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三月,两万名义军攻破裕州(今河南方城),兵锋直指南阳府。朝廷命河南都司署都指挥佥事吕玺守备南阳,又命湖广有司官员调兵分守襄阳、德安。
南阳府和安陆州(今湖北钟祥)相距不远,两处各有一位大明亲王。南阳府的唐王朱弥鍗,开国太祖朱元璋玄孙。安陆州的兴王朱祐杬,当朝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叔父。
南阳唐王府博物馆
这支义军的首领赵风子,原名赵鐩,文安县儒学增广生员出身,显然很懂得挟宗室以令官兵的道理。在屡次围攻南阳府不克后,竟然推出一位舞阳籍的僧人德静,称他是唐王宫人所生,试图瓦解城中守军的斗志。
屡攻南阳不克,获舞阳僧德静者,诈指为唐王宫人所生。常置诸营中,欲资以为名号。—《明武宗实录卷九十二》
说起来也是这位唐王殿下自己不争气,在位二十多年还生不出一个儿子,也不怪人家要推出一个西贝货。
迟来的世子
朱弥鍗,生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唐庄王朱芝址庶长子。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三月,封为颍昌王。当年八月,南城兵马副指挥苏真之女苏氏封为颖昌王妃。
唐王府内的王府山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八月,二十六岁的朱弥鍗进封为唐世子。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亲王、亲王妃年满五十且无嫡子,可以立庶长子为世子。
朱弥鍗的嫡母辛氏,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的时候便已经去世。按理说到了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朱芝址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立朱弥鍗为世子。然而当时朱芝址本人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压根顾不上此事。
朱芝址,唐宪王朱琼炟嫡次子,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封为舞阳王,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进封唐王。由于原配宋氏早薨,故而南城兵马指挥焦永之女焦氏在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的时候,被封为朱琼炟的继妃。
明代唐王府复原图
焦氏之子承休王朱芝埌仗着母妃的宠爱,对大哥唐王朱芝址极为不敬。双方在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的时候爆发了一次剧烈的冲突,最终朱芝埌被革爵,焦氏、朱芝址都被朝廷降敕斥责。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四月焦氏去世后,朱芝址如释重负,这才想起来奏封朱弥鍗为世子。
- 伯祖父的祭祀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十二月,朱芝址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庄,谥法“履正志和”曰“庄”。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九月,三十岁的唐世子朱弥鍗袭封唐王。
早在还没袭爵之时,朱弥鍗上奏朝廷,称陛下即位之初,曾派官员来南阳祭祀自己的曾祖父唐定王朱桱、祖父唐宪王朱琼炟,唯独漏掉了伯祖唐靖王朱琼烃,恳请补祭。
孝宗朱祐樘画像
这里略作说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明宪宗朱见深驾崩,遗诏皇太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按照惯例,新君即位之后,要派遣官员前往各地宗藩,祭祀已经故世的亲王。由于当时唐庄王朱芝址依然在世,所以只祭祀了他的父亲宪王和祖父定王。
对此礼部指出唐靖王朱琼烃无嗣而终,无论是英宗朱祁镇,还是宪宗朱见深即位之初,都未曾对其进行祭祀。何况唐宪王在位四十八年,也从来没有提出要祭祀他的兄长靖王,所以我们也不敢“輙复更易”。
尚书周洪谟等议,谓唐靖王永乐二十一年八月袭封,至宣德元年九月薨。其妃高氏未及成婚,后三年卒,虽得追封合葬,然自正统至成化初五十余年,俱未尝造祭。况唐宪王在位日久,亦未尝有所奏请。近日之祭,本部盖援据旧例,今不敢輙复更易。—《明孝宗实录卷十四》
努力做一个贤王
朱弥鍗袭爵之后不念旧恶,上奏称叔父朱芝埌自从革爵之后颇有“悔过自新”的态度,朝廷因此恢复了其承休王的爵位,可见这位唐王殿下是以成为一位贤王作为自己的目标。
明代王府承运殿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六月,朱弥鍗再次上奏,称朝廷对各地亲王“生封以节,殁加以谥”,可谓是“亲亲之恩既深且厚”。但其中不少亲藩明明作恶多端,死后还享有美谥,这样只能使得“善者怠,恶者肆”。
