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敢言

斯里兰卡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达成的37亿美元汉班托塔炼油厂协议,为南亚地区投下一颗地缘政治重磅炸弹。这项被誉为斯里兰卡“史上最大外国投资项目”的协议,不仅标志着中斯关系进入新阶段,也深刻反映了南亚地区大国博弈的激烈程度。对于经济脆弱的斯里兰卡而言,这一协议无疑是一次大胆的豪赌,但能否在中美印之间维持平衡,将直接决定迪萨纳亚克政府的成败。



首先,这项协议的达成,彰显了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强势回归。自2004年中方提出建设汉班托塔炼油厂的想法以来,这一项目长期被斯里兰卡内政分歧和印度干涉所拖延。如今,在斯经济低迷、债务缠身的背景下,中国凭借强大的资本和技术能力再度出手,以炼油厂为切入点深化与斯里兰卡的合作。这不仅为斯带来了急需的外资,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存在。汉班托塔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其影响力将随着炼油厂的落成而大幅提升,为中国在印度洋区域布局增添了重要砝码。

然而,这一项目的推进势必引发印度和美国的强烈反应。印度长期以来将斯里兰卡视为其“战略后院”,对任何外部大国在斯的经济和军事存在都高度警惕。早在汉班托塔港项目启动之初,印度就曾多次试图阻挠,如今面对中国进一步深化对斯投资,印度势必会采取更激烈的反制措施。美国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作为推动“印太战略”的主导力量,美国一贯将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经济扩张视为挑战其全球霸权的威胁。此次炼油厂协议的达成,必然会引发华盛顿方面的高度关注,并可能通过经济制裁、外交施压等方式对斯里兰卡政府施加压力。

在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斯里兰卡政府的外交智慧和应对能力将经受严峻考验。迪萨纳亚克政府选择在当前时机与中国签署这一协议,无疑是一次大胆的经济布局,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作为一个以“国家人民力量党”(NPP)为执政主体的政府,迪萨纳亚克缺乏丰富的外交经验,在美印两国的反制压力下能否稳住局面,仍是一个未知数。过去,斯里兰卡曾因经济政策失误和外交策略摇摆不定而陷入困境,如果此次在处理中美印关系上失当,很可能会再次引发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协议的具体细节仍然笼罩在神秘之中。赫拉特虽透露双方将共同决定炼油厂产油的分成,但中斯双方如何分配利益,斯里兰卡能否真正从中获益,仍是未知数。过去的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合作建设重大项目时,往往面临不平等条款的风险。一旦协议设计中利益分配失衡,斯里兰卡不仅可能因债务问题陷入更深的困境,还会在国内引发强烈的政治反弹,进一步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

此外,斯里兰卡的民众是否支持这一协议,也是迪萨纳亚克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尽管炼油厂项目能为斯提供急需的外资和就业机会,但中国投资在斯的舆论环境并不完全乐观。过去几年,汉班托塔港因被转租给中国企业而饱受争议,反对派和部分民众认为政府将国家资产“出卖”给了外国势力。此次炼油厂项目一旦因合作细节不透明或利益分配问题引发公众不满,势必会成为反对派攻击迪萨纳亚克政府的有力武器。



在这个多方博弈的复杂局面下,斯里兰卡政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更大的智慧和决心。首先,确保炼油厂协议的透明性,向国内外明确公布合作条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不必要的质疑和矛盾。其次,平衡中美印之间的关系,不可过于依赖任何一方。虽然中国的投资能缓解当前的经济困境,但一味倒向中国可能导致与美印关系的全面恶化。迪萨纳亚克政府需要在中美印之间寻找更多的合作空间,以多边外交化解地缘政治压力。最后,聚焦国内改革,增强经济韧性。只有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斯里兰卡才能真正摆脱对外资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提升国家自主性。

炼油厂协议的达成,是斯里兰卡经济发展中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它背后的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在这个被中美印竞相争夺的南亚舞台上,迪萨纳亚克政府的每一步都关乎国家的未来命运。斯里兰卡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的经济救助,更是长期的战略清醒和外交智慧。面对这一复杂局势,迪萨纳亚克政府能否在乱局中杀出一条血路,值得全球瞩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