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蛇年春节还有一个星期。
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移”春运又来了。
可今年的春运路上却发生了奇怪的景象。
高速公路变“龟速公路”,堵成了“猪肝红”。
绿皮火车化身“绿皮桑拿房”,乘客们摩肩擦踵。
以方便快捷环境好而著称的高铁上却空空如也。
放着好好的高铁不坐。
怎么自驾和绿皮车却成了春运的“主力军”了呢?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一年一度春运
随着第一批大学生放假回家,春运已经悄悄的拉开了帷幕,而今年的春运人员流动量更是被预估可达到90亿人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但今年的春运却有一些不一样,相较于方便快捷的高铁飞机,绿皮火车反而成为了更多人春运的首要选择对象。
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很大原因一个可能就是因为绿皮火车低廉的价格,虽然时间长,坐着很疲惫,但是价格却要比高铁飞机便宜一大半。
像春运前夕的大学生放假回家热潮,就有不少的大学生选择绿皮火车,将省下来的钱作为假期的零花钱。
并且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长时间的火车之旅更像是一个挑战,不少大学生都将绿皮火车全程拍成了视频上传到网上,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而这种情况随着1月14日春运的正式开始表现的更加明显了,在网友们晒出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出绿皮火车的火爆。
不光是座位上全部满员,就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那真的是人挤人啊。
就这么说吧,从上车到整个人坐到座位上就得十多分钟,人们全部堵在座位中间的过道一动不动。
更不要提这中间还得安置行李,那行李架基本上也都被各种行李塞满了,无奈好多人只能选择将行李堆在过道和座椅下面。
总之车厢里熙熙攘攘,热闹极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回家过年的兴奋神采。
但反观速度更快,更加舒适的高铁上却是另一种情况了,在网友们晒出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车上的乘客并不多,甚至还有很多座位都是空着的。
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为什么方便快捷的高铁今年热度赶不上绿皮火车了呢?难道只是因为价格的原因吗?
车票价格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存在,因为过年本来开销就大,不少人就想着自己省一点就可以多给家人准备一些礼物,所以价格低廉的绿皮火车就成为了首选。
而且绿皮火车的包容性也相较于高铁和飞机更大一些,像春运可能会有人带很多行李回家,但像飞机就会有明确的行李额,超过了这个额度就得掏大笔的超重费。
高铁的话,可以放置行李的地方也不如绿皮火车那样多,只有列车门口的行李架和座位上的行李架,有些力气小的女生可能就没办法将沉重的行李举上行李架。
只能将行李架放在座位和腿之间,这样无疑是很难受的,即使时间短也能把人难受的不行。
但绿皮火车就不一样了,像力气小的女孩子就可以将行李放在座位下面,这样的话就轻松很多。
而且火车上的氛围也和高铁不一样,像经常可以看到火车上有许多结伴回家的人们在火车上喝酒吃东西,热热闹闹的回家了,但在高铁上就不存在这种氛围了。
甚至还有人在火车上打麻将打牌,面对面的座位让大家可以愉快的加入游戏中,但高铁上的话就需要注意音量了,声音大一点就可能存在扰民的情况了。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火车被广泛群众选择的另外一大原因就是站点更多,线路选择性更加多样。
像有一些小地方有可能并没有通高铁,但是火车的话就更加普及了,几乎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停靠。
所以对于很多旅客来说,高铁可能还需要转车,但火车的话就可以直达家门口了,与其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箱来回倒车,还不如坐着绿皮火车直接到家门口呢。
而且绿皮火车的稳定性也要比高铁更高,像现在天气越来越冷,由内燃机驱动的绿皮火车则不会惧怕这些恶劣的天气因素。
像如果前往高原或者东北这样缺氧寒冷的极端情况下,绿皮火车的稳定性会更高一些,由电力驱动的高铁则更多的充满着一些不稳定因素,虽然概率很小,但肯定大家都不希望遇到。
但无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后面都有着强大的祖国在保障支撑着我们的返乡之旅。
截止到春运结束的第一个星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已经超过了13亿人次,在这其中有铁路、自驾、飞机等多种出行方式。
像火车铁路系统的话,截止到1月20号,铁路12306已经售出了累积2.14亿张的车票,多地都开设了夜间线路,力保将每一位返乡都安全送回家中。
而且今年还有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加入到春运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更好的保障春运有条不紊的进行。
除了这些方式之外,自驾今年也十分的热闹,将占到春运总人次的八成左右,为了保障自驾返乡的顺利进行,不少高速服务区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像沈海高速上的西海服务区,作为这条高速上停靠量较大的一个服务区就专门为新能源汽车加装了不少的充电桩。
让新能源汽车车主不再充满焦虑,做到了“人找桩”变为“桩找人”,服务也更加贴心了。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有各自的好处和坏处,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回家的方式,作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活动,如此大动周章不过就是为了一家人团聚过个好年。
希望大家都能够顺利的回家,陪伴家人身边过个好年!
信息来源:央视网《春运客流量增长明显 交通部门加大运力投放》
新华社《春运微记录|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