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小海,你怎么来了?"大伯沙哑的声音传来,我抬头看向他,不知该如何开口。
"大伯,我……"我支支吾吾地说道,大伯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仿佛看穿了我的来意。
01
1980年的夏天,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那年的干旱让整个村子的庄稼都颗粒无收,我家更是雪上加霜。父亲李国强一直是个倔强的人,即使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他也不愿意向别人低头。母亲张月华每天都愁眉不展,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不得不频繁地向娘家借米。
那天早上,我刚起床就听见妹妹小琳的哭声。
"妈妈,我肚子好饿啊!"小琳抱着母亲的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母亲蹲下身,轻轻擦去小琳脸上的泪水,柔声说道:"琳琳乖,再等一下,妈妈马上就给你做饭。"
可是我知道,家里的米缸已经见底了。母亲站起身,无助地看向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的父亲。父亲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眉头紧锁,仿佛整个世界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国强,要不……我们去大伯家借点米吧?"母亲小心翼翼地提议道。
父亲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家还有这点骨气!"
我站在一旁,看着父母争执,心里既难过又无奈。我知道父亲为什么这么抗拒,那是因为我们家和大伯家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
回想起来,母亲和伯母原本关系很好,常常一起串门聊天。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一件小事,两人争吵起来,关系急转直下。那时我还小,不太明白大人之间的纷争,只记得母亲和伯母再也不来往了。
真正的矛盾爆发是在爷爷奶奶去世后。两家因为老房子的归属问题起了争执,争吵中母亲和伯母甚至大打出手。就在激烈的扭打中,伯母突然捂着胸口倒下了,送医后被诊断为突发心脏病。虽然抢救及时,伯母还是离开了人世。
02
那场悲剧让两家的关系跌入了冰点。大伯带着表妹翠翠离开了老房子,留下父亲和母亲守在这个伤心地。我常常在夜里听见母亲的啜泣声,知道她心里一直愧疚难安。
更让人心痛的是,没过多久,翠翠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溺亡。这个打击彻底击垮了大伯,他精神恍惚,整日以泪洗面。最后,大伯独自搬回了老房子,两家几乎断绝了来往。
"国强,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是孩子们都饿着肚子啊!"母亲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再说了,大伯现在一个人住在那么大的房子里,说不定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去借点米,也算是看望他,这有什么不对呢?"
父亲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说得对。可是我……我实在开不了这个口。"
"那就让小海去吧,"母亲转头看向我,眼中带着恳求,"小海,你去大伯家借点米,好不好?"
就这样,我踏上了去大伯家的路。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大伯会不会直接把我赶出来?如果他拒绝借米,我该怎么办?种种担忧在我脑海中盘旋。
终于,我站在了大伯家的门前。深吸一口气,我鼓起勇气敲了敲门。
"谁啊?"大伯沙哑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大伯,是我,小海。"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门开了,大伯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岁月和苦难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的目光复杂地看着我,仿佛在看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
03
"小海,你怎么来了?"大伯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
我支支吾吾地说道:"大伯,我……我是来……"
大伯似乎看穿了我的来意,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屋里。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该不该跟进去。
过了一会儿,大伯拿着一个装得满满的布袋走了出来。"拿着吧,"他把布袋递给我,"这里有10斤米,应该够你们家吃一段时间了。"
我惊讶地接过布袋,感激之情涌上心头。"大伯,谢谢您……"我哽咽着说道。
大伯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别客气,我们到底是一家人。"他顿了顿,又叮嘱道:"回去的路上小心点,别把米撒了。"
带着沉甸甸的米袋和复杂的心情,我匆匆赶回家。推开家门,我看见全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小海回来了!"小琳第一个发现了我,兴奋地喊道。
母亲快步走过来,接过我手中的米袋。"大伯真的借米给我们了?"她难以置信地问道。
我点点头,把在大伯家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父亲站在一旁,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
就在这时,一声尖叫打破了屋内的宁静。我们都吓了一跳,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是母亲。
母亲打开了米袋,可是她的反应却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她突然大哭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