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哈马斯的错。别的不说,看看加沙现在是什么样子——废墟、饥饿、绝望,医院变成武器库,救援物资成了黑市货,街上到处是没了家的人。

而这一切,全拜哈马斯所赐。

事情怎么开始的?一年多前,他们兴高采烈地发起袭击,占领以色列的军事基地。但他们不满足于此,还要大开杀戒,屠杀家庭,侵犯妇女,甚至用儿童的痛苦点燃自己的狂热。

哈马斯的抵抗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人民推向深渊,然后大喊:“都是犹太人的错!”

以色列人会买账吗?当然不会。犹太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停被追杀、被围剿、被屠戮的历史。但他们活下来了,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他们不会对哈马斯的暴行坐视不管,也不会对哈马斯的残忍又任何理解。

于是,加沙变成了火海和废墟。



哈马斯倒是聪明,躲在地道里,躲在医院和学校里,让平民替他们挡子弹。然后再站出来哭诉:“看,他们在屠杀我们!”

可谁让他们把医院变成弹药库?谁让他们把学校当成狙击点?谁让他们抢夺自己人民的救援物资,只为了继续战斗?



更讽刺的是,那些被交换回去的哈马斯分子,在回到加沙的第一时间,居然是满街高喊“开伯尔,开伯尔,犹太人。”这不是释放人质,这是公开示威,是一场针对犹太人的屠杀预演。

他们口中的“开伯尔”,指的是一千多年前穆斯林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十四个月的囚禁,换来的是仇恨的狂欢,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哈马斯。

战争本来可以不是这样。



哈马斯如果只袭击以色列军事基地,或许还能称之为抵抗。但他们没有,他们杀害平民,闯入民宅,对青少年施暴,把整个犹太国家都推向愤怒深渊。

他们杀人、抢劫、毁灭一切,然后躲在医院、学校、难民营里,把无辜平民当作肉盾,等以色列反击,再扮演受害者博取同情。

哈马斯的逻辑简单粗暴:加沙的苦难,越严重越好,越能让世界对以色列口诛笔伐。



有些人把以色列的报复行动比作种族灭绝,还拿《圣经》里的故事来说事。但事实是,以色列人的愤怒,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创世纪》里的示剑之战,雅各的女儿被示剑王子的儿子侵犯,西缅和利未两兄弟直接杀光了整个城镇的男人。当时雅各都觉得过火,但兄弟俩的反问掷地有声:“难道他能把我们的妹妹当女支女吗?”

今天的以色列,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面对的是一个视杀戮为荣耀的哈马斯。他们会手软吗?

左派很震惊,指责以色列犯下的是战争罪行。他们谴责加沙废墟,哀叹缺乏食物和医疗。

但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是谁造成的?以色列炸毁医院?别搞笑了,那是哈马斯的弹药库。



平民缺食物?哈马斯囤积救援物资,控制粮食分配。加沙没经济?当然没有,因为哈马斯的唯一产业就是战争,他们只会用外国援助买武器,而不是建设。

加沙人是受害者,但他们的敌人,首先是哈马斯。

特朗普当初提出让加沙人去埃及或者约旦避难,这个方案当然行不通。阿拉伯世界谁愿意接收这些人?

没有国家愿意伸出援手,而加沙人只能困在废墟里,为哈马斯的战争陪葬。

但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最近的加沙,人们回到了家园。或者说,回到了曾经是家园的地方。他们没有高喊“犹太人去死”,没有呼吁新一轮战争,他们只是想回归正常生活。

也许,这意味哈马斯的统治正在摇摇欲坠。也许,有一天,加沙的人民会问:我们为什么要继续为哈马斯的野心陪葬?

也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