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晚至31日凌晨,乌克兰无人机部队和乌克兰国防情报部门的无人机对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格勒州的Lukoil-沃尔戈格拉德内费特费雷佩拉博卡炼油厂发动大规模无人机攻击。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反虚假信息中心安德烈·科瓦连科在电报上证实了此次攻击。
1月31日早些时候,伏尔加格勒州州长安德烈·博恰罗夫证实,从据称截获的无人机残骸中得知卢克石油公司炼油厂发生火灾的信息,“一名受伤的工厂工人已被送往医院”,并声称火灾已“迅速被扑灭”。
当然,这是俄罗斯官方标配回答,凡俄罗斯境内目标遭乌克兰无人机攻击,不是全部击落,就是没有造成任何伤害损失。
这是这座俄罗斯第6大炼油厂在不到一个月内第二次被乌克兰无人机点燃。
伏尔戈格拉德内费特佩雷拉博卡炼油厂是俄南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厂,年处理原油能力为1480万吨,炼油厂离乌乌克兰边境400公里,其生产的燃料主要补给支援乌克兰战场俄军。
1月28日晚至29日,乌克兰无人机攻击了下诺夫哥罗德地区的诺沃沙赫京斯克炼油厂,导致这座俄罗斯第4大炼油厂停产,这个炼油厂炼油能力为每年 1700 万吨,占俄罗斯炼油总产量的 6% 以上。
俄罗斯拥有30家大中型炼油厂,日处理能力可达550万桶,但这些大部分离乌克兰边境2000公里内的俄罗斯炼油厂,已经很少有乌克兰无人机没有打击的地方,唯一的不同在于乌克兰无人机对其损毁程度,有的不止遭到一次两次攻击,可能许多炼油厂设施刚刚修好之后,再次遭到乌克兰无人机的攻击。
乌克兰之所以没有持续攻击这些炼油厂,可能原因在于,它希望在破坏这些炼油厂导致其停产后,让俄罗斯投入资金资源去维修,等修复好投产后,再去袭击。
这种循环往复,就是最大程度的消耗俄罗斯的战争资源。本质上,这和以色列当初在叙利亚打击伊朗目标相似,那就是,当伊朗人在叙利亚修建军事基地的时候,拥有超强情报能力的以色列不会理会,但当这些军事基地修建好,弹药转运进去后,以色列一顿战机轰炸将其付之一炬。
相比而言,攻击炼油厂要比军事目标容易得多,俄罗斯国土广袤对防空就是灾难,俄罗斯也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防空系统和防空部队来维持这种大面积的防空。
这不太需要像是攻击加固军事目标那样使用大当量炸弹,哪怕乌克兰自杀无人机携带几公斤的弹药,都可能导致上千万吨炼油厂遭到毁灭性停产。
这不只会迟滞俄军燃料后勤的补给,同样会造成俄罗斯国内石油产品的价格飙涨,推动通胀。
一月份以来,乌军无人机已经遭到破坏了俄罗斯炼油总产能的 16%。
“Slovo i Dilo”显示,自2024年9月以来,乌克兰军队已经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对俄罗斯炼油厂和油库进行了约一百次袭击,这些袭击比攻击军事目标往往是事半功倍。毕竟,炼油厂属于易燃易爆目标,哪怕一枚烟头,都会将其点燃,更不用说自杀无人机了。
乌克兰自去年初开始针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无人机打击,可以说对俄罗斯的战时经济构成了远比西方制裁要更有效,更快捷的打击,相比俄罗斯攻击乌克兰境内能源目标对乌克兰民用设施的损毁,乌克兰这种攻击也给对方制造了相当大的困难,当然,离通过无人机攻击彻底摧毁俄罗斯依靠能源出口获得收入维持战争的临界点,还远远不够,也许永远不够。
因为无人机袭击的破坏,位于波罗的海的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出口港乌斯季卢加港已经停止使用,导致1月份俄罗斯石油出口大幅下降,乌斯季卢加平均每天出口65万桶石油,占俄罗斯石油总出口量的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