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春联、中国结,栩栩如生的面塑、棕编,精巧别致的叶雕、糖画……1月24日上午,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二楼平台上人头攒动,喜气洋洋,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重庆非遗展示厅开展仪式暨2025年迎新春志愿服务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围观。
重庆非遗展示厅开放 巴渝非遗文化的“百科全书”
巴渝大地的文化源远流长,川江号子、川剧、龙舞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享有盛誉。重庆非遗展示厅内收纳了各类极具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点展示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戏剧曲艺、民间文学等群众文化喜闻乐见的保护项目。
川江号子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它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而创造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号工担任领唱的角色,而众船工则合唱和帮腔。川江号子被视为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
梁平木版年画是重庆市梁平区人民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绘画艺术,已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梁龙舞是重庆市铜梁区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它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铜梁龙舞具有舞时烟花烧龙、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等特点。其参加了国庆盛典和国内重大活动,还多次受国家文化部派遣远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任竞表示,重庆市文化馆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倾注心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大批丰硕的成果。各区县文化馆更是精心打造了一批批非遗瑰宝,这些作品在国家级舞(展)台上大放异彩,赢得了群星奖等众多殊荣。
任竞认为,各级文化馆理应重视收集、整理、挖掘、保护、传承和研究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市群艺馆设立重庆非遗展示厅,既是为了推进非遗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也是为了在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临之际,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在非遗中感受年味 在乐趣中感悟传统文化
“这只熊猫是刚刚老师教我做的,面塑太好玩啦!”5岁的杨雨萌在跟着“重庆面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先华体验面塑制作后,兴奋地向妈妈说道。
当日上午,2025年迎新春志愿服务活动同步进行。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市民写下福气满满的春联;面塑手艺人谭先华教孩子制作面塑,在耐心的指导中,孩子们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剪纸大师黄继琳带来叶雕作品,平日普通的竹叶在她手下变成了一个个“吉祥物”,憨态可掬的熊猫令人忍俊不禁……
市民们近距离观看编织、糖画、面塑多种非遗艺术的精美作品和制作过程,也进行亲身体验。对于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黄继琳、谭先华等非遗艺术传承人表示,今年是他们参加迎新春活动最多的一年,希望能借此机会,让大家了解更多非遗和传承人,他们也将跟随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创造出更多彰显本土特色的好作品。
据悉,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重庆非遗展示厅每天10:00-17:00向广大市民开放,新春将至,大家可以走进展厅,近距离感受非遗中国年的独特魅力。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实习生 秦伊宸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