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春节假期,龙志给王猛打了一个电话。
龙志当时是南方都市报深度部负责人,他是中国最著名的调查记者之一,善于从零星片段中挖掘线索,然后付出极大耐心去采访,最后用高超的文本技艺写出稿件。
龙志告诉王猛,他在报社值班时,看到官方媒体发了一条 “清网行动”的通报,其中有个案件值得调查。
所谓“清网行动”,是公安部2011年5月26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即日起至2011年12月15日,全国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约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在这次行动中,黑龙江哈尔滨警方将四名逃匿10年的A级通缉犯抓捕。
于民众而言,这是个大喜讯,恶魔不再在身边。
于警方而言,这是个大喜讯,十年追踪有成果。
于受害者而言,这是个大喜讯,恶人到底有恶报。
但对于王猛而言,则是一片茫然,新闻通稿只有寥寥数百字,他该从何处入手?
2
过完2012年的春节,王猛就从广州飞往哈尔滨。
出发前,广州春意盎然,鲜花绽放。王猛穿着短袖,箱子里塞上一件冲锋衣,背上包就走了。作为调查记者,他平均每个月有20天左右在出差。
王猛低估了哈尔滨的寒冷。飞机里还是暖烘烘,等到了候机厅,他冻得瑟瑟发抖,但托运的行李迟迟不来。
满大厅的人都看着这个穿短袖的家伙。
好不容易拿到箱子,套上冲锋衣,已经是深夜了,王猛打车去了一家快捷酒店,就在哈尔滨市公安局附近。报社预算有限,王猛出差都是住快捷酒店。那几年,他是7天、如家、汉庭等酒店的铂金卡会员,听起来很拉风,其实毛用没有,那晚他住的酒店,洗澡不出热水。
次日一大早,王猛打车奔赴哈尔滨市公安局,很壮观的一栋楼,大门严实,进不去,只有传达室开了一扇小窗。
能不能敲开这扇窗,是整个采访的关键。
南方都市报不是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下来采访前,先打个电话,然后地方相关人员早在等候。
南方都市报只是广东省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张报纸,谈不上级别,不过在21世纪前20年,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在全国还是有影响力的。
但南方系的影响力在东北好使不?
王猛心里没底。
在哈尔滨市公安局门前兜了好几圈,王猛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走向传达室,敲开了那扇窗,先自报家门,递上记者证,然后说了一段话:“XXXXX”。
传达室的同志听完,没有把王猛赶走,拿起电话,打给了哈尔滨公安局政治处,然后一名负责人过来了,他接待了王猛。
听完王猛的采访诉求,他告诉王猛,抓捕四名逃犯的是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第七大队。
他是一个好人,把大队长许建国的电话给了王猛。
王猛喜出望外,走在街头上,觉得满地的积雪很白很亮。
王猛赶去哈尔滨公安局巡警支队第七大队,他进门前给许建国打电话。
许建国很热情,安排一个叫孙文明的小伙来接王猛。
在他们办公室,许建国很好奇,他们抓捕四名逃犯后,王猛是第一个跑过来采访的记者,而且还是几千里之外广东省的记者。
虽然抓捕坏人毫不留情,但许建国其实是一个好人,胖乎乎,没一点架子,他和王猛聊了一上午,包括:他们如何在公安部内网锁定嫌疑人,如何去包头踩点,确定凶犯身份,又是如何布控抓捕,然后连夜驱车赶回哈尔滨,最后如何撬开首犯的嘴,让他交代过往的桩桩血案。
王猛问的很细致,许建国也很有耐心,招呼他就在内部小食堂吃午饭,还喊来专案组其他几名成员,请他们仔细回答王猛的提问。
