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近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通用动力公司等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一、禁止向上述28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二、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本公告自公布之日正式实施。
近日,美国国防部将宁德时代等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中国军工公司清单(1260H清单)。这些企业,例如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与军事领域无关。而将这些与军事毫无关联的商业巨头列入清单,显然是以安全为借口,实质上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打压和遏制。
腾讯公司(资料图)
1月初,中国已经率先对10家美国企业采取了类似措施,并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管控名单。这一系列动作,被视为中国对美反制的第一步。当时,外界还在猜测中国是否会就此收手,但显然,中国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两日后,中国再次出手,对用于制造电池组件和加工两种关键金属的技术实施了出口限制。这一举措,不仅针对了美国,也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产业链。但在中国看来,这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和战略安全。
中方现在再次对美军工企业出手,对美国的影响很大。首先,要知道这么一个背景,就是在产业链全球化的情况下,美军工企业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现在中方禁令一出,涉事美国军工企业和咱们进行的合作都可能被切断,它们分包到中国生产的所有零部件,在这一刻都被停止。
拜登(资料图)
近日,美发布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措施。次日,美方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在美国使用。从2022年起,出口管制逐渐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主要手段,对华实施出口管制的力度逐渐加大,尤其是在高技术产品和半导体领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拜登政府相关措施严重侵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了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各国企业利益。
芯片(资料图)
新的管制规定要求,这些厂商必须更加仔细地审查其客户,确保不会将高端芯片交付给那些受到限制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涉及14nm和16nm及以下制程的芯片,新的政策规定要求,任何生产这些芯片的公司在销售到中国或其他受限国家时,必须先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这一政策的实施并不完全是为了直接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实际上它也暴露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全球的芯片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供应链。
然而,美国的这一举动也引发了全球科技巨头的强烈不满。英伟达、甲骨文等科技巨头纷纷表示担忧,认为这项新规过于极端,将严重损害美国科技行业的全球竞争力。英伟达政府事务副总裁Ned Finkle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拜登政府正试图通过其史无前例且误导性的“AI扩散”规则,限制对主流计算应用的权限,这威胁到全球创新和经济增长。这些科技巨头的反应,无疑给美国政府的禁令蒙上了一层阴影。
芯片(资料图)
对于美国商务部的行为,智谱认为这一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并对此表示强烈反对。鉴于智谱掌握全链路大模型核心技术的事实,被列入实体清单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实质影响。智谱有能力也将更专注地为我们的用户和伙伴提供世界一流的大模型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将继续参与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坚持最高安全标准和公平、透明、可持续原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有公司回应称,“智谱关注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拟将智谱及子公司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一决定缺乏事实依据,我们对此表示强烈反对。鉴于智谱掌握全链路大模型核心技术的事实,被列入实体清单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实质影响。智谱有能力也将更专注地为我们的用户和伙伴提供世界一流的大模型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将继续参与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坚持最高安全标准和公平、透明、可持续原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拜登(资料图)
从政治层面来看,这是下台前的拜登政府企图通过显示其在外交政策上的强硬立场,来巩固自身在民主党内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一种转移国内注意力的手段。美国国内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如高达36万亿美元的巨额国债规模,仅2025年需支付的利息就超过军费开支,政府面临巨大的债务违约风险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制造与中国的纷争,将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经济困境等问题上转移开,从而掩盖自身在国内政策上的不力 。
从力度和深度上看,本次AI出口管制有些“空前”,美国想缔造一个等级森严的生态系统,继续维持以自身为中心的秩序,哪怕它很可能反过来破坏的是美国本土大型科技公司的利润源泉。这些看起来离谱和毫无逻辑的动作也已经开始变成它在AI国别竞争里最底层的指导思想,接下来会有更多扩散到更广泛领域的动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