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金斯饰演了一个成功的黑洞、一片纯黑、毫无光明,没人猜得透他的能耐,但米克森饰演了另一个黑洞,一个正中心有着光芒的黑洞,他包容这道截然不同的光,而令他性格的黑暗面更黑。

美国作家汤玛斯哈里斯( Thomas Harris)撰写的长篇小说小说《红龙》 (Red Dragon)在1981年上市时就大获好评,但是,1986年的改编电影版《1987大悬案》(Manhunter)并不太受欢迎(尽管它后来成为邪典名作)。

好加在,1991年根据小说《红龙》续集改编的电影《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获得双倍成功,终于让全世界观众都认识了汉尼拔莱克特医生的优雅邪恶。

但是,《沉默的羔羊》却也立下了超高门槛:谁能比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更适合饰演汉尼拔?这让后来2013年重述《红龙》故事的影集《汉尼拔》(Hannibal),伤透脑筋。

当然,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汉尼拔》成功了,它让迈兹米克森(Mads Mikkelsen)成功地「篡夺」了霍普金斯立下经典的角色,他们两人饰演的汉尼拔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两个汉尼拔却是完全不同的角色。

霍普金斯饰演了一个成功的黑洞、一片纯黑、毫无光明,没人猜得透他的能耐,但米克森饰演了另一个黑洞,一个正中心有着光芒的黑洞,他包容这道截然不同的光,而令他性格的黑暗面更黑。这不协调的组合比霍普金斯的纯黑更黑,也让宛如爱情史诗的《汉尼拔》更有说服力——如果恶魔真的谈起恋爱,大概也就是米克森那个模样。

电视台本来想找个更「美国」一点的演员



汉尼拔当然是坏蛋,而让丹麦演员米克森来饰演坏蛋,当然是合理的选择——好莱坞一向让新进美国的欧陆演员演坏蛋。但《汉尼拔》的例子不太一样,主创布莱恩富勒(Bryan Fuller)为了选择米克森,与电视公司意见不合:电视公司可不放心让非美国演员、饰演美国观众心目中的反社会英雄。

富勒表示:「我们在选角汉尼拔莱克特时发生了意见不合,传统电视网选择男主角的思维、与我们选择最适合饰演汉尼拔人选的思维,有一些落差。我想,电视台想要一个更有名气、更接近主流市场……某种程度上或说是更『美国』的演员来饰演汉尼拔。」

他解释:「他们的想法很单纯:『我们要怎么让这出戏吸引最大范围的观众?我们一定要让约翰库萨克(John Cusack)来饰演汉尼拔,这样大家就一定会准时收看,因为这样是不是能带来更多惊喜?』我听到以后的想法是,『快去签,随便啦』。」

不要害怕,我们现在知道「库萨克成为汉尼拔」的事实发生在另一个宇宙。过去总是饰演温柔、内敛、有时甚至害羞地有点自闭角色的库萨克,一直是90年代的好莱坞文青代表,直到一切在1997年的《空中监狱》(Con Air)发生翻转。

仿佛手无缚鸡之力的库萨克,在同年推出的《另类杀手》(Grosse Pointe Blank)里,饰演连杀人都很啰唆唠叨的龟毛杀手——现在,他突然遇上了移囚班机遇劫的惊人危机。电影里没人相信这个穿着凉鞋的探员能够解决危机,这种设定事实上反过来借用了库萨克的银幕形象,制造出让观众意外又好奇的落差期待。

当然,没有太多观众期待《黑钱追杀令》(Blood Money)里的库萨克——这部2017年的B级电影无趣到了极点,而如果你没有在上个世纪就认识库萨克,那代表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可能不会太好。他后来接演了大量直发DVD的电影,全都饰演黑心商人、包藏祸心的科技大亨、黑警……甚至是罗马神鬼战士。

他是那种会让人相信「这家伙应该会吃人」的演员



库萨克曾经想要摆脱90与2000年代的银幕情人形象,但他转型也转得太过头了,况且,他在这些电影里,经常依然扮演爱搞神秘、外表有点畏畏缩缩的形象。而更有趣的是,这一切的转型,也大约发生在2012年前后——正是《汉尼拔》选角汉尼拔的时刻。

富勒的反应证明了他会对选角库萨克这件事,翻上数万次白眼。而他一开始就已经决定让迈兹米克森成为汉尼拔,他补充:「我们坚持米克森成为汉尼拔的因素之一,是因为他是欧洲演员、因为他是那种看起来会让人相信『这家伙应该会吃人』的演员。但我们面对的是一间在地的美国电视台,他们想要一位纯粹的美国演员,让美国观众愿意买单。而相反地,这出影集的所有创意发想,都希望一位最适合这个角色的演员能够出线。」