那个下午,专案组成员都很积极,帮助王猛还原各种细节。
等王猛记了几十页的采访笔记,天黑了。
许建国很豪气,邀请王猛去吃东北菜,他们喝了几瓶啤酒,然后在灯火璀璨的街头分手。
坐在出租车里的王猛回头,许建国还在跟他招手。他眼眶一热,心想这真是一个好人。
从此以后,他们一直没有见面。
直到2025年,爱奇艺《漂白》剧播放,他们才重新联系上,但彼此的心里都五味杂陈,有深深的挫伤感。
接下来数天,王猛去了三名男凶犯出生的地方,并辗转采访了一些人,包括他们曾经生活的老片区、已经倒闭的上班过的工厂、昔日道上的兄弟、亲朋故旧等。
然后,王猛又包车去了女逃犯老家的村子。老屋破败,家里没人。他跟村民打听关于这个女人的各种细节,以及她家庭的变故。
这些跟案情没关,但对调查报道而言非常重要,可帮助还原四名凶犯为何走上犯罪道路。
3
王猛下一站是奔赴吉林省吉林市。
四名凶犯罪行累累,从2000年前几次作案,都没有事发,首次事发就在吉林。
王猛从哈尔滨坐火车到长春,然后转车去吉林,下火车时,被一帮黑车围住,喊价高的离谱。
为了给报社节省开支,王猛面对高大威猛的东北黑车司机,勇敢地Say No,最终冲出重围,扒开了一辆出租车的后门。
王猛记得很清楚,他入住的酒店是格林豪泰,南方很少见的连锁酒店。
有许建国提供的信息,这次王猛不用再先去吉林市公安局寻求支持,而是直奔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分局,办公室姚主任接待了他。
上午,王猛采访姚主任,他介绍了参与审讯的细节。
下午,王猛采访出警回来的船营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许非非,他介绍了吉林案发后,吉林公安10年追凶的过程,其中有太多的艰辛和遗憾,数次与四名凶犯擦肩而过,好几名警官直到退休前都冲在一线,其中就包括袁韧。
那晚,吉林的警察同志们要请王猛吃饭,但他急于回酒店整理采访笔记,婉拒了。
王猛一夜未眠。他整理采访笔记的过程中,冷汗直冒,这四个人太凶残了。他愈加想要把这背后的东西给揭示出来,他们怎么就能做到消失10年?
次日中午,王猛被隔壁的呌床声惊醒。东北人很友好,东北人也很豪放。
接下来数天,王猛走访了当年案发的筒子楼以及四名凶犯曾经出入的夜场。
老楼依旧在,上了年纪的住户还记得往事,热情洋溢地给王猛比划,栩栩如生。东北人的表达能力实在强大。
夜场嘛,早已物是人非。
这些细节,王猛在报道里没有展开写,2016年讲给了制片人呼和巴特尔,他又转述给一个叫陈枰的编剧。
4
告别东北,王猛的下一站是内蒙古包头。四名凶犯落网的终点。
包头警方没有参与抓捕,是国安局协助哈尔滨警方。经过许建国的介绍,王猛联系上了包头国安局相关同志。
这个同志也是好人。他把抓捕细节都告诉了王猛。
王猛很感激他,当晚要请他吃饭。可他不答应,决计自己买单,还请王猛喝白酒。
王猛第一次见识到了蒙古人的酒量。
分别前,这个同志非常认真地提醒王猛,四名凶犯在包头深耕多年,关系盘根错节,还不清楚是否有同伙,警方的追捕还没有结束,采访中务必要万分小心。
蒙古的白酒果真让人精神抖擞,第二天,王猛一大早就起来了,虽然北方寒冷刺骨,但他斗志昂扬。
接下来,王猛先去首犯和女犯在包头的家。
那小区就在当地一个派出所的对面,就隔一条马路。这两人的心真大啊,每天听着警笛声还不心慌。
王猛只知道他们的家在X楼。但具体在哪一栋哪一单元全不清楚。
王猛在小区门外徘徊许久,跟几个大爷聊熟络了,然后尾随,进入小区。
怎么找人?
用最笨的办法。王猛开始扫楼,从1号楼1单元开始,去敲X楼每一户的门,只要开门,就问这是XX的家吗?
这个过程太艰辛了,王猛扫了好几个小时,一次又一次被骂。
终于,王猛扫到了正确的那一户。门开了,是首犯的小舅子、女犯的弟弟。
王猛其实心里很怕。不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还一直在摆弄手机,他会不会喊来一群首犯的小弟砍人?
