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认为,认知的不足,思想的狭隘、源自视野的狭隘。误解通常也不是源自愚蠢,也同样来自视野的狭隘。
人生受困的根源在于思想的狭隘所导致的认知受限,解决方法在于转换视角,或站在更高的视角来考虑问题,维特根斯坦以下几句话说出了问题的本质:
1、.如果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我们会想到改变我们的环境。但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改变,即改变我们的态度,我们甚至几乎没有想到过。
2、生活难以应付这个事实说明,你的生活方式不适合生活的模式,所以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一旦你的生活方式适应生活的模式,疑难问题就随之消失。
3、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我们周围的事物和情境如何,不在事物和情境的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内心理解和感受,其意义和价值由我们的心所赋予。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转换视角,改变自己对事物和情境的态度。
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是一个是基于自己的视角,听他人用语言描述的,再经过自己思维处理后所形成的世界。
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哲学家萨特这句话说明了人们往往习惯于基于自己的立场、经历和偏好等,有选择性地看待世界。
语言是思想的根基,它的边界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一方面,即使是智者们,也很难将他们心目中真正的想法准确地描述出来,也更难以所有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大多数人理解。
对此,维特根斯坦也表示,我成功地表达的事物,从未超过我想要表达的一半,实际上连一半也没有,至多是十分之一。
同时,他人用语言描述的世界,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取决于讲述人的认知、立场,甚至利益等等,或存在理解片面、认识不到位、思想过时、甚至故意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和颠倒是非等情况。
一旦被错误描述或故意歪曲、或语言被篡改,我们不仅看不清事实,还会失去思想的力量。
对此,维特根斯坦强调,人类唯一的自由在于警觉语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同时,维特根斯坦还强调,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解决一个层面的问题,一定是在更高的层面。
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误解通常不是源自愚蠢,而是源自狭隘。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足够聪明,但由于缺乏视野宽度,从而很难理解他人。
维特根斯坦以下两句话说出了问题的所在:
1、 每个人的思想各异,导致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生”或者“理想”的畅谈也将各式各样,没有一个准确、统一、清楚的答案。
2、 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权利怜悯别人。
这两句话说明了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如果没有经历过他人所经历的事情,或没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是难以真正理解他人的。
因此,理解的关键在于视角的转换,当我们尝试着改变视角,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对事物和人心的理解,或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