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陈鉴烧好开水后,挨着给学生倒水

在四川眉山车城中学期末考试前夕,高二语文老师涂永安开展了一场以“烧开水”为题的古诗创作训练。他写下“携壶倒滚水,一倾一俯身”,让学生续写后两句……这是涂老师经常开展的古诗词写作训练,但这堂课他更想让学生明白班主任陈鉴的“用心”。

陈鉴是一名体育老师,也是一名高二年级的班主任。四五年来,他每天早读课都会给学生烧开水,然后挨着把每个学生放在课桌上的水杯倒满……对学生们来说,他们正在经历一段关键的人生旅程,学校会用“奋战”“冲刺”来督促他们,每个人都在面临成长和学习的压力。每天早读课上,这一杯杯倒满的开水,对孩子们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一杯开水。

但在陈鉴看来,给学生们烧开水只是“举手之劳”。他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取得学生信任,站在学生的阵容里做好一名“陪跑”,他为学生们做的事也远比这一杯开水多得多。一名已毕业的学生说,很幸运遇到陈老师,他把学生当朋友,就像一位心灵的“医者”……

早读课上

为学生烧开水的班主任

教室里,一场期末考试透着紧张气氛。1月15日上午,陈鉴带的文科班要考历史,早读课上,所有学生都拿出历史课本在朗读。

陈鉴6点50分来到教室,学生已基本到齐。清晨的天空还没有大亮,仍透着寒气。陈鉴还没吃早饭,他住在眉山城区,6点10分起床,洗漱完就开车往学校赶。班主任要守着学生早读,除了寒暑假,他只有每个星期天可以关掉闹钟。

陈鉴是个90后,高高瘦瘦,干净俊朗。他已经当了9年班主任,第一届学生从高二接手,中间完整地带过两届,如今带的已是第四届高中生。他习惯了“时间排得满满的”,责任心是第一位的,坚信“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早读课上,陈鉴帮学生烧开水

早读课从7点到7点30分,陈鉴像平常一样给学生烧开水。他把走廊上的桶装水提进教室,拧开倒进讲台旁边的烧水壶,等水烧开后,又提着水壶挨着给学生倒水。一壶倒完,他又烧第二壶,然后又烧第三壶,直到所有学生的水杯倒满……

陈鉴已记不清自己“烧开水”始于哪一年,“大概四五年前吧”。教室里原本有饮水机,但饮水机烧水慢,倒一杯后就要重新加热。他自掏腰包给学生买了一个更大的饮水机,但又发现学生接水会排队,有些不爱喝水的学生一早上都不去接一杯。最终,他决定买一个热水壶,自己帮他们烧水、倒水。

学生们习惯每天早上有陈老师烧水,他们带上水杯,早读时拧开盖子放在桌上。陈鉴挨着倒水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停下早读,已经习以为常。

语文老师涂永安最近才发现班主任陈鉴的这个“让人感动的细节”,他平时课上会训练学生创作古诗词,于是组织学生以“烧开水”为题创作绝句,他写下前两句,让学生写后两句,他想让学生理解到班主任的这份“用心”。

但陈鉴觉得给学生烧开水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只是举手之劳”。他说“有些孩子喝水太少了”,他们学习紧张,早读课7点30分结束,休息10分钟又要上课……


▲陈鉴守着学生早读

从不把艺体生看成差生

学生眼中他更像一名“医者

车城中学位于眉山城郊的东坡区太和镇,20多年前就被评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国防教育”和“艺体教育”是学校两大特点。因为生源录取排在眉山中学和眉山一中之后,学生入校的基础成绩并不算突出。

陈鉴一直在带文科班,班上大部分学生是学艺术和体育的,“他们确实在学习习惯上要相对差一些”,陈鉴从未把这些孩子看成差生,他把自己的学生称为“特长生”,“有些文化课好,有些擅长体育或艺术,天赋不同而已。”

高一的第一堂课,陈鉴从不跟学生谈成绩。已经读大二的沈思岐至今记得,陈老师第一堂课跟他们阐述了两句话:“天下唯父母不可以负”和“先做人,再做事”。沈思岐说,陈老师强调“对自己有信心,积极上进,做幸福的人”。

陈鉴会要求学生制定考大学的计划,“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目标意识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但陈鉴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他希望学生能明白以后想干什么,做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他们想明白了,自然会好好学习”。

