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一位在中学当班主任的朋友聚餐。
说话间,她聊起了自己班里的两个学生:
一个孩子叫林林,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课堂上,老师抛出的问题,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得精准又全面。
然而,这孩子的生活能力却和他的学习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朋友所在的中学需要住校,开学第一天,别的同学都迅速整理好了床铺,摆放好了行李。
只有林林,对着一大堆东西手足无措。
到了洗衣服的时候,他一直望着洗衣机发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最后,还是把脏衣服装进了行李箱里,一股脑带回家给父母洗。
朋友找林林的父母反映情况,对方却说,孩子好好学习就够了,其他的小事不会做也无所谓。
另一个叫苏苏的孩子也是如此。
每次考试成绩公布,苏苏的名字总是稳稳占据班级前三名。
数学试卷上那些让同学们抓耳挠腮的难题,在苏苏眼里不过是小菜一碟。
课间十分钟,别的同学都在嬉笑打闹,只有苏苏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然而,让朋友苦恼的是,优等生苏苏在与人相处的方面却是一个吊车尾。
她的床铺总是乱七八糟,内衣内裤扔得到处都是,公共卫生也是从来都不打扫。
舍友多次提醒她,她总是答应得好好的,转身就我行我素。
完成小组作业时,苏苏也总是固执己见,难以沟通,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导致小组作业进展缓慢,其他人都对她很有意见。
后来,朋友才了解到,苏苏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但却几乎不让苏苏和小伙伴一起玩,总觉得浪费时间。
说到这里,朋友感慨道,现在的孩子分数考得越来越高,才艺越来越多,但性格却越来越孤僻,眼神越来越呆滞,已经失去了灵性。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个词,预制儿童。
指的是父母根据市场的需求,给孩子定制特长、定制专业、定制履历等,总之,就是一键定制到最优项,将孩子裁剪成社会想要的模样。
但结果就是,本应独一无二、独立自由的孩子,最终成了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预制人。
《奇葩说》里,辩手黄执中说过一句话:
“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际关系上; 人际关系的困扰,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之前的热播剧《虎妈猫爸》中,“虎妈”毕胜男一心“鸡”女儿的学习,忽略了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
结果,养出了一个出口伤人的孩子。
有一回,毕胜男带女儿去亲戚家做客,想让女儿跳个舞表现一下自己,没想到女儿却说:
“我才不跳,这里又不是宫殿。是宫殿我才跳呢,好破呀。”
轮到亲戚家的孩子表演才艺时,女儿又脱口而出:
“我才不显摆呢,奶奶说你们没有我们混得好。”
三言两语,就让两家人从亲戚变成仇人。
其实,生活中不少孩子都有类似的毛病。
不看场合,不分说话对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和社交礼仪,一开口就让旁人如鲠在喉。
还记得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4》中的任若阳吗?
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有沟通障碍的“预制儿童”长大后的样子。
作为清华大学的硕士,任若阳的学历很有优势。
然而,在实习中,他的表现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一次,他和队友接到了一项任务,要求做一个关于小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项目策划书。
于是,任若阳就突发奇想:“要在附近设计一个超大的厕所中心,吸引周围居民过来。”
却完全忽略了任务要求上明确写着的“不需要设计方案”。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队友如何沟通、劝阻,任若阳都好像听不进去一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通宵做出了方案。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花费了大量的心力,得罪了队友,还被评为了最后一名。
不仅如此,因为不善言辞,不懂社交礼仪,连嘉宾都忍不住担忧任若阳之前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会在存在竞争关系的小组正在私下讨论时,突然闯入,搞得大家一脸尴尬;
还会在同事忙着工作时,硬拉着别人闲聊,讨论自己普通话是否标准。
正验证了那句话,再优秀的人,也会毁于不会说话。
要知道,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毕竟,一个不善交际,在人际关系中屡屡碰壁的孩子,就算学习成绩优异,手握着名校毕业证,也无法保证就能过好这一生。
“预制儿童”的可怕,也远不仅仅是缺乏沟通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么简单。
因为一直被教育“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除此之外,都是父母在包容、照顾他们。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形成了深深的“我本位”思想,习惯性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丝毫不会去在意别人的感受。
作家刘小念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虽然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对他却很是溺爱。
从小到大,孩子吃的食物基本都是进口的;
放学的时候,孩子大手一挥请同学喝奶茶,回家父母后就会给他报销;
办一个生日宴,随随便便花掉好几千……
唯一的要求,就是孩子好好学习。
然而有一回,父母给这个孩子报了一个课后班,找的老师非常有名,四处求人帮忙才得到一个名额。
然而,当孩子得知不是一对一教学,坚决不肯上课。
爸爸苦口婆心给他算账,说这位老师即便是一对十,也超出了我们能承受的范围,更何况,一个假期下来,你的补课费也不少……
谁知他怒目圆瞪,张口就是一句:“谁叫你是个窝囊废,生得起,养不起!”
