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战争的胶着状态进入2025年,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的远程打击频率和力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攻击不仅象征着冲突的升级,还为国际关系的未来走向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乌克兰在此期间一再突破极限,对俄罗斯的重要军事和经济设施进行打击,让局势如同燃烧的火药桶,一个不慎就可能引爆更大规模的冲突。尤其是在1月20日,随着无人机的轰鸣声,战火烧到了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喀山飞机厂和斯摩棱斯克航空工厂。
据新华社报道,乌克兰这次对俄罗斯本土的打击堪称大胆且策略明确。他们选择的攻击目标并非随机,而是精准地瞄准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心脏——喀山飞机厂,这是全球唯一仍在生产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地方。图-160,这款被誉为“白天鹅”的超音速轰炸机,是俄军空基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斯摩棱斯克航空工厂则承担着俄罗斯大量精确制导弹药的生产与维护任务。
乌克兰之所以直捣黄龙,主要是想削弱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空袭能力,试图遏制俄军对乌克兰的持久轰炸。然而,这一系列的攻击虽然在短期内给俄罗斯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却未能彻底颠覆局势。俄罗斯将战机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方,分散到更远离边境的机场,暂时躲开风头。
面对乌克兰的步步紧逼,俄罗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从一系列数据显示,虽然俄方宣称其“铠甲”-S防空系统对无人机的拦截率惊人,但事实证明,总有漏网之鱼带给俄罗斯实质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俄军的反应显得尤为关键:是选择进一步加强防御,还是酝酿更猛烈的反击?
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已修改核武器的使用原则,表明在遭受常规武器严重威胁时,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俄乌冲突的界限正日益接近一个危险的边缘。乌克兰跨越红线的行为无异于火中取栗,虽能迎合短期的军事需求,但长期来看无疑是在豪赌。
为什么乌克兰敢于采取如此冒险的行动?答案或许在于其对于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约的支持的过度依赖。在漫长的战争中,乌克兰深谙“孤注一掷”的风险,但同时也知道,如果不继续抵抗,俄方可能就此压制住其反抗意图。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乌克兰宁愿冒着踩踏“红线”的风险,也不愿在谈判桌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其立场也并不十分简单。一方面,他们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他们也避免直接卷入,与此同时还在尽力通过外交渠道谋求调停。特朗普曾声称可以在24小时内结束这场冲突,现在看来,解决问题的钥匙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俄乌冲突已到了关键时刻。乌克兰对俄境内重要工业设施的密集打击,似乎在逼迫俄罗斯做出更激烈的反应。而俄罗斯面对持续的挑衅,其军事反制措施也在不断加强。双方都在往刀尖上靠,依靠军事力量来赢得自己的战略诉求。但倘若真如一些分析预测般,冲突升级引发核危机,那么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