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曲棍球名城”

这里的曲棍球故事很动人(建设体育强国)

本报记者  吴  勇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第 13 版)


  图①:上世纪80年代,莫旗青少年在村头进行曲棍球比赛。

  莫旗旗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中国队员(左)在比赛中进攻。

  本报记者 吴  勇摄

  核心阅读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多年来,莫旗运动员是曲棍球国家队的重要构成。用柞树枝干做简易球杆、在国际赛场接连突破……这片土地见证着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碰撞,也凝聚着建设体育强国的力量。

  80岁的达斡尔族老人哈森,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看赛事直播。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举办,让这位我国首位曲棍球国家级女教练心潮澎湃。赛事中,不被看好的中国男曲连克好手夺得亚军,刷新在亚洲冠军杯赛上的最好成绩。这支国家队中,有7名莫旗运动员。

  国际曲联主席马戴亚布为莫旗颁发了“曲棍球名城”牌匾,并签发“曲棍球源乡”纪念册;亚洲曲棍球联合会执委会主任古拉姆·高斯还签发了“荣耀曲棍莫旗典范”纪念册。种种嘉奖,彰显了莫旗为曲棍球运动作出的贡献。

  哈森从事了一辈子曲棍球工作,是国家级非遗“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代表性传承人,参与了中国曲棍球运动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见证了无数达斡尔人走上曲棍球职业赛场的身影。“作为其中一分子,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哈森动情地说,“男曲取得突破,女曲获得巴黎奥运会亚军,成绩来之不易,荣誉背后的莫旗故事很动人。”

  一个个“脚印”见证热爱

  驾车沿蜿蜒的山路驶入莫旗,大兴安岭南麓特有的柞树,在雪地中站得笔直。在莫旗长大的孩子,常常就地取材,用柞树枝干做成简易球杆,在空地上奔跑打球——莫旗曲棍球训练基地副主任孟立志曾是其中之一。他从乡野土场,一路打进专业队,进入国家队,曾参加多哈亚运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

  走进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曲棍球历史展厅,可以看见曲棍球运动的“生长”。现代曲棍球运动1908年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新中国成立后,为填补竞技体育空白,当时的国家体委派专家组到全国各地考察曲棍球运动开展情况。专家组来到莫旗,惊喜地发现达斡尔族传统运动“波依阔”(达斡尔语,意为“曲棍”),无论是比赛器材还是竞赛规则,竟和现代曲棍球运动颇为相似。1976年,中国第一支男子曲棍球队在莫旗组建。“大多数队员是达斡尔族。”莫旗曲棍球训练基地原主任鄂文举回忆。1980年,哈森倡导建立了中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并亲自执教。

  近50年来,莫旗运动员是曲棍球国家队的重要构成,还有不少人成为国家队、省队教练员,作为裁判员活跃在国内外赛场……1989年,莫旗被中国曲棍球协会认定为“曲棍球之乡”。中国莫力达瓦曲棍球训练基地、中国曲棍球博物馆落户莫旗,第一支中国曲棍球队的诞生、第一部中国曲棍球规则的制定……一个个“脚印”,彰显着莫旗人对曲棍球运动的热爱。

  从低谷中奋力前行

  赛场内,选手各司其位,开场哨音划破宁静。绿茵场上,选手奋力挥杆,球未至而声先起。

  “莫旗有良好的曲棍球群众基础,这里的观众不仅看得懂比赛,还能喊出很多球员的名字,这在其他地区很少见。”中国男曲领队王彤说,“在莫旗,曲棍球一点都不小众。”

  每当看到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徒弟,51岁的孟立志准会想起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的条件大不如今,但人们苦中作乐,满腔都是对曲棍球的热爱。”

  莫旗曲棍球队刚成立那几年,训练比赛条件都很艰苦,甚至没有一块合格的比赛场地。2002年,训练场草皮年久残破,无奈之下,莫旗只好用队员“换”草皮,包括孟立志在内的7名队员被交换到其他球队。日常训练,队员们睡过看台、住过仓库、买站票去参加集训……“训练后能吃上食堂的大锅饭,是那时的幸福时刻。”孟立志记忆犹新。

  为了曲棍球的发展,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位曲棍球国际A级裁判员的尹玉峰四处奔走。中国曲棍球协会主席雷军回忆,十几年前,他几经辗转来到莫旗,见识了“曲棍球之乡”的底蕴,为莫旗争取支持。

  渐渐地,队员们的成绩越来越好,队里的条件也日益改善,队员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共获得50多个冠军。在国际赛场上,中国男曲获得亚运会亚军、奥运会第十一名和世界杯第十名等历史最好成绩,每一次都有莫旗运动员的身影。截至目前,莫旗为各省队培养运动员、教练员500多名,其中200多名运动员、30多名教练员入选国家集训队。

  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子

  在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的比赛间歇,7名海外裁判员来到莫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指导曲棍球专业的学生训练。

  “受益匪浅!”在一旁全程观看指导的副校长于爱军感慨,“他们是专业人士,跟我们日常的训练思路有所不同,特别注重在培养团队意识的前提下发挥个人特长。”

  一场训练赛下来,曲棍球专业初二学生敖汉泽大汗淋漓。得知专家们夸赞他的表现,少年既羞涩又兴奋。“国际大赛在‘家门口’举办,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已经进行了4年专业训练的敖汉泽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运动员,“我们有这么好的训练场,条件比过去好得多,我会加倍努力。”

  2015年,莫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曲棍球专业,目前已为专业队输送了多批运动员。今年,学校又同其他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招收曲棍球专科学历特长生,让运动员边打球边接受专科学历教育,打通了曲棍球运动员的升学通道。

  “推进体教融合,有助于培养后备人才。”鄂文举说,经过多年实践发现,球员要想突破技术瓶颈,要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

  目前,莫旗40所中小学校全部开设了曲棍球课程,其中39所学校组建了校级曲棍球队,还成立了全旗级别的U10、U12、U15曲棍球半专业精英班。“借助莫旗浓厚的曲棍球氛围,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建立了一整套培养培训体系。优秀队员有机会直接接受专业队选拔,为曲棍球运动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莫旗教体局局长刘金柱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