正如北大教授钱理群说的:“当我们费尽心思托举孩子爬向更高的殿堂时,要警惕孩子成为高智商的精致利己者。”
社会检验一个人的标准,永远不是分数和排名。
没有任何一个心灵残缺的预制儿童,能仅凭借成绩优秀这一点就成为人生赢家。
就像于去年1月31日执行死刑的吴谢宇一样。
从小到大,旁人对他的评价都是“懂事”、“优秀”,每天一回家就拿着小板凳写作业,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但实际上,一味追求学习并不是吴谢宇想要的。
在狱中,吴谢宇曾说,自己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让妈妈开心,让妈妈骄傲,这是自己唯一的意义。
上了大学后,认识吴谢宇的人,对他的评价都很好,觉得他很好相处。
但他的好友却评价说:“我不觉得他是天然亲和力的人,倒是觉得他一直在讨好别人。”
事实上,吴谢宇也确实没有建立真实且独立的精神内核。
所以在北大读书的日子里,他的精神内耗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走上了弑母的道路。
更加冷血的是,杀死母亲后,他将母亲藏尸在家中,并利用母亲的身份向亲朋好友借款144万用来挥霍。
为人父母终须明白,不是所有令人羡慕的“完美”学霸,都是好孩子。
当分数成为唯一的标准时,冷漠自私、急功近利必将如影随形。
北京大学的秦春华院长曾到去上海去招聘,然而,眼前的孩子们虽然学习成绩优异,艺术特长突出,还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秦院长却觉得并不满意。
在他看来,这些孩子看起来都太像了。
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家具”一样,精雕细琢,却毫无个性。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流水线上的预制人,虎妈建议大家平日里可以多注意以下三点:
1. 教孩子与他人相处
热播剧《隐秘的角落》中,学霸朱朝阳成绩优异,但当老师提出他不太合群时,妈妈却不以为意,认为孩子就应该以学习为主。
最终,导致孤独的朝阳一步步屈服于心魔,走向了可怕的极端。
其实对孩子而言,与人相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可以在孩子3岁后有意识地培养他的沟通能力,平日里多向孩子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父母也要教孩子一些基础的社交礼仪,比如,善于倾听、遵守规则、及时道歉等。
2. 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你听过“自然缺失症”吗?
指的是由于接触大自然太少,孩子会过于依赖已经熟知的信息或成年人灌输的概念,从而逐渐变得呆板、误区。
因此,“榜样家长”刘称莲在女儿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周都带女儿爬山、逛公园、去乡间玩耍等。
看似占用了女儿的学习时间,实则让女儿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万事万物的好奇。
因此,她的女儿不仅思维活跃,而且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所以,趁着周末、假期,不妨让孩子暂时忘却课本和作业,去看看山间的树林、感受掉落的初雪,滋养孩子的灵气。
3. 鼓励孩子做一些“非KPI”的事情
一位哲学教授曾说,如果要降低内卷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一些不用KPI(绩效考核)来衡量的事。
正是这些看似“划不来”的事情,能够有效增强一个人的能量。
一方面,如果孩子有一些特殊的爱好,比如,观察昆虫、收集卡片等,作为父母都可以给予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读“闲书”, 从文学经典到科普读物,从童话故事到历史传记,都可以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让孩子有所收获。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里写过的一段话: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童年,本应该是纯真的、天然的,拥有无数种可能性的。
可如果我们为了成绩、分数、奖杯逼着他们朝着大人设定好的路线往前走。
最终,那些“预制”好的果实,可能还没能长大,就要在枝头凋零。
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孩子3岁有3岁的天真,5岁有5岁的调皮,8岁有8岁的自由,10岁有10岁的快乐,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保护好自己的灵气和能量。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