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一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句话。
马上又到春节了,此时街头巷尾飘荡着鞭炮声,家家户户洋溢着团聚的笑脸。
每个人都归心似箭,哪怕跨越山海,也要回家过年。
但你有没有发现?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反而不期待回家过年了……
前段时间的专题调查《90后兔年春节返乡调研报告》就显示——
不愿意回家过年的年轻人比率多达七成!
在他们看来,回家过年这件事,大多透着疲倦和厌恶。
所以即便回了家,也多是沉默不语,再没有了小时候过年的欢颜。
反观那些早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却洋溢着满满的热情,成为了热闹氛围的推动者。
这种反差的背后,其实是社会更迭的必然。
01
高学历者的 “安静”
是对家乡无处安放的疏离感
“我在这里,但我不属于这里。”
加缪写在《局外人》中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大学毕业年轻人的心境。
这些从村里走出去的高学历人才,在城市的高等学府中汲取知识,在繁华的都市里历经磨砺,他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村里的家长里短充满好奇,也不再对下河捉鱼、上树掏鸟蛋感兴趣。
甚至面对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面对邻里间那些琐碎而陈旧的观念,只会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无奈。
曾经熟悉的家乡,此刻却让自己觉得格格不入。
这种自己的价值观与家乡的传统观念产生的巨大的鸿沟,让他们局促不安。
所以只能选择沉默。
恰如网上说的那样:
“这种改变,有时会在不经意间拉开人与故土的距离。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
就像一棵树,根虽然还在土里,但枝叶已经伸向了远方。”
沉默不是高傲,而是一种无处安放的疏离。
当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被教育改变,回到原点时,反而不知道如何安放自己。
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消化。
02
打工者的“热情”
是因为有主场的归属感
与高学历者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早早外出打工的人。
他们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业,工作环境相对简单,心态和认知都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反而辛苦的工作,更能映衬出在家时的安稳与幸福。
所以临近过年,在外漂泊了一年的人们,就会早早收拾好行李,期盼回到那个连接着他们的家中。
因为他们知道,推开家门,迎接自己的,除了熟悉的家人之外,还有熟悉的环境,和儿时记忆里的味道。
这种归属感,是内心不可替代的情感依托。
就像那句话说的:
“一个轻轻的、大大的球,在风中摇曳。让它不至于飘走的,是下面牵引着它的线。
这些线,就是人与世界建立的关系,有些粗,有些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外面的世界,打工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正因为深知生活的不易,才会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
过年回家,他们就像回到了自己的主场,充满了归属感。
所以会热情地参与到村里的每一项活动中,帮着父母准备年夜饭,走亲访友,与儿时的伙伴们回忆往昔。
在他们眼中,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亲切。
这种参与感,让他们在家乡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03
人生的道路千差万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
高学历者的“安静”与打工者的“热情”,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并无优劣之分。
重要的是,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理解他们的困惑与追求。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必盲目地与他人比较,也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时区,只要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行,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正如英国诗人艾略特所说:
“我们不应该停止探索,而所有探索的终点,都将是我们出发的起点。”
无论走得多远,家乡始终是心灵的归宿。
愿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