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海洋权益的争夺愈发激烈,航空母舰作为海洋战略力量的核心象征,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美国长期以来凭借其强大的航母舰队,在全球海洋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美国新一代“福特”级航母的建造与规划,却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困境之中,这一情况不仅影响着美国海军自身的发展,也对全球海洋战略格局产生着微妙的影响。
美航空母舰资料图
2025年1月13日,一则消息引发了全球军事爱好者的关注。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宣布美国海军接下来两艘“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将分别以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的名字命名。拜登在声明中提到,将这一消息告知两位前总统时,他们都感到受宠若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对这一命名决定表示赞赏,认为这些航母将是对两位领导人为美国服务所留下遗产的一种持久致敬。
航母的命名在美国海军中有着独特的传统。在目前美国海军现役的11艘航母中,包括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和1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其中有8艘都以美国历任总统的名字命名。此次被命名的“比尔·克林顿”号和“乔治·W·布什”号,作为“福特”级航母的第5艘和第6艘,按照规划,它们将延续“福特”级航母的基本设计。这些航母排水量高达10万吨,采用核反应堆作为主动力,能够搭载70 - 80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并且配备了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全舰电力综合管制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从理论设计上看,它们将是美国海军未来海上作战的强大力量支撑。
美国海军资料图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与美好的规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指出,尽管新航母的命名已经确定,但美海军并未明确列出这两艘航母的具体开工日期。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航母替换计划长期存在且至今仍未解决的延误问题。
回溯“福特”级航母的建造历程,问题从首舰“福特”号就已经开始显现。“福特”号于2009年下水,当时由于采用了过多的新技术,如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全舰电力综合管制系统等,这些新技术虽然在理论上能够大幅提升航母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带来了诸多难题,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建造费用也如同失控的火箭一般,从早期评估的约80亿美元一路飙升至约130亿美元。更为棘手的是,当时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由于过于老旧,在2012年就不得不退役。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无奈之下,只能批准实际远未完工的“福特”号在2017年匆匆服役。此后,“福特”号长期处于海试和设备调整阶段,迟迟无法形成完整的战斗力。直至2022年,它才开始首次部署。即便在2023年进行了首次实战部署,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它依然没有取得搭载F - 35C隐形战斗机这一美国航母核心装备的资格认证。
美航母资料图
首舰“福特”号的种种问题,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对后续同型舰的建造进度产生了严重的连锁反应。二号舰“肯尼迪”号原本计划在2018年服役,以接替服役近半个世纪的“尼米兹”号。然而,其建造过程却充满了坎坷,进度一拖再拖,直到2019年才终于下水。为了缓解“尼米兹”号退役和“肯尼迪”号服役之间可能出现的海军力量空窗期,美国海军提出了“两阶段交付计划”。该计划的内容是造船厂先完成基本的舰体、动力等大部分建造和测试工作后,先行将航母交付给海军。但此时交付的航母仅具备基本的作战能力,后续还有大量额外的系统设备和相关能力需要在交付之后,再返回船厂进行测试、调整与修改升级。
然而,这一计划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由于美国海军最新航母无法部署新型战斗机的情况,引发了国会议员的强烈不满。他们明确要求美国海军必须确保“肯尼迪”号在服役时就具备搭载F - 35C的能力。在这种压力之下,美国海军不得不再次修改计划,额外支出5.31亿美元对该舰的电磁弹射器和拦阻索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肯尼迪”号的总建造费用大幅增加,一路攀升到超过119亿美元,而其服役时间也从最初计划的2018年,先是推迟到2024年,如今又再度推迟到2025年。
美国“肯尼迪”号资料图
面对“福特”级航母建造的重重困境,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为了节省建造时间,不得不采取创新的方法,同时开工建造“福特”级的三号舰“企业”号和四号舰“米勒”号。在2024年11月,建造中的新一代“企业”号航母被转移到干船坞的一侧,目的就是为同时开工“米勒”号腾出宝贵的船坞空间。
但是,这种创新的建造策略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由于“福特”级航母建造的持续延误,美国海军不得不一再推迟现役航母的退役时间。原本计划在2020年前后退役的“尼米兹”号,其退役时间被不断延后,如今已经被推迟到2026年。此外,美国现役航母普遍存在状态不佳的情况。以现役美国航母中舰龄第二长的“尼米兹”级航母“艾森豪威尔”号为例,它原计划在2029年被“福特”级航母三号舰“企业”号所取代,但如今美国海军明确要求“艾森豪威尔”号在“企业”号建成后继续服役。美国海军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届时能拥有9艘“尼米兹”级和3艘“福特”级共计12艘航母,采取“以数量换质量”的策略,期望在必要时能够出动足够数量的可用航母。
美国“福特”级航母建造计划的混乱局面,对其海军战略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海军在诸多热点地区方向上的航母使用已经明显感到捉襟见肘。根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2024年8月透露的信息,当时在全球范围内,仅有4艘美国航母处于部署状态,分别是美国西海岸的“华盛顿”号、东海岸的“艾森豪威尔”号以及中东的“罗斯福”号和“林肯”号。在2023年4月,美国海军甚至曾出现全球范围内仅有“尼米兹”号可用的窘迫局面。而且,部署在中东的美国航母自去年以来,还频繁遭遇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这不仅让美国海军的航母安全面临威胁,也进一步削弱了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威慑力。
美国“福特”级航母资料图
美国新一代“福特”级航母从命名的荣耀开端,到建造过程中遭遇的重重困境,再到对其海军战略布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整个过程反映出美国在维持其海上霸权地位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未来,“比尔·克林顿”号和“乔治·W·布什”号这两艘航母究竟何时能够开工建设、何时能够正式服役,以及它们最终能否真正提升美国海军的实力,在充满变数的国际海洋战略格局中发挥预期的作用,目前都还是未知数。这一系列事件无疑将持续吸引全球的目光,成为国际军事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也为其他国家在航母发展和海洋战略规划方面提供了值得深思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