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张莉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限制可能导致出口增速放缓,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584万辆,同比增长23%,显示出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势头强劲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成为全球第一的第十个年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我们回望中国汽车出海的征程,可谓波澜壮阔。从2013年至2016年的剧烈下滑,到2017年至2020年的逐步企稳,中国汽车出口量始终徘徊在100万台左右。然而,在技术突破、配套完善、市场成熟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狂飙式”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出海业务迎来爆发性增长。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形势喜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品、技术以及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也受益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力度,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带来新的时间窗口,进而实现“逆势增长”。
产业链的完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成为趋势。从上游的锂、钴等关键原材料的开采和供应,到中游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再到下游整车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新品发布展示内容备受瞩目。问界M9、问界新M7、问界新M5同台展出,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等产品悉数亮相,吸引大量参观者的目光。赛力斯相关负责人表示,赛力斯作为整车厂,承担着“链主”的角色和责任,正在积极推进供应链的“集成化”和“集聚化”。
此外,系统集成展区汇聚了吉利控股、小鹏汽车等国内汽车产业中的领军企业,他们不仅展示了各自的最新技术及产品,还通过讲述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与合作的内容,让参观者对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产生深刻理解。吉利控股的全球市场开拓、小鹏汽车的低空载人飞行器探索等产品,展现了企业在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实力,更彰显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信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前景广阔
展望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前景广阔。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含本地生产)将达到140万辆,增速达到10%。拉美、东盟与中东均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点区域。
华创证券的分析指出,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将达到558万辆。中国汽车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多元化产品战略,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例如,上汽集团等头部企业通过推出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型,有效对冲了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关税壁垒是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之一。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这可能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出口占比下降。然而,市场机构Canalys认为,欧洲市场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依然极具吸引力,未来中国车企将生产更多混合动力汽车来吸引欧洲客户。吉利汽车首席执行官桂生悦表示,即使对该公司生产的纯电动车征收18.8%的关税,也不会阻止其在欧盟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因为其生产优势足以抵消额外关税的影响。
尽管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其全产业链优势、技术创新力、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出口增长态势,并有望在2025年继续保持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中国汽车企业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调整,积极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