他接着表示:「后来,这场选角沟通变成一场怪异的双人舞,因为当我告诉他们,『选迈兹米克森!』他们回答『不!那选休葛兰(Hugh Grant)如何?』然后我又说:『好啊,你们去谈啊,他一定会拒绝』,之后他们真的会去提,而葛兰也确实拒绝了他们。」

「再来我又提『要不要考虑迈兹米克森?』然后他们又会重来一次:『好吧,那选约翰库萨克好不好?』我又会说:『好啊,你们去谈啊,他一定会拒绝』……而他们又重蹈覆辙……又再度遭到拒绝……这时我再提『要不要考虑米克森?』」

「在我们选择休丹希(Hugh Dancy)主演《汉尼拔》后,上述这些跳针重播大约持续了三、四个月……最后我说了,『迈兹就是我们在找的那个人,迈兹就是我在汉尼拔身上看到的那个人,他就是那个我为其编剧、主宰其故事、也是我最了解的汉尼拔。』然后感谢天,NBC电视台终于说了:『OK ,迈兹是你的了,我相信你的选择、而且我喜欢你对这出影集的概念』。」

某种程度上,《汉尼拔》还原了汉尼拔「人类」的身份



某种程度上,选择非美裔演员成为影集主演,确实有其风险——电视剧观众与电影观众有时不太一样,他们更习惯收看他们熟悉的脸孔在电视上出现,这也是许多电视剧演员宁可接近一辈子都只在电视圈发展的原因。

而《汉尼拔》的非常规选择,让电视台行销大伤脑筋,或说是不伤脑筋——他们并没有花太多精神去行销《汉尼拔》,导致这出影集的收视率并不亮眼。但是反过来,爹不爱娘不亲的《汉尼拔》,却因此无须背负收视率的重担,而能够自由发展它非常规的剧情方向——更黑、更残忍、更背德、也更美。

而好在这出影集有了迈兹米克森,米克森成为了完美的新规汉尼拔,让富勒对《汉尼拔》的期待完美实现了。 《汉尼拔》大胆地颠覆了小说与电影既成的内容,让汉尼拔随意杀人的猎奇故事,转变成为汉尼拔与威尔之间相爱相杀的纠缠。

某种程度上《汉尼拔》还原汉尼拔「人类」的身份,让他一样有渴望被看见、渴望被了解、与渴望被接受的需求,这样的汉尼拔似乎没有那么「无欲则刚」 ,但另一方面,汉尼拔却获得了更多有独特品味观众的认可。

《汉尼拔》第三季还没播完,就已经被NBC大刀腰斩;甚至在开播后半年,NBC推出了架构更像《沉默的羔羊》的影集《谍海黑名单》 (The Blacklist ) 。富勒认为,《谍海黑名单》里由美国演员詹姆斯史派德(James Spader)饰演、城府极深的情报员「红魔」瑞德,就是NBC希望《汉尼拔》的汉尼拔原有的样子。

事实上,富勒指出当史派德确认加入《谍海黑名单》后,电视台就快速地把宣传资源由《汉尼拔》转到《谍海黑名单》上。而讽刺的是,史派德确定加入的时刻,正是《汉尼拔》首播之时。富勒认为这就是NBC为何从未大肆宣传《汉尼拔》的原因。

这些年来,汉尼拔依然只能活在许多人的敲碗声中



当然,史派德的演技也早受肯定,他饰演的瑞德与《谍海黑名单》也并不是金玉其外。但即使假设让演技妖气冲天的史派德,来饰演《汉尼拔》的汉尼拔,感觉上仍然少了一份说服力。米克森沉默中传达坚定意志的外型与气质,更适合演出愿意跨越所有禁忌、也要努力让FBI专家沉沦与解放自我的恶魔。

富勒仍然在努力让《汉尼拔》重新复活——这出影集后来在Netflix上架,但是Netflix也没有同意让富勒继续制作第四季。

即便富勒在Netflix上制作的《星际争霸战:发现号》(Star Trek: Discovery)大获好评,同时富勒自嘲像个「红灯区的妓女一样在路边车窗搔首弄姿」,试图吸引影集平台复活《汉尼拔》,但是这些年来,汉尼拔依然只能活在许多人的敲碗声中。

《汉尼拔》无法推出更新的一季,连带地也不可能产生一部终结故事的电影版,可是对富勒来说,他还有许多威尔与汉尼拔的故事想说……

至少,我们知道米克森完全愿意再次成为汉尼拔:他甚至曾在Instagram上俏皮地问Netflix发行下一季的可能性。很明显地,他好不容易成为这位史上最恶名昭彰的外科暨心理医师,要他放弃饰演汉尼拔,这可没那么容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