王猛硬头皮,进屋。他努力表示善意,费了好大口舌,对方才开口,讲了他们怎么改名改性改年龄,怎么在包头落户,以及在包头的生活境遇和人际交往。
这都是最关键的独家核心信息。
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把王猛的报道中的这些细节都抄走了。
聊完,王猛下楼,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天气比较暖,小区里遛弯的人多起来。王猛凑到人群里,向一群大妈大爷们示好,他们很快打消顾忌,给王猛讲起首犯和女犯在小区的日常,以及他们家的种种,特别是夫妻干架、老丈人总要回老家、翁婿打架跳楼等八卦。
大妈们果然是情报集散地。
然后,王猛又给小区保安一包烟,继续聊了一阵,把从大妈们听来的信息做核实,结果都是真的。
大妈们的情报果然可靠。
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把王猛的报道中的这些细节都抄走了。
接下来,王猛要去首犯在包头经营的台球厅和足浴店。那才是他的主要活动点。
王猛依旧很害怕。他要去的可是首犯的老巢呀。
他远远的看了看,台球厅和足浴店还开门营业。这是不是说,首犯的小弟们还在活跃?
他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四周观察和分析,判断自己进去会不会有危险。
他想了想,这几家店还在营业,生意也不错,看起来没受到老板被抓的影响。毕竟警方的抓捕是雷霆行动,没有大场面。
看来风险不是很大。
话虽如此。王猛依旧很怕。但他第二天还是进去了。谁让他是一个调查记者呢。
他东张西望,暗中记下台球厅和足浴店的格局,特别是首犯被抓时所在方位。
他还和领班和服务员们故意接近,闲扯,问老板的情况。
还好,小弟们没揍王猛,知道王猛是记者,居然主动讲起老板的往事。
聊完,走出店门。王猛长舒一口气,背部都是汗。
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把王猛的报道中的这些细节都抄走了。
接下来,王猛要去第二名男凶犯的落网地点,他和情人在那里开店。
那家店已经关门。王猛开始扫街,就是以这个店为中心,把这条街上的十几家店铺都去问一遍,看看是否认识这个人,以及他日常是什么样。
好多店铺都把王猛轰出来了。
最后在一个饺子馆,王猛下狠心点了两斤饺子,老板高兴地和王猛分享起他眼中的那个凶犯。
那个饺子店叫“胖嫂”饺子店,但老板不胖。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抄袭王猛的报道,说隔壁店的老板是一个胖胖的嫂子,还爱乱嚼舌根。
这还不够。第二天,王猛又摸到这个凶犯在包头住的小区,那是一个很大很旧的小区,要找到他的家,比找首犯的家还难。
但谁让王猛是个调查记者呢,他又开始扫楼。
扫到天黑,王猛都快饿晕了,终于找到了,门紧闭,但左邻右舍在做饭,都在家,王猛硬着头皮,逐个去敲门,询问关于这个逃犯的一切。
这个逃犯和他情人在包头的种种都被还原出来了。
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把王猛的报道中的这些细节都抄走了。
接下来,王猛迎来最恐怖的挑战。他要去实地走访第三名男凶犯的落网地点。
参与抓捕的警察只记得是在一个矿区抓到了他,但那一片乌央乌央的都是小煤窑。抓捕时是根据手机定位锁定逃犯位置,但他们事后再回忆,已经想不起具体是哪座小煤窑。
那个地方距离包头市区大约200多公里,王猛包了一辆破车前往。司机大哥还是个热心人,到了矿区,帮王猛一起打听。
天冷的要死,矿区更冷,黑乎乎的一片,真让人绝望。
但谁让王猛是个调查记者呢,开始扫小煤窑,扫呀扫,终于找到了。
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把王猛的报道中的这些细节都抄走了。
当晚,回到市区的快捷酒店,王猛都累瘫了。窗口飘来小肥羊火锅的气味,但对他没任何诱惑力。
接下来,王猛开始去最后一个地点,女犯落网的商场。
过程如上,扫街。
到傍晚时分,王猛已经把这个女犯落网最后一日的行踪都摸清楚了。
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把王猛的报道中的这些细节都抄走了。
那夜,打车回酒店后,王猛如释重负。他把采访笔记整理完毕时,肚子咕咕叫,出去觅食,经过一个公园,很大的一个公园,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小孩。
老人们在跳广场舞。
年轻人在唱露天KTV和打台球。
小孩在滑旱冰。
看到他们那么幸福,王猛顿时有深深的不真实感,这些人知道身边曾经藏着四个A级通缉犯吗?自己不远万里地跑来挖掘四个凶犯的种种往事,对他们重要吗?
