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泸定县冷碛镇松林村的智慧移动菌菇房里,暖意融融,弥漫着温润的气息,一垄垄菌棒整齐排列,菌棒一头簇拥着密密麻麻的袖珍菇。


工人们手中的剪刀灵活翻转,一簇簇鲜嫩的菇体便稳稳落入手中,不一会儿筐子里就堆满了形态饱满的袖珍菇。


在智慧菌菇房里,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被精准调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依靠人工经验判断和手动操作的方式已成为历史,现在有了这套智慧系统,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每个菌菇房以7天为一周期,能稳定产出2000余袋菌菇,产量能达到传统种植模式的5倍以上。


冷碛镇副镇长张松介绍,冷碛镇在产业建设进程中,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在省委台办的有力推动下,成功引入台资企业泸州中道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川台产业合作——智慧移动菌菇房项目。该项目精心打造了7个食用菌菇房与1个冷冻房,秉持党建引领核心原则,采用“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高效协作模式。


泸州中道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健哲告诉记者,这是泸定县第一个智慧菌菇房种植基地,之后还会新建九个。运营三个月以来,村集体专注于菌菇房的建设管理、菌包投放生产、产品转运装卸以及水电用地等后勤保障事务。企业全力负责菌包的供应、专业技术的指导、产品的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明确的职责分工极大降低了市场风险,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约30万元的可观收益。


智慧菌菇房的落户,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地村民王英说:“有了智慧菌菇房,我们在村里就能打工,每月采收菌菇的稳定收入有2500元,还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


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到“数字农具”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转变中,智慧菌菇房的运转有效解决了传统种植方式中环境控制难、资源浪费大等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智慧种植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助力农业迈向绿色、智慧、节能新时代。

来源/ 泸定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黄星洁

校对/ 杨雪

责编/ 刘睿娟

审核/ 白马

监制/ 谭荣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