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剿匪战役,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场投入兵力大、持续时间长的大规模作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四野先后有20万余部队参加了此次剿匪战斗。
其中,丁盛所在的45军,就是在衡宝战役结束后,直接转入剿匪作战的。
而在丁盛的回忆里,这次广西剿匪,过程十分曲折,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地老百姓曾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解放军讲宽大。”
一、匪患猖獗
那么,当地百姓为何会这么说呢?这就要从当时广西极为严重的匪患说起了。
广西多匪,是在历史中一直就存在的问题,清朝康熙的名臣于成龙,早年间就曾在广西罗城当过知县,由于广西匪患严重,以至于他上任时,家里人都劝他不要去。
而当他到任后,匪患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在他向朝廷呈送的公文里就写到:无洞无匪。
进入近代后,广西匪患依旧严重,尤其是在衡宝战役结束、三万余桂系溃兵被打散之后,更是让广西的匪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当时广西的匪患有多严重呢?这么说吧,这些土匪根本不怕解放军。
1950年1月25日,一股盘踞在广西恭城县的土匪发动暴乱,因其中间有原国军溃兵军官,所以这股土匪战斗力极强,很快,全县14个乡镇人民政府均被土匪占领。
不仅如此,土匪还袭击了一支由我军20多人组成的小队,由于寡不敌众,这支小队全部被土匪残忍杀害。
之后,在对这股土匪进行反击时,四野49军145师434团的一个侦察排,不慎被土匪包围,而最终,这支侦察排30多名战士,也全部牺牲。
恭城暴乱发生时,距离广西解放仅仅过去不到两个月,而在不久后,玉林、平乐等地相继发生更严重的土匪暴乱。
这些土匪不仅残害当地的干部和群众,还极为狂妄的攻击四野部队。
当时驻守在玉林的是丁盛的45军135师,多年后他依旧对此印象深刻,据他所说,土匪狂妄到一度打到师部门口了。
而到了1950年的7月后,广西匪患的严重程度,更是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之所以如此,与朝鲜战争的爆发有很大关系,当年6月朝鲜战争开打,而7月初,美国就假借联合国的名义参战。
而这么一来,就让广西全境谣言满天,那些在衡宝战役中被打散的国军溃兵到处散播谣言,说“三战要爆发了,中央军要打回来了”。
这就造成,本就严重的匪患更加厉害,当时广西全境一共102个县,土匪的势力范围,一度蔓延至其中的97个。
在这种情况下,剿匪肯定是势在必行,不管是为了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还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新中国,都需要把土匪剿灭。
但在一段时间里,剿匪工作进行得极为不顺利。
不顺利的原因有很多,而第一个,就是因当地民风彪悍,所以大部分人手里都有武器,这么一来,根本就分不清谁是民、谁又是匪。
因为这个,剿匪部队吃了不少亏。
玉林土匪暴乱时,丁盛的师部遭到围攻,因寡不敌众,丁盛赶紧电令附近的405团前来驰援,而在驰援的路上,405团就因为分不清谁是匪谁是民造成了损失。
当时405团在途经一个叫做樟木乡的时候,看到樟木乡人民政府的大门口,围了一群人,由于不清楚这些人是什么身份,战士们就没开枪,生怕误伤群众。
但等战士们靠近这群人时,其中一部分人当即掏出枪朝着战士们射击。
虽说战士们反应极为迅速,也做到了马上组织还击,但还是慢了一点,导致好几名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种情况,在当时发生过好多次。
由于屡次发生我军战士牺牲在土匪枪下的事情,导致土匪愈发的胆大妄为,在1950年的7月底,就发生了一件极为严重的土匪袭击事件。
当时53军派出了一个加强排,从桂林出发前去执行护送任务,除了护送由10辆装有药品的卡车组成的车队外,还需要护送一支南下工作队去南宁。
这支工作队,主要由刚刚入伍的年轻学生组成,其中一大半还是女学生。
而在车队出发三天后,南宁迟迟等不到人,情急之下,南宁军分区赶紧派部队向桂林方向沿途寻找。
一直找到荔浦,终于找到了车队。
但此时的车队,10辆卡车全部损毁,车上的药品也不见了踪影,而押车的30多名战士,以及南下工作队的所有成员,也尽数牺牲,遗体之间的距离,长达三公里。
一直到半年后,南宁军分区才从被俘的土匪口中得知了整个过程。
原来,盘踞在当地的一股土匪,经常看到我军经过的车队里有女军人,因此就有了下山“抢老婆”的计划。
所以,这支车队在经过时,不出意外的被这股土匪袭击,而那些女战士,都是因不愿被俘受辱开枪自尽的。
二、宽大政策助长土匪气焰
除了分不清谁是匪谁是民外,我军当时的宽大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土匪的嚣张气焰。
