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的时间还不到一周,以色列再次对巴勒斯坦发动进攻,而这一次的目标不是哈马斯,而是位于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
以色列国防军在21日对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归于法塔赫治理下的杰宁地区,发动了进攻。
这次进攻以色列出动了无人机和直升机,摧毁道路,并向汽车和房屋建筑开火。
到24日为止,已有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多人受伤,1800多名难民不得不从难民营中迁出,杰宁政府电力中断,燃料短缺。
联合国、埃及和约旦等国对以色列进行了谴责,但也仅仅进行了谴责而已。
在以色列对加沙进行轰炸的时候,更多国家对以色列进行了谴责,以色列仍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以色列为何不惧怕国际社会的谴责呢?
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在联合国内有美国这个强大的靠山,联合国对以色列不利的决议都不会通过,所以以色列并不害怕国际社会的谴责。
与舆论的谴责相比,以色列更惧怕的是周边国家对自己的敌意。
如果有一天加沙那样的冲突再次发生,以色列担心自己的国土面积难以抵挡敌国的进攻,所以目前以色列最大的目标还是国土。
按照以色列的目标,他希望取得的领土面积是巴勒斯坦全境,埃及的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全境,黎巴嫩南部地区。
这四大块领土当中,以色列已经在戈兰高地取得了事实上的控制权,剩下适合夺取的地区只有归属于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进行轰炸,在其领土内建立犹太人定居点说白了就是在试探巴勒斯坦的底线,其次则是转移国内的矛盾。
身为巴勒斯坦的“掌舵人”法塔赫,对于这件事的处理得当但是十分软弱。
对于国内势力法塔赫实行的安抚政策,对以色列的反击只字不提。
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事态扩大,争取国际社会在舆论上的支持,但是正如我上文说的那样以色列并不惧怕国际舆论,惧怕的是国土面积过于狭窄。
法塔赫这般回应完全是将自己在政治斗争上的办法弄到了对国外斗争上,那句“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来形容法塔赫的作为并不为过。
这样看来法塔赫并不能拯救巴勒斯坦人民,希望还是在加沙。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整篇文章吧。
蒋介石不是拯救的光芒,斗争才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