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长久以来都是购车者心中挥之不去的一块绊脚石。超过70%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车主,将续航视为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而续航焦虑的根源,就在于驾驶者对电池电量的持续担忧。
新能源车的重量普遍大于同等级燃油车,而它的重量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电池。
如果电池小了,续航更低;如果电池大了,过重的重量又会“拖后腿”,造成能源浪费。有专家认为:只要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新能源车就永远难以替代燃油车!对于电池重量问题,难道就没有一个解决办法吗?
新能源车续航焦虑,你真的了解背后的真相吗?
虽然在日常短途通勤中,新能源汽车能够轻松应对;但一旦行程超过500公里,多数消费者便开始心生忧虑。这种焦虑情绪在高速公路上尤为明显,不分国界。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因续航瓶颈而受到制约。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各大制造商纷纷推出新车型,试图通过增加电池容量来延长续航。然而,电池容量的提升,并不总是能带来续航时间的相应增长。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采用了轻量化材料以降低能耗,并宣称长续航版可达600多公里。
但在实际驾驶中,受驾驶习惯、天气条件及车载设备使用等多重因素影响,许多Model 3用户发现,实际续航远低于宣传值。这种宣传与实际的不符,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的疑虑。
在一次专业论坛上,有外籍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下滑,其实与电池重量紧密相关!一般的新能源汽车都需承载重达数百公斤的电池,车辆如同背负重担,这自然加大了能耗、降低了续航效率。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一般都占了整车重量的三成左右。电池的能量密度和重量,简直就是一对冤家!电池体积大了,存的电多了,但重量也跟着上去了。这样一来,车子耗电更快,性能也受影响,大家对续航更加担忧了。
这就构成了一个棘手难题:想提升续航,就得加大电池容量,但电池容量一大,车子就更重了,反而降低了实际效率。所以,有时候看新能源汽车的参数,续航挺高,但开起来感觉并不那么回事。
新能源车电池:能量与重量,谁能称王?
当下,新能源汽车广泛采用的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徘徊在150至250瓦时/公斤的区间内。在电池设计时,工程师们需全面权衡续航里程、加速性能、充电效率以及温度稳定性等多个维度。
能量密度的提升,意味着单位重量下能存储更多电能。若能量密度能跃升至300瓦时/公斤以上,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将迎来质的飞跃。
在众多潜在解决方案中,固态电池被众多人士寄予厚望,视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星。通过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质,能量密度有望攀升至400瓦时/公斤;在安全性与使用寿命上也将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初期,要实现量产还需跨越技术与成本的重重难关。
固态电池的生产涉及多个技术难题。首先,固态电解质的材料选择非常关键,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候选材料,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等。但每种材料都有其优缺点。例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但其加工难度较大;而硫化物虽然较为容易加工,但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不足。
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与组合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与验证,以确保固态电池在高性能与高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而在制造工艺上,固态电池的制造远比传统锂电池复杂。由于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生产,以防止材料氧化,因此对生产环境的清洁度要求极高。同时,为确保固态电池的电极与电解质紧密接触,提高充放电效率,科研人员正在探索热压、冷压、激光焊接等多种方法。不过这些方法成本高昂,技术难度也极大。
固态电池理论上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但成本高昂。由于材料和制造成本的双重压力,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仍难以与传统锂电池相抗衡。目前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也正全力以赴,积极探寻新材料与新工艺,力求降低固态电池的整体成本
该怎么选择汽车?纯电还是混动?
如今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选择多,决策过程可能也会复杂一些,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个人需求、续航能力、充电设施及未来技术发展等因素。
中国城市车主在新能源车选择上颇为纠结,日常通勤仅需约40公里,续航需求不高;但一想到长途旅行可能会电量不够,心里就有点打鼓。这种情况在大城市里很常见。
其实,如果主要是城市里开车,选购一款价格亲民、主要用于城市代步的小型新能源汽车,就绰绰有余了。这些车子,有部分实际续航里程仅为79.2公里,续航达成率只有46.6%!虽然续航里程不高,但对于日常通勤距离多为40公里左右的城市车主却也足够;符合城市代步,如买菜、接孩子等短途出行。
这类车电池容量多为30-50千瓦时,满足日常通勤。长途驾驶则需60千瓦时以上电池容量,以确保续航。这些车型,一般实际续航达到500公里左右,续航达成率为76.3%;足够支持长途驾驶,例如从北京出发到呼和浩特这样的距离。
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200万个,基本覆盖了主要城市和高速公路沿线。这一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日常充电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不同地区的充电桩密度和充电速度存在差异,因此,在购车之前,明智的做法是先行考察居住地的充电设施状况,确保出行无忧。
长期使用新能源汽车,这些坑你绕得过去吗?
电池的选择同样关键。电池容量增加,续航提升,但车辆重量也会相应增加,可能影响加速与操控性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动力总成,通常布置在底盘,使重量均匀分布且较重,导致操控性欠缺,稳定性较好。因此,选购时需根据自身用车情况,权衡利弊。
例如,某款新能源汽车车重高达1760kg,相比燃油版高尔夫的1360kg,操控感就有所下降。有些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总重量为550公斤,相当于整车重量的25%。理论上,如果以匀速60~80km/h的速度行驶,续航里程最多可以达到300km。由于重量的增加,其加速和操控性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购车时,除价格外,电池的耐用性和维护成本同样重要。长期使用后,电池性能衰退会影响驾驶体验。锂电池正常使用500次充放电后,容量会减少大约15%,用到1500次后,减少的幅度就在20%到30%之间了。所以,买车时得看看电池能用多久,保修期过了换电池要多少钱。
因此选择那些提供长期质保和优质售后服务的厂商,尤为重要。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均提供8年或15万公里的电池质保,买车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些品牌。比如特斯拉Model 3提供8年或16万公里的电池质保,提供包括电池检测、维修和更换等售后服务。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提供8年或15万公里的电池质保,且电芯终身保修。同时,比亚迪还推出了“三电终身质保”政策,进一步保障车主的权益。有车主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包受损,经过检测确认为非人为损坏。比亚迪为车主提供了免费更换电池包的服务,并继续享受终身质保。
另外,掌握正确的电池保养知识同样关键,如定期检查电池状态、避免过度充电或长时间闲置,这些都能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根据相关研究,过度充电的电池使用寿命可能会缩短30%以上。
有车主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经常将电池充满电后继续充电数小时。经过一段时间后,车主发现电池续航能力明显下降。经过检测发现,电池已经因为过度充电而老化。
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正朝着混合动力与氢能源两大方向迈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与氧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电能,驱动电动机,且排放物为水,环保性能极佳。氢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有效解决续航问题。
虽然氢能源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多个汽车制造商,比如丰田的Mirai和本田的Clarity,推出氢燃料电池车。相较于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在能量密度、加氢速度和续航里程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不过,氢气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大规模推广仍需时。
电池续航确实是个大问题,但电池技术也一直在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依然广阔。电池技术的持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升级与市场的拓展,共同迎接绿色出行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