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腊月二十五了,按理说“年味儿”应该随处可见,可抬眼看,除了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除了网络上商家营造的“过年”氛围,好像什么也看不见,不见采购年货的拥挤,不见年关愈近的热闹,不见大人小孩的满心期盼……
“年味儿”淡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淡”,也会越来越浓。
曾经的“年味儿”,从一进入腊月后的打年货开始,家家出动,人人出动,恨不得把所有物品都搬回家。以前的过年,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能穿上新衣、吃上丰盛的饭菜,不夸张地说,过年,就是一种难得的“奢侈”时刻。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过去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拥有的各类物质,平时就能轻松享受到,吃的、穿的、用的,过年与平时根本就没有任何差别,过年的“特殊性”和“惊喜感”大大降低。
曾经的家庭,用家大口阔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每家至少都有两三个孩子,孩子多了,自然乐子就多了。人口红利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它同样也体现在精神娱乐上。
孩子多,乐趣自然就多,隔壁左右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大的团队。有玩,有乐,“年味儿”还能不浓?
随着社会进程化的发展,如今的小家庭逐渐取代大家庭,独生子女占了一大部分,并且,如今的孩子基本都不再群体玩耍,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传统的大家庭团聚活动减少。同时,许多人选择在工作地过年,削弱了传统春节的情感纽带。
曾经的“年味儿”,在鞭炮声中,在烟花的绽放中,喜庆又热闹,如今,这些热闹与喜庆的载体,很难再看见,为了安全和环保,各地普遍禁燃烟花爆竹,这让过年少了“爆竹声声辞旧岁”的热闹氛围。
与之相对应的是,因为禁燃烟花爆竹,导致许多传统习俗也失去了味道。比如舞龙灯、舞狮子等过年期间才有的民间习俗,必须有烟花爆竹的伴随才有意义,才更热闹,可惜,这些民俗活动也因烟花爆竹的禁止而简化或取消。
值得一说的是,“年味儿”好像只在年龄稍长的群体中提及,年轻一辈不参与讨论。他们这一代人,生在好时代,从出生那刻起,吃穿不愁,成长过程中,俱是新气象新思想,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相对较低,导致“年味儿”的传承出现断层。
曾经的娱乐活动很单一,报刊杂志,书籍电影,除了这,好像没有其它的消遣途径,也因此,人们过年期间都是走出门,大家齐聚一起,玩着互动的开心,闹着彼此的热闹,“年味儿”能不浓?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迅猛发展,如今的网络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天南地北的直播,就能看到全国各地的大小事,更别说那些或长或短的各类视频,只有你想不到的,一切都应有尽有。
网络如此热闹,与之对应的是,过年的传统习俗在网络上的传播不足,纵观“网海”,有多少关于过年习俗或民间习俗的内容?这一现状,也导致很多人对“年味儿”的兴趣降低。
曾经,人们忙于工作生活,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基本靠过年的“走亲戚”,“年味儿”便也在亲戚间互传。那时的过年,光是花在“走亲戚”上的时间,就得好几天,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随着交通与科技的发展,如今的亲戚朋友间,随时见,随地见,无论远近,皆可轻松实现相互间的相聚。相聚容易了,如今的人也便不去赶那个“堵”,过年,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没有走动,没有交流,“年味儿”变淡很正常。
“年味儿”变淡,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不管怎么说,尽管“年味儿”在形式上有所淡化,但过年的内涵依然存在。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过年方式,这些新形式为春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年味儿”有了新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