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已近在眼前。亲朋好友相聚,让大家既期待又担心:一边期待的是满桌佳肴,亲人团聚,辞旧迎新;一边又隐隐担心“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试想一下,大餐后的第二天早晨,小心翼翼站上体重秤,怀着复杂的心情记录数字,又打开手机上的某健康程序,看到2024年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折线图犹如股市行情——一路曲折起伏,充满坎坷。

每逢佳节,既要团聚大餐,又要控制体重。能不能健康愉快过年?1月15日,全球内分泌专家联合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重磅研究,更新了对肥胖的认识及应对措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宇节前带来如何重新认识肥胖、找到肥胖管理正确打开方式的小秘诀。


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

“在一些传统观念里,肥胖不是一种疾病,‘白白胖胖’‘心宽体胖’都是褒义的,或者认为肥胖只是其他疾病的前兆。然而,这次的专家建议颠覆了这一认知。”刘宇介绍,根据最新研究,肥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脂肪过多和/或异常,导致组织、器官或个体的功能发生改变。被划分为两种类型——

临床肥胖:脂肪过多,开始对身体造成影响,比如让器官功能受损或日常活动变困难。“这种新的分类方法不仅让大众更好了解肥胖的本质,也为科学管理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明确方向。”刘宇说。那么,怎么才算临床肥胖?

“之前也有很多人认为,只要BMI超标就是肥胖。其实,这种方法有点‘不靠谱’。”她介绍,本次报告给出了一套更全面的判断标准,主要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筛查。通过BMI评估筛查是否肥胖,如中国人群如BMI≥28kg/m²,即认为肥胖、24.0至27.9为超重、18.5至23.9为正常、小于18.5为消瘦。

第二,测定体脂。BMI指数初筛后,还需要通过科学手段确认脂肪含量。目前较为常见的如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腰围、腰臀比或腰高比等指标,进一步评估脂肪分布。

第三,健康评估。判断肥胖对身体的实际影响,需要结合体检、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全面了解器官是否因肥胖“累坏了”。如是否已经引起相关器官、关节的功能或者代谢改变。

“常见由超重/肥胖引起的疾病,有大众熟知的如高血压、脂肪肝、胆囊疾病、胰腺炎等,也有白内障、皮肤病变、关节炎、痛风等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刘宇强调。

春节了,除了“少吃点”还能怎么做?

对于不同的肥胖分类人群,也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已经进入临床肥胖的患者,不只是‘少吃多动’。因此,别再简单对亲朋好友说‘你就少吃点’,肥胖管理远比此复杂。”

刘宇建议,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主食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春节期间,无论从健康还是口彩、寓意上,都可以更多选择全谷物、杂豆和薯类作为主食,避免过多摄入精白米面。如蒸一笼粗粮,包含山药、紫薯、土豆和玉米等,既能提供饱腹感,且热量较低。

第二,多吃蔬菜水果和大豆制品。每餐都应包含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每天需摄入300至500克蔬菜和200至350克新鲜水果,一周的假期内,应该至少吃4至5次豆制品,可以搭配蔬菜或优质肉类,如芹菜炒豆干、麻婆豆腐等。

第三,适量摄入鱼类、禽类、蛋类和瘦肉。节日期间免不了大鱼大肉,应优先选择鱼肉和去皮禽类,少食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可食用清蒸鱼、鸡丁、瘦肉丝等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江浙沪地区大多喜欢红烧肉,需要尤其注意摄入量。

第四,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应减少食盐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盐。烹饪时少用炒、煎、炸,多用蒸、煮、炖的方式,聚餐时,应尽量避免含糖饮料、高热量酒精饮料,可选择茶、酸奶或鲜榨豆浆等替代。

刘宇说,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之外,临床肥胖患者还需要综合治疗,保护器官不进一步受损。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遵循专业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或手术减重;临床前肥胖人群的目标则是提早干预,防止进入临床肥胖。

“不过,肥胖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问题,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等都可能是背后的推手。所以,‘胖胖’的朋友们也请不要过度自责。”刘宇表示,“春节走亲访友时,也呼吁对身边的‘胖胖’们给予更多理解、包容和鼓励,一起努力保持健康。”

(解放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