同样在读大二的郑煜璐,也是陈老师带过的学生。她说,陈老师很有责任心,把学生当朋友,更像一名“医者”。每次她没考好情绪低落,陈老师都会耐心安慰,有一次诊断考试考得太差,她在教室大哭,陈老师拉着她去操场上跑步,“跑了几个400米,心情就平静下来了。”

但陈鉴也有严厉的一面,“他有很多办法‘收拾’我们。”沈思岐说,体育生不好好上文化课会被停训,有同学上课老是睡觉或看小说,他会搬张课桌坐在旁边陪着。为了随时“盯着”个别同学,有段时间他甚至买了一个监控挂在墙上。

陈鉴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每个学生都不一样,他会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他说,很多学艺体的学生天赋很好,文化课跟不上就太可惜了,而且他们并非学不好,只是习惯不好,常常缺乏自信。


▲下午课间,车城中学学生到操场跑步

越调皮的学生越感激他

“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其实,沈思岐高中时有两次差点辍学,都是陈老师把她“请回来的”。刚上高中那会儿,她不想读书,要跟朋友一起开鞋店。她文化课成绩不好,考大学似乎很遥远。最终,陈鉴再三找她谈心,想方设法把她留了下来。高三有次因体考成绩不理想,她大哭了一场,10多天没去学校。陈鉴每天给她发信息、打电话,最后是找到家里把她带回了教室。

沈思岐现在想起来都不觉得不可思议,她这样的成绩算得上是班级的“累赘”了,如今,她竟考上了山东一所专科院校,学口腔医学,未来目标是升上本科。她说,自己如果不努力上进,想起陈老师会心中有愧。

每年寒假,往届毕业的同学常常会约着跟陈老师聚会。沈思岐说,陈老师请客,以前大家叫他陈老师,现在都叫他“鉴哥”。

陈鉴总会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他以前就读眉山一所重点中学,高一时因调皮犯错被开除。本来他不打算读书了,但父母为他四处奔走,最终把他转到车城中学继续读书。

他最终意识到,得对得起父母。他在学校练田径,给自己定下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的目标。他其实没想过当老师,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考上免费师范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为此,他刻苦学习,最终如愿。

当了9年班主任,陈鉴带过的学生没有一个被开除。沈思岐也说,陈老师对那些调皮的学生会给机会,以前那些越调皮的学生,如今越是感激陈老师,喝酒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

陈鉴表示,他对学生没有差别心,对“问题学生”会多花些心思,有些本分勤奋的学生,确实让他操心更少。

他说,让每一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是学校全体老师的责任,读大学或许不是唯一出路,但他不想让自己的学生有一天遗憾和后悔,该读书的年纪没有好好珍惜。当了老师以后,他从很多孩子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也为当年的选择而庆幸。


▲陈鉴

当了9年班主任

将一群群孩子成功摆渡到人生“对岸”

陈鉴说,不止自己,学校上下对学生关心、照顾的方面还有很多。人生的路,关键的往往是那么几步,希望在学校的帮助下,学生能走好这几步……

他向红星新闻记者坦言,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他们在网络上接收信息太快了,你不知道他们在关心什么,想什么。”但作为一名班主任,他会尽量去了解学生,会观察他们玩什么游戏,看什么小说,也会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状况。

“必须信任他们,也让他们信任自己,才能真正了解他们,达到有效的沟通。”陈鉴说,很多事情自己并非刻意为之,只是坚持“尽心尽责,问心无愧”。他说,最初并不知道怎么做好一个班主任,刚开始以为自己是教体育的,“押得住”这些孩子,但他很快发现这些孩子是“押不住的”,“你必须站在他们的阵容里,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观察这个世界和他们自己。”

陈鉴会留意网上关于“教育功利化”的观点,也会不时看到一些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他坦言自己必须小心翼翼,“这些孩子什么都懂,又内心敏感脆弱。”陈鉴说,很多“问题学生”缺乏自我认识,有些父母离婚,有的从小缺少父母陪伴。

他说,自己一直努力做到对每个学生都“问心无愧”,当了9年班主任,他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就像一艘渡船,将一群群孩子成功地摆渡到人生的“对岸”。

以前,陈鉴没想过当老师,如今站上讲台,他觉得“踏踏实实干一辈子挺好”。

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蒋麟

编辑潘莉 责编 李彬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