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任国务卿开“小会”,四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反对通过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的行动。与此同时,大陆海警船现身台海,另一边,普京也送来助攻。那么,这一系列事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中方对此又是如何回应的?

1月21日,刚刚上任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华盛顿会见了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三国外长。这场四国外长会晤,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下对亚洲事务的再度聚焦。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中国,但提到所谓“印太地区的自由开放”,强调“反对任何通过武力改变现状的单边行动”,其指向性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毫不掩饰对中国的围堵态度。



要知道,以往新一届美国政府的首个外交互动,大多与北美或欧洲盟友展开,而非亚太地区。而鲁比奥选择把“四方安全对话”作为国务卿上任后的第一站,显然是表明特朗普政府将在亚太战略上押下重注,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

对此,中方迅速做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不会带来和平与安全,不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中方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合理合法,无可非议。

与此同时,福建海警舰艇编队21日出现在台海附近金门海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根据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发言人朱安庆的说法,此次行动旨在维护包括台湾渔民在内的合法权益,保障海域正常航行秩序。



当天下午,中方领导人通过视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视频会晤。普京明确表态称,“俄方坚定支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他还强调,中俄合作不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两国在多边事务中将继续保持密切协作。

有分析认为,普京的这番表态,无疑是对中国的重要助攻。在美日印澳试图联合施压的背景下,俄罗斯公开支持中国,不仅彰显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稳固,也向外界释放了强烈信号,那就是在应对外部压力时,中国并不孤单。

由此可见,如今美日印澳正试图通过“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强化对华围堵策略,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不断挑衅,欲通过军事、经济等多领域遏制中国的发展。然而,这种对抗策略并非无懈可击。



一方面,中国早已未雨绸缪。经济上,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全球的经贸联系,降低对西方技术和市场的依赖;军事上,不断提升国防实力,特别是在台海方向的部署,为应对可能的冲突做好准备。同时,中俄关系的深化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纵深。普京的明确表态,等于为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增添了底气。

另一方面,美日印澳的联合行动也面临自身局限。尽管四国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一致,但各自利益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印度,其与中国既有边界争端,又有巨大的经济依赖关系,这种复杂性使得印度在对华问题上的立场,难以完全与其他三国保持一致。此外,美国国内政治的动荡,也为其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带来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以对抗为核心的外交策略,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可逆的事实,通过施压遏制其发展的尝试,不仅难以奏效,还可能激化矛盾,给地区乃至全球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以互信为基础,而非针对第三方。”总的来说,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未来的国际局势也势必会变得日益复杂,在这之中,对抗与合作并存,而如何在两者之间保持灵活的取舍,将是影响未来局势的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