唐王殿下随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今后给亲藩赐谥号,应该如实反映其其生平的所作所为。礼部惊呆了,居然还有如此深明大义的亲王,对朱弥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特意请求孝宗赐敕予以奖谕。
礼部议谓王所言宜从。今请亲王行巡抚、巡按二司等官核勘,郡王则行本府亲王及承奉、长史等官核勘善恶贤否。据实奏陈,然后赐谥,使名与实副。唐王生长贵富,所见及此,诚可嘉。尚请降敕奖谕,仍行天下各王府,俾咸知勉励。—《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八》
- 泌阳知县冯宪案
泌阳县,今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明代属南阳府管辖。明孝宗弘治年间,时任泌阳县知县冯宪曾经到唐王府朝见唐王。此后唐王女婿:蓬莱郡主仪宾庄士俊有事去泌阳,朱弥鍗就让他带着礼物去见冯宪。
明代亲王府复原图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庄士俊酒后失德,不但嘴上没有把门,甚至还闯入冯宪的私室。也不知道这位庄仪宾是不是调戏了冯知县的夫人,以至于冯宪带着弟弟一起殴打庄士俊,连带着对唐王殿下也出言不逊。
朱弥鍗大怒,当即将此事奏报朝廷。冯宪同样心中忿怒,弹劾庄士俊“擅用鼓吹,滥受馈遗”。经过刑部员外郎刘瑜的查勘,冯宪和庄士俊固然罪责难逃,但是都察院对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严禁有司官员和亲王之间的物品馈赠。
都察院复谓《皇明祖训》:凡王国内,并不许延揽交结。请通天下巡抚等官,令今后有司朝王,自赐酒食外,不得更受一物。其献纳之礼及王府姻戚官属往来,悉宜禁革,违者听巡抚等官奏治其罪。—《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一》
最终冯宪并家属发陕西延安卫永远充军,庄士俊则赎杖还职,即用交纳赎金的方式免除杖刑的责罚。
秦简王朱诚泳
此事过后,朱弥鍗更为小心谨慎,向弘治朝著名的贤王:西安秦藩秦简王朱诚泳学习,将王府内的蔬圃改建为书院,免费让护卫军校的子弟在里面读书。朝廷对唐王此举大为赞赏,特赐名为养正书院。
- 艰难的求子之路
朱弥鍗的王妃苏氏,生于济宁鲁桥(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鲁桥镇),小时候有一个玩伴:李氏。史书上说李氏“与鬼物交”,有“知祸福”的本事,于是苏王妃将她迎入王府,来给自己算命。
李氏一番装腔作势之后,给出一句预言:“明年当生男”。唐王殿下大喜过望,不但“赏赉甚厚”,后来又专门派人送去金银珠宝。我们这里是不是应该做一个判断,朱弥鍗和苏氏之间确实生了一个儿子?不然他再派人去送礼干什么?
唐王府博物馆藏品
但是像李氏这种人,一向为朝廷所深恶痛绝。缉事官校爆出此事后,刑部立刻判了李氏绞刑,并且还要对唐王府的长史和承奉进行追责。
下刑部鞫问李氏左道乱政,律当绞。仍行巡按河南监察御史逮问承奉、长史不能匡正之罪。—《明孝宗实录卷五十三》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三月,唐王妃苏氏去世,她和朱弥鍗之间即使有儿子,想来也早已夭折。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五月,朱弥鍗去世,谥曰成,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唐成王时代唐藩宗室世系图
结语:唐成王虽然在薨逝之时依然无嗣,但他的宫人张氏却被确诊怀有身孕,朝廷于是命文城王朱宇温权理府事,看看这个遗腹子到底是男还是女。
然而此后发生的事情让人目瞪口呆,因为王府官员在九月份的时候,上报张氏根本没有怀孕。之所以看上去肚子很大,是因为肚子里生有硬块,也就是所谓的“病痞”。
丙戌,初唐王薨,承奉、长史言宫人张氏有娠。然张氏实病痞,久之乃觉。承奉等以前奏报不审,自首待罪,上切责而宥之。—《明世宗实录卷四十三》
朱宇温,文城恭靖王朱弥钳嫡长子,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袭封文城王,乃唐庄王之孙、唐成王之侄,唐藩宗室之中伦序最近。按照当时的惯例,一旦唐成王确认无嗣,就应该由朱宇温进封唐王。
世宗朱厚熜画像
当时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正陷于大礼议之争,也就是大臣们逼着他认伯父孝宗为“皇考”,改称生父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看到唐王府的这个例子皇帝大喜过望,当即让礼部会议。礼部的结论是“嫡侄承嗣,合于祖训”,朱宇温应该袭封。
估计世宗当场就懵了,这位文城王不需要过继给伯父唐成王,然后改称生父文城恭靖王为叔父吗?你们这么玩双标是吧?行,大家一起玩,看谁玩得过谁。
光光设立书院一项,唐成王就已经称得上是一位贤王。可惜他命中无嗣,王位便宜了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