吃完两盘烧麦后,王猛有了答案。他做的事情很有价值。
只有堵住逃犯们得以转换身份的漏洞,让他们无处藏身,老人们年轻们小孩们的幸福才是真幸福。
5
四名逃犯作案过程、藏匿生涯、警方抓捕过程,王猛都掌握了,但是四名凶犯如何更换身份的过程还不清楚。
警方的材料中对此也是语焉不详,毕竟有兄弟省份的警察参与其中,算作警界丑闻。
但谁让王猛是一个调查记者呢,他得去搞清楚。
离开包头后,王猛去了太原。
感谢许建国,给了王猛一个山西省公安厅同志的电话,王猛跟他联系上了。
他是个好人,告诉王猛,这个事情发生在山西兴县,但其他不想讲太多,王猛很理解。
据王猛掌握的信息,四名逃犯落网后,他们在山西的过往也被曝光,引起警界地震。其中,山西省兴县公安局已有2人被逮捕,4人被开除公职,6人被撤职。同时,该县2003年以来的三任公安局长均予以处分,吕梁市公安局局长也被责令向省公安厅做出深刻检查。
不过,王猛花一天一夜,查阅当地警讯,未见相关片语。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王猛摸到了兴县,他转了两天,一无所获,对于此事,县城民众莫衷一是,政府官员则讳莫如深。
可采访还得继续啊。
王猛运气不错,几天后,找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获悉事件的关键地点是兴县下的蔡家崖镇。
那地方的山真可多啊,交通极为不便。王猛包车前往。司机小哥很热心,帮忙找路线。
又花了几天的时间,王猛摸清楚了当年逃犯们在此更换身份证的全过程。
主角就是第二名男凶犯的情人,她返乡后,通过打牌等手段,与派出所有关人士打成一片,然后帮四名逃犯搞到了假户籍假身份。
最后一天,王猛去了那个女人的老家。她家所在的村落在山的深处。走了好久好久。
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截然不同,光秃秃的。王猛头一遭去那种地方,至今难忘。在村里,他找到村长等人,搞清了那个女人的一切。
10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剧把王猛的报道中的这些细节都抄走了。
6
事情还没完。
除了四名逃犯外,首犯的弟弟和母亲的身份信息也是假的,这个过程也要调查清楚。
因为首犯之所以被锁定,就是许建国等人先敏感捕捉到了他弟弟和母亲的身份信息,然后顺藤摸瓜,这才有后面的成功抓捕。
首犯的弟弟和母亲的身份的转换是在河南柘城完成的。所以,王猛得去一趟柘城。
尽管一身疲惫,但是王猛兴奋异常,他本能地知道调查接近尾声了。
接下来数天,王猛干了这几件事:
他先去了柘城县公安局,见到了公安局孟副政委和纪委王书记,他们也都是好人,尽管不想透露太多,但王猛还是问到了核心的信息。
然后,王猛又去了下面的邵园乡派出所,首犯弟弟和母亲的身份转换的重要节点在此处。
采访不是很顺利,民警们都三缄其口,
王猛磨了好几天,终于有一个人告诉王猛,首犯弟弟和母亲身份证信息二次转换前所在的村子。
王猛去了那个村子,典型的中原村落,乡亲们很热情,村长还拉王猛去家里吃饭。
至此,王猛完成了全部调查。
7
王猛一边啃大饼,一边给龙志打电话,汇报了这些天的调查结果。
龙志想了想,认为整个报道的故事框架和细节都差不多了,可以先回报社,后续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电话补充采访。
于是,王猛往回走。不经意间,他出门都快俩月了。
8
在外晃荡多日,王猛那件红色冲锋衣都快变成砖红色冲锋衣了,浑身脏兮兮的。
回来后,王猛把采访情况,又跟编辑吴倩从头讲了一遍。
