东的路线和方针是正确,但是,在红军时期,要获得多数人的支持,却是十分艰难的。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八路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是在1937年的著名的洛川会议上。他的这个方针,也是鲜有人支持。
现有的相关资料显示,洛川会议在军事方面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毛泽东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周恩来、朱德等主张的“独立自主的运动游击战”和林彪主张的“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或者说就是“运动战”)。分歧的焦点和原因在于如何理解运动战与游击战的关系问题。(引自陈冠任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
“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和“独立自主的运动游击战”的实质,是主张以运动战为主,以游击战为辅,与毛泽东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对于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地位处置,正好相反。
在会上,毛泽东一再强调:必须把内战时期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和游击战,八路军的任务主要是分散兵力,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至于和日军作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可是,他的思想获得支持的人却不多。
相关的资料显示,只有关向应、贺龙和聂荣臻支持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主张。“关向应以贺龙和他自己的名义作了简短的发言”,明确表示“尤其拥护独立自主的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而聂荣臻在会上发言中指出:“……(一)军队出动与战略问题,现在我们是整个阵线之一部,另外同日本作战,应同时顾到我们不要吃亏,因此战略上采取山地游击战……”但同时也认为“当然,只提山地运动战,似乎也窄了一点”,从这可以看出聂荣臻的支持也是很勉强的。(引自陈冠任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偌大的会议上,中共高层支持毛泽东的山地游击战方针的,是贺龙和任弼时,聂荣臻算是半个。有趣乎?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