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1月24日,某游戏公司通过四川省文化数据交易平台购买了来源于资阳市安岳石窟文化的“安岳石窟·毗卢幻境”3D模型作品,这也标志着全省文化大数据体系内第一笔文化数据资产交易正式完成。

据悉,这是自2023年起全省开始建设“311N”文化大数据体系,通过体系发挥成效的重要里程碑。此次交易,从文化资源汇聚基础设施建设到数据挖掘、处理、交易,展示了文化大数据体系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它为安岳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和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交易成功截图。

数字变身 千年石刻“走下崖壁”

2024年,随着《黑神话:悟空》的全球火爆,安岳石刻以其中之一创作原型同步出圈。作为中国石刻之乡,当地以“古多精美”闻名,现存唐宋摩崖造像10万余尊、石刻经文近40万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有中国最精美的观音经变像、世界最长全身左侧卧佛,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五代最集中石窟群。

借此东风,安岳县迅速反应,借势营销,策划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持续提升热度,吸引了众多游客、游戏玩家前来打卡。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出了以中国古代“神话世界”游历为核心线索的资大石刻(窟)文物主题游径,短时间内带火了安岳石刻。

但是,放眼全局,与石窟长期保护的资金缺口相比,流量的加持、网络的关注只是一时,如何将短期的热度转化为长期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如何将“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如何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不仅是资阳安岳,对全省各地来说,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安岳石刻造像百态。(唐贵荣 摄)

开辟新路径 点“石”成“金”

此次依靠全省文化大数据“311N”体系,成功实现文化数据资产交易,正是一种解法。

2022年3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出台,明确“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将“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作为重点任务。同年12月,四川发布《四川省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吹响了全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号角。

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2023年12月5日,全省文化大数据体系“三级贯通”启动暨融合客户端“文数四川”内测上线,着力推动文化大数据中心与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及互联互通,致力于构建一个覆盖省市县三级、融合且系统化的文化大数据体系,汇聚形成全省文化资源数据目录。

2024年12月,四川省文化数据交易平台试运营上线,支持文字、图片、音视频、三维模型等多种类型文化数据资产的在线交易,同时为用户提供版权登记与数据存证服务。自此全省初步形成了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应用等全流程业态,为挖掘四川优秀文化潜力及数据价值,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创新奠定基础。

资阳市顺势而为,积极参与全省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是全省首批五个共建合作的市州之一,出台了《资阳市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责任分工方案》,高位推进全市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

“牵线搭桥”首笔文化数据资产交易达成

此次交易的文化数据——“安岳石窟·毗卢幻境”3D模型作品,是四川石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获得安岳石窟研究院授权后,对毗卢洞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创作的3D模型。模型数据经三级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关联汇入四川省中华文化数据库,并由四川省文化大数据公司进行代理运营。某游戏公司在四川省文化数据交易平台上采购了此模型作品,计划应用到游戏场景中。

这笔交易的落槌定音,这意味着那些静静矗立千年、承载着先辈们精湛技艺与精神寄托的安岳石刻造像的元素,未来将融入虚拟世界,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石窟之中。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为玩家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也更让他们在娱乐中了解和感受石窟文化的深厚底蕴。

(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