吴倩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编辑,南方都市报深度部的诸多报道都是出自她的手。在她的提点下,王猛开始写稿。
过程不表,调查记者写稿就是掉头发的过程。
这个报道磨了差不多一个月,期间,龙志认为几个关键之初还不够清晰,让王猛又专门补充采访了两三次。
王猛的稿子总共写了6版,前五个版本都被吴倩打回去,最后一个版本,他把文件名改为888888,心想这数字好,这次肯定行。
第六版稿子通过了。吴倩给报道正式定名为《漂白》。
2012年3月21日,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正式推出封面报道《漂白》。
9
2013年5月,王猛离开南方都市报。早他半年,龙志也离职了。
那些年,做深度调查越来越难。王猛不得不选择离开。他空有一身调查的本事,却无法发力,为此憋了12年。
12年后,一个叫陈枰的编辑惹了他,于是他火力全开。
10
2016年11月,王猛接到许建国从哈尔滨打来的电话,请他协助一名制片人,补充没有见报的信息,把这个案件拍成一部以警察为主角的电影。
当年采访时,许建国给予王猛极大帮助,从那以后他们虽没有见过,但王猛对许建国一直心存感激,欣然应允。
当时,王猛在京工作,他和那个制片人约在北京奥森公园附近一个酒店碰头。
赴约之前,王猛做了一点功课,了解到制片人名叫呼和巴特尔,专门拍摄警察题材,拿过很多奖。
王猛当年的报道,对警方十年追凶的过程着墨不多,但这背后的故事他全清楚,后来没有见报,他也蛮遗憾,所以也想促成电影的拍摄,把缉凶警察们的付出让全社会看见。
呼和巴特尔是蒙古人,但个头不高,白白净净,说话细声细语。他告诉王猛,是看了南方都市报的《漂白》后大受震撼,这才决定拍摄同名电影。
呼和巴特尔深耕警察题材多年,在公安系统有很深厚的人脉,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他先去哈尔滨见到了许建国。
许建国介绍完案情后,向他推荐了南方都市报的《漂白》,并把王猛的电话给了他。
许建国说,王猛当年花了近两个月,把逃犯们落脚的几个主要地点都走了一遍,知道最全最详细。
王猛把他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呼和巴特尔,还给了一些联系人方式。
11
可是呼和巴特尔的电影《漂白》一直没有上映。
2025年初,爱奇艺《漂白》播出。呼和巴特尔现身,讲述背后的隐秘。
原来,呼和巴特尔在2016年4月找到陈枰,邀请她一起制作一部名为《漂白》的电影,并把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漂白》给了她,陈枰读后表示有兴趣。
2017年5月3日和4日,呼和巴特尔带领陈枰去哈尔滨采访许建国等人。但是据呼和巴特尔回忆,“陈枰的采访满打满算也就两天时间,见到的当人并不多,直接获取的信息也不多,大部分都是从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我的讲述中了解的。”
2017年年中,呼和巴特尔和陈枰应为创作理念不合,结束合作,没有再联系。
2022年,陈枰在没有告知呼和巴特尔的情况下,出版小说《漂白》,标题和核心章节抄袭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漂白》。
2025年初,陈枰作为编剧和监制的《漂白》网剧在爱奇艺播放。
已经在江湖消失很久的前调查记者王猛现身,开始连续手撕陈枰,大战爱奇艺《漂白》。
从南方都市报离职多年的龙志和吴倩都觉得昔日心血被白嫖,深受伤害,力挺王猛。
12
《漂白》的版权纠纷,耗尽了王猛的心力,比他当年采访和写作这个报道还要劳神。
