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我叫张筱原,从记事起,就没见过自己的亲生母亲。父亲告诉我,她在生下我后就离开了。每当我追问母亲的事,父亲总是沉默地摸摸我的头,转身走开。慢慢地,我学会了不再问,但内心始终有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童年的记忆里,只有父亲高大的身影,和他粗糙却温暖的手掌。他是一名建筑工程师,经常需要去各地工地监工。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带一些小礼物——一个漂亮的发夹,一本童话书,或者一盒水彩笔。
"筱原,这些都是爸爸特意为你挑的,喜欢吗?"父亲总是这样问。
我会使劲点头:"喜欢!爸爸最好了!"
但是,这样的生活在我八岁那年发生了改变。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父亲特意请了假在家。
"筱原,爸爸给你找了个新妈妈,还有一个姐姐,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父亲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见他口中的"新家人"。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场景。继母穿着一身得体的米色套装,妆容精致,举止优雅。但她看向我的眼神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漠,仿佛在打量一件不值钱的商品。
站在继母身边的是她的女儿江霞。比我大两岁的江霞看起来格外瘦弱,穿着一条略显宽大的碎花连衣裙,低着头,不时用余光打量着周围。当我们的目光相遇时,我在她眼中看到了恐惧和一丝期待。那时的我还太小,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十岁的女孩会露出这样复杂的眼神。
"小原,以后要和姐姐好好相处。"父亲笑着说。我乖巧地点头,却注意到继母嘴角那一丝转瞬即逝的冷笑。
生活在继母的统治下并不轻松。她对我们姐妹俩都很苛刻,特别是对江霞。也许是因为江霞的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继母总是找各种理由惩罚她。我经常看到江霞被关在阳台上罚站,有时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妈,求求你让姐姐进来吧,外面好冷。"有一次,我鼓起勇气替江霞求情。
继母转过身,用她标志性的冰冷眼神看着我:"你也想去陪她站着?"
我怯怯地退后几步,不敢再说话。那天晚上,江霞在阳台上站到深夜。当继母终于准许她回房间时,她的嘴唇已经冻得发紫。
"小原,别怕,有姐姐在。"睡觉前,江霞悄悄溜到我的房间,轻声安慰我。我们相拥而眠,在黑暗中互相取暖。
父亲似乎从未察觉家里的异常。他工作越来越忙,经常连续几周不着家。每次回来,继母都会变成另一个人,温柔体贴,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父亲常常感慨:"有你真好,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
02
但是,这样的生活在我十五岁那年戛但是止。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父亲在去外地工地的路上遭遇车祸。当我们赶到医院时,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守灵的那天晚上,我躲在太平间的角落里哭得睁不开眼。江霞一直陪在我身边,轻轻拍着我的后背。我们谁都没说话,泪水无声地流淌。
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父亲的葬礼结束后不到一周,继母就露出了真面目。趁我和江霞还沉浸在悲痛中时,她悄悄变卖了家中值钱的物品,抱着一个鼓鼓的旅行包准备离开。
"你们就在这里好好生活吧,反正房子还在。"临走前,继母冷冷地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们后来才发现,父亲的保险金和积蓄都被她取走了,甚至连我们的户口本都不见了。
那天晚上,我和江霞抱在一起痛哭。
"姐,我们该怎么办?"我颤抖着问。
江霞擦干眼泪,紧紧握住我的手:"别怕,我们还有彼此。我明天就去找工作,你要继续上学。"
就这样,我们相依为命的日子开始了。江霞白天在一家服装店当导购,晚上回来还要给我补习功课。房租、水电费、生活费,样样都要精打细算。有时候钱实在不够,我们就一起喝稀饭配咸菜。
"小原,快吃,我特意给你煮了个鸡蛋。"江霞总是把好东西留给我。
"姐,我们一人分半个。"我执意要跟她分享。
那段日子虽然艰难,却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江霞不仅是我的姐姐,更像是我的母亲和朋友。我们约定一起努力,考上师范学校,将来当老师。那时的我们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小原,你的数学真是有天赋,比我强多了。"江霞常常这样夸我。她自己却总是对着练习题发愁,常常熬到深夜还在苦读。
中考前的一个月,江霞请了假,专门在家陪我复习。我们约定,一定要考上同一所学校。但是,命运再次和我们开了个玩笑。
考试那天,江霞发挥失常。她说自己太紧张了,做错了好几道简单题。当录取通知书下来时,我考上了市重点中专,而江霞却名落孙山。
"没关系的,姐。你可以复读,明年我们还有机会。"我试图安慰她。
江霞勉强笑了笑:"小原,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是江霞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第二天一早,当我还在睡梦中时,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来到了我们家。她自称是江霞的生母,说要接江霞回去生活。我惊慌地看着江霞收拾行李,想说些什么,却被噎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