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来源:朕说(ID:zhenshuooo)

作者: 朕说

喜欢上班的人有福咯

今年可以上384天


很多人都有个误区

以为农历就是阴历

但其实

农历是阴历和阳历的结合

具体怎么结合的呢

那就得从阴历和阳历说起

单从阴字就可以看出

它是根据月亮运动规律来算的历法

以月亮完全背对地球的朔日为初一

到下一次朔一个轮回

称为一个朔望月

按平均数值来算

阴历的一个月平均为29.53

一年就是354.36

很明显

阴历对这个概念做出了重要指示

并且完全不管太阳死活


很明显

就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了

古人按照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

来算出一整年

这样算出来的一年大概就是365.24

平均每个月就是30.437

所以

阳历是对四季做出了重要指示

然后也不管月亮死活


在汉朝

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阳历来定的

看土圭最好判断的就是冬至

所以以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以它为起点

到下一个冬至为止

平均分成二十四份

每个节气之间相差大概15.02天


大家都知道地球公转不是匀速运动

按天数来算就不太准确了

所以在隋朝的时候

就改成了“地心说”式24节气

把地球当做是中心

太阳围绕地球以正圆旋转分成24份

15°为一个节气

并且沿用至今


至于公历

其实可以算是优化了一下子的阳历

把一年取个整数

要么是365要么是366

所以每四年就有个闰年

闰的就是二月的28或者29天

所以按现在的说法

阳历≈公历


阴历一年354.36天

阳历一年365.24天

差了11天左右

这么长久循环下去

不就有可能出现某一年阴历的6月

对应的是阳历的冬天了吗?

身为农业大国

这种bug是绝对不允许的存在

所以既考虑了月亮也不忘了太阳的

升级版补丁出现了

它就是对农业做出重要指导的

农历


简单来说

就是得把差的11天补上

让阴阳历的天数整成差不多一致

如果按3年补一次的话

33天又多出了3天

所以古人按照的是19年7补的方法

来补足这11天


可问题又来了

19年7补

平均下来大概2.7年一补

这就是说2或者3年需要一补

那究竟是选哪一年哪一个月来补呢?


先说定冬至

前面说过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定的

而二十四节气里面

冬至是最好测定出来的

所以古人把冬至定为农历十一月

而两个冬至来算阳历一年

那么

如果在这一年的两个冬至之间

正好有12个阴历代表望朔月

那就证明阴阳历差不多相符

就不用置闰


如果出现了13个望朔月

就触发了下一个关键词了

无中气置闰

这就得说到中气的概念了

中气就是以冬至为首开始报数

报奇数的就是12个中气

而偶数的则叫节令

合称为“节气”


现在这十二个中气

就算是阳历代表

当它们面对

十三个阴历代表望朔月的时候

必然会发生

有一个望朔月是没有中气的情况


按照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会长刘聪的说法

就是

“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如果某个月只有一个节气

那么,这个月就要作为上个月的闰月。”

2025年乙巳蛇年

大暑节气在农历六月廿八

下一个月只有立秋这一个节气


立秋之后的处暑节气

正好落在了再下一个月的第一天

因此,就需要闰六月


而这也造就了

蛇年

有两个立春



不过要说最直接的影响还是

2025年6~9月

整整4个月里除了周末

没有法定节假日


也不得不说

这样的算法是非常的麻烦

所以在古代都是有由钦天监

类似于现代天文气象局的官员

观测天向推算之后编制

再由皇帝发布出来

所以最早的农历其实也叫做

皇历


只不过从清朝末期开始

人们开始反对农历

因为跟西方社会碰撞让国人觉得

要破除旧社会封建的东西推动改革

而古代的历法制度

就也被他们囊括在其中

辛亥革命后

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就公开宣布

要采用公历

因为是“新上位”

所以公历也被叫做新历

而农历被叫做旧历

公历的1月1日也顺势被当成了

新的新年


虽然政府大力推行公历

但民众并不买账

民间公历新年无人过

农历新年依旧快乐热闹

问题是两个新年也很怪

所以

民国政府就将农历的新年、端午、中秋、冬至分别定为

春夏秋冬四节

并与1914年开始执行

于是

大家就在1914年的农历新年

第一次过上了“春节”


不过看民众欢天喜地庆祝“春节”

完全没把公历“新年”放眼里

1928年的民国政府更是强行规定:

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

废除旧历,禁过旧年。


民间才不吃这套

毕竟农历经历几千年演变传承下来

早就在中国社会之中根深蒂固

直到新中国成立

才恢复了农历的地位

实行新旧历并存的法则

只不过

原本属于农历年首的“元旦”

还是给了公历的1月1日

而农历的年首延续了春节的叫法

不过好在从最能表现节日地位的

假期天数地位来看

农历的新年还是稳赢了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文字来源朕说(ID:zhenshuooo),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满堂花醉三千客:古代文人的诗词人生》《哈哈哈!如果大宋词人有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