版权归属于南方都市报,但始终都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他其实很悲伤,尽管从舆论上,陈枰及爱奇艺《漂白》已经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但是道德只能约束有节操之人。
爱奇艺在狂欢,在发战报。作为一个大平台,完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们居然在玩“肉联厂F4”的梗,丝毫不顾及受害人创伤。
他们还把凶犯拍出了主角的光环,丝毫不顾及当年专案组警官们的尊严。
13
作为原作者,王猛该打的仗已经打完。
2025年1月23日晚,中国南方小年夜,王猛回家时已经差不多10点30分,小区里很亮堂,很安静。
看着各家窗口透射出来的温暖灯火,王猛给《漂白》报道中受害人之一发信息问候。
她,就是那个成功逃脱的姐姐,但已被折磨地惨不成型,至今伤口还未愈合。
她说,从凶犯手上逃脱后那10年,订阅了很多报纸,几乎每天都去网吧查看通缉犯照片。一天都不曾落下,因为她知道,一旦他们被抓,肯定是报道满天飞。
她说,2012年3月21日,在一个报刊亭,她终于看到了南方都市报的《漂白》。封面照片中,身穿黑白西装的四犯就有折磨她最狠的首犯和女犯。那一刻,她哭的很伤心。那一天,她终身难忘。
她说,这些年受害人们都在互相抱团取暖,她们最感谢许建国,其次是王猛的《漂白》。
她说,看了两集爱奇艺的《漂白》,就没看。“把宋红玉美化了,其实她每天和杨轮番上阵打我俩,且用多种工具骑在我俩身上,打我俩全身。”
她还说,陈枰截胡,开场却显示“内容纯属虚构”。还增加了甄珍“受害人”等自创内容,更可笑的是亲手抓住戢红杰的竟然是刑警甄珍。许建国还不知道恶心到何种程度?
14
2025年1月24日早上,王猛给许建国发了信息。13年没见,他们彼此间,还是充满熟悉感。
许建国告诉王猛,爱奇艺《漂白》播出前他不知道,这个剧他们当年专案组成员看完,“都有想法!”
他很奇怪,当年是制片人呼和巴特尔带领陈枰去哈尔滨和专案组聊,怎么电视剧出来了,与呼和巴特尔没关系。
王猛给他转了几个关于爱奇艺《漂白》抄袭南方都市报《漂白》新闻报道的链接。
许建国回了几个字,“不太讲究啊!”
讲究,东北人常用语。但凡爱脸之人都是讲究人。
可抄袭惯犯,它们不要脸。
可吃人血馒头的平台和影视公司,它们不要脸。
于它们而言,讲究就是多余的。
这就是2025年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个大热点的全部。
15
陈枰说王猛连续发文捶打她和爱奇艺《漂白》是蹭热度。她年纪大了,不知道这种泼脏水的套路很烂,早就不灵光了。
王猛,要蹭什么热度啊。他这几天对外都不愿用真名呢。
其实,王猛原名王銮锋,他2009年的一个暗访调查中,手持DV翻过围墙,准备取证,结果被凶犬发现,引来众人尾追,那时他还年轻,跑得快,逃脱了。
次日,报社开会,一个姓王的女领导说,王銮锋你可真猛。
另一个个头高高的朱姓男领导说。那以后就叫他王猛。
那个女领导已经去世10年多了,这些年,王猛总会想起她。
那个男领导估计也快退休了,王猛离开报社后就没见过他。
世间的许多人和事,就是这样,因缘际会,离离合合,但报应不爽。
16
王猛没有想到不做记者12年后,他却因2012年的一篇深度报道点燃了2025年。
这真是一个颇具讽刺性的事件,充满悲愤、欺诈、贪婪和诸多巧合。但细细深究,这岂止是讽刺,更是法律和人性之耻。
但王猛并不沮丧。他一直很猛很坚强。
只是昨晚他哭了。2025小年夜,那个女受害人跟他说的,“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