对俘虏宽大,是我军一直以来的政策,从红军时期乃至到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政策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促感化了不少国军士兵,让他们转变为我军的成员之一。
因此,在广西剿匪战役初期,我军也执行了宽大政策,对已经被抓获的土匪通常是教育之后就释放。
这个办法,对有良知的确实有效,经过一番教育,这部分人回去后也能安分守己。
但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的土匪以及匪首,效果就不太明显了,对此,丁盛就回忆说,本以为可以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但实际上这些人放回去了也不改,反而会继续作恶。
这还是一方面,而宽大政策还带来了一个极为负面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战时期,乃至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能取得胜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有了群众的支持,很多困难就迎刃而解。
但在广西剿匪初期,当地群众却发动不起来,倒不是当地群众没有思想觉悟,更不是群众不支持剿匪,而是群众害怕。
对于当地谁是真正的土匪,甚至这些土匪在哪里藏着,还是有群众知道的,可他们不敢说更不敢举报,原因就在于,今天举报了,明天土匪就可能会因为宽大政策放回来了。
而到那个时候,土匪必然会来找举报他的群众报复。
这么一来,发动群众时自然无法达到效果,这就导致我军在剿匪工作上十分被动,毕竟广西大山多,土匪在得手之后往大山一钻,无形中就增加了剿灭他们的难度。
所以,当时在老百姓中间就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解放军讲宽大”。
群众们不是不相信解放军,更不是不愿意过上安定的生活,而是担心除恶未尽,导致他们为此受到牵连,甚至危及生命。
基于这些原因,广西剿匪的工作在初期阶段一度十分不顺利,不仅未能达到效果,反而始终剿不完,还牺牲了不少战士和干部,另外还有一部分群众被土匪残害。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引起了中央和毛主席的重视,并且因为剿匪迟迟不见效果,毛主席接连三次在电报里进行了严厉批评。
三、毛主席三次狠批
第一次,是在南下工作队被袭后不久,也就是1950年的8月初。
在得知土匪竟然袭击了我军的一支工作队,并造成几十名干部、战士牺牲后,,毛主席十分痛心,随后就在电报里,提出广西剿匪的工作成绩,是全国最差的一个。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让饱经战争创伤百姓早日过上安定生活,是毛主席最大的愿望,但土匪一日不剿灭,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宁。
所以,毛主席自然要狠批。
紧接着,在当年的8月10日,毛主席的第二封电报来了,这次,他在电报里直截了当的提出,广西剿匪之所以成绩差,就是因为“宽大无边”。
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只要认真执行那肯定是能完成任务的,但在一段时间后,广西的匪患并没有减轻多少,这下,毛主席彻底火了。
除了又一次提出严厉批评外,毛主席严令广西军区必须在六个月内,肃清广西全境内的主要匪患。
而为了敦促和帮助广西军区,毛主席派出了叶剑英和陶铸。
抵达广西后,叶剑英和陶铸经过调研,很快就明白了问题所在,而陶铸曾在东北工作过,他就举了一个剿灭“座山雕”的例子。
当时陶铸就说,在夹皮沟剿灭座山雕时,如果不发动群众,那座山雕就不好消灭,而要想发动群众,,那就得让群众看到我们剿匪的决心与行动。
最后陶铸总结到,不消灭土匪头目,那群众是如何都发动不起来的,只有把那些罪大恶极的头目消灭,才能让群众们知道我们动真格了,并且,这么做对其他土匪也是一个震慑。
这一点,得到了干部和战士们高度认可,丁盛后来就总结道,只宽大是不行的,需要严的时候,必须严起来。
思想统一和政策调整之后,剿匪工作很快就有了效果,尤其是对那些手上有血债、罪大恶极的土匪骨干和头目公审处决后,让老百姓纷纷拍手称快。
而这么一来,百姓们也敢举报,谁是村民,谁又是真正的土匪,老百姓们把情况都报告给了我军。
有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土匪的末日自然就到了。
论战斗力,这些土匪不管是原先的国军溃兵,还是盘踞在山中的“山大王”,肯定是比四野差很多的,所以,在四野的强力打击下,广西全境的土匪逐步被肃清。
1952年2月,广西剿匪战役结束,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共剿灭土匪42.9万人,而整个辽沈战役,四野共剿灭国军47.2万人,这么看的话,广西剿匪作战,相当于是四野又打了一次辽沈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