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说:“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了。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扔在脑中演。”
什么是内耗型人格?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悲观的人格,叫做内耗型人格。内耗型人格者,经常性处于非常悲观的状态。
比如,他一天什么也没干,却觉得身心都好累,自己总是胡思乱想,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语,自己纠结、拧巴、内心戏多,总不断自我否定。
有内耗型人格的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感到焦虑、疲惫、颓废,甚至对身体产生一系列懒惰、失眠的不良影响。
那么,造成精神内耗的原因是什么?
精神内耗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私而不自知;另一种是精神上过分追求完美,行动跟不上想法,还急于事成,最后造成焦虑不安。
走出精神内耗最好的方式,是理解、接受、放下和改变。允许一切发生,坦然面对和接受,才能万般自在。
非常喜欢《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中的一段话:“懂得接纳既成的事实,坚强的承受眼前的一切,会让你的人生充满色彩的光芒,不为过去掉眼泪,只为明天展笑颜。”
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优秀品质,许多事实无法改变,你只能改变自己的态度。
请允许一切发生,因为一切的发生,本身你就是不可能阻挡它的,你害怕也这样,不害怕也这样,所以我们选择让它过去,不去再跟它较劲。
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败,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困惑不安、焦虑和遗憾……
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战胜悲伤,感恩那些在阴雨天出现的缕缕阳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依旧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