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

晚上回到家时,车还剩30%的电量,你会选择充电吗?

有人或许会说必须充,因为万一有急事,电量不够怎么办?

也有人觉得没必要,认为频繁充电会缩短电池的“循环寿命”…

到底哪种做法才对?“每天一充”和“没电再充”,究竟哪个更科学?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件事情。



提到这个问题,大多数或许会认为“没电再充”更好,特别是开增程/插混车的人,对这点更要注意。

毕竟,这类车型的电池容量不大,纯电续航本来就短:要是再不注意使用,可能没几年,电池性能就开始衰减了。

听上去似乎有道理。

毕竟,锂电池的循环寿命通常在1000次左右,如果不小心使用,电池性能下降的速度真的很离谱。

说白了,按照这个数据,如果每天一充,可能电池就能坚持4-5年的样子…

届时,不管是换车还是换电池,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然而,现实没这么简单。



因为“循环寿命”和充电次数,并不能划等号。

很多人或许以为,锂电池就像一张“寿命账单”,每充一次电就划掉一次机会。

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因为电池的循环寿命,指的是「完整充放电的次数」。

也就是说,从100%用到0%,再从0%充到100%,这才算一次完整循环。

而如果你每天只用掉30%的电量再充满,那么三天才算完成一个循环。

换句话说,“每天一充”未必会快速耗尽电池寿命,所以,根本不用纠结这个问题。

相反,“没电再充”对电池的损伤会很大,这会导致这些问题:



首先,负极材料的不可逆损伤。

说白了,当电量过低(尤其是低于10%)时,负极中的锂离子会被大量抽取出去,导致负极材料进入“锂贫化”状态。

这时,石墨负极的层间结构会变得不稳定,可能出现机械裂纹或表层剥落。

这种结构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负极的容量就会永久下降。

换个说法就是,你的电池容量,就这么不知不觉地下降了。



其次,会导致电池内阻的增加。

因为在在深度放电状态下,负极表面的 SEI 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可能会受到破坏。

SEI 膜的作用是保护负极,避免电解液与负极直接接触。

但当电池电位过低时(负极接近 0V vs. Li/Li+),SEI 膜可能发生分解。

别小觑这件事。

这种分解一旦发生,会消耗电解液和锂离子,导致电池的可用容量下降。

长此以往,SEI 膜的厚度会逐渐增加,电池的内阻也会随之上升。



再次,电池的副反应会加剧。

因为深度放电时,电池内部电位降低,会促使某些副反应更容易发生:

比如电解液还原,或其他不稳定副产物的生成。

这些反应不仅消耗活性锂,还可能产生气体或固体沉积物,导致电池膨胀或内阻增加,最终影响性能。

最后,还会导致电化学活性降低。

原因在于锂电池的活性,依赖于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的稳定性。

如果频繁深度放电,正极材料可能因锂离子缺乏而结构退化;

负极也可能出现锂枝晶沉积,这不仅降低电池的容量,还可能引发内部短路。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每天一充”就是毫无问题。

正常情况下,如果你每天充到100%,也会出现不少风险,包括且不限于:

正极材料的不稳定性、SEI膜的异常增厚、热失控风险增加、电芯间不均匀老化…等等。

说白了,当电池接近满电状态时(单体电压接近4.2V),正极中的锂离子嵌入量达到上限。

这会使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或磷酸铁锂)晶格结构变得不稳定,容易出现微观断裂或变形,从而导致不可逆的容量损失。

同时,过充会导致负极附近电位降低至危险范围,促使更多的副反应发生。

这些反应生成的副产物堆积在负极表面,使 SEI膜不断增厚,增加了锂离子迁移的阻力。

从而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



总的来看就是,电池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既不能过度劳累,也不能过度补充营养。

用得恰到好处,才能保持健康。

与其纠结“充电几次会伤电池”,不如记住一个原则:不过放,也不过充。

保持合理区间,省心又安心,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