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申遗”成功。在这次申报中,“重庆元素”十分亮眼: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渝中区湖广会馆的禹王祭祀典礼、酉阳县的新春非遗项目展演等,在春节申遗视频中登台亮相。

值此首个“非遗中国年”来临之际,让我们来领略一下重庆这些非遗民俗的魅力吧!

铜梁龙舞



“舞龙,是庆祝新年的重要民俗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重庆市铜梁区的国家级非遗铜梁龙舞在解说的讲述中,震撼登场。视频中,1000多度的铁水洒向天空,化为四处飞溅的钢花,犹如漫天流星,而在这如梦如幻的火树银花下,一条条中华龙腾跃翻飞而起。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一条“龙”不仅滋养了乡愁,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着经久不变的“年味儿”。

梁平木版年画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味儿最浓的一个仪式是更换春联、年画。梁平的木版年画就是年画中的代表。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这样讲述着包括梁平木版年画在内的中国年画故事——

“中国广大民众,是该遗产项目的实践者……手工艺人负责年画、灯彩、窗花等年节用品的生产制作……该遗产项目的相关礼仪、习俗、传说、歌谣等传统知识和备制年节用品的生活技能,以及节庆活动的乡土知识等,在家庭和社区内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

禹王庙会



如今,每逢正月初一至初五,许多重庆人会选择来到渝中区长滨路的湖广会馆,体验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王庙会,祈福来年的幸福平安,参观移民博物馆,读老祖先的故事,过一个传统味十足的新年。

这样蕴含丰富习俗礼仪的过年方式,也被收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欢度春节的春节体验,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由此而来的年味,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家园中的深刻记忆。该遗产项目,为中国人所共享。在全国各地,有广泛实践,直观生动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民众的创造力。”

酉阳新春非遗项目展演



这台精彩的非遗项目展演包含了土家摆手舞、面具阳戏、酉阳耍锣鼓、木叶吹奏、阿拉调、玩火等非遗项目,让大家在热闹的氛围中喜迎新春佳节。

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是一种流行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非遗民俗活动,它集歌舞、戏剧、吹打、纸扎等为一体,自唐朝至今传承已逾千年。春节前后,是一年里花灯演出最集中的时间段,秀山各个乡镇的花灯戏班从腊月二十号左右,便开始为春节期间的各种表演做准备。

大足鲤鱼灯舞




鲤鱼灯舞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灯棚类民间舞蹈,起源于唐末,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象征吉祥平安、大丰大足、年年有余(鱼)的美好寓意。它是大足区万古镇独具地方特色的灯棚类民间舞蹈。

1999年,大足万古镇被重庆市命名为“鲤鱼灯舞之乡”,2009年“鲤鱼灯舞”被重庆市命名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积极推动申报国家级“非遗”。

新闻背景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共和国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中国政府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我国第44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该项目申报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推动。

春节的由来

历史上,春节又称“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一年农事结束后,人们会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来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了春节。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记者 张春莲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