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的确是一项极为磨人的工程,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细节,还要紧跟不断进步的设计潮流。就拿厨房装修来说,它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区域,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很多人都会对比着前人的经验来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当下生活的需求。
今天就跟小编一起看看 10 年前和 10 年后的厨房设计都有哪些差异吧!10 年前,厨房台面流行做挡水条,电器多放置在窄台面上,水槽常用双槽,烧水靠热水壶,冰箱也基本放在厨房内。而 10 年后,不做挡水条的情况增多,电器高柜取代了窄台面,阶梯式水槽成为新宠,即热净水一体机更受欢迎,冰箱也常被移至厨房外的餐厅处网易手机网网易。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设计理念的更新,更展现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01
十年前:厨房台面必做挡水条
十年后:厨房台面不做挡水条
以前厨房装修,台面必装挡水条,如果不做反而会觉得少了什么。但其实对于墙面贴砖的情况,挡水条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忙“遮丑”,遮挡台面与墙面之间缝隙过大。用个十年八年就会发现,原本一条胶边发霉的卫生死角直接变成了两条……
考虑到现在厨房外露墙面都是用瓷砖或珐琅板铺贴,防水防污效果好。所以,不少年轻人直接不做挡水条,减少卫生死角,更美观、易打理。只需确保这两个前提:保证墙面相对平整,才能缩小台面与墙面之间的缝隙;自己购买品质较好的防霉玻璃胶,避免使用师傅自带的普通胶,减少后期边角发霉的情况发生。
02
十年前:设计超窄台面放厨电
十年后:设计电器高柜放厨电
以前厨房设计总喜欢用台面满足置物需求,哪怕只能做一道超窄台面也不放过。看似用来放置电饭煲、微波炉等小厨电很合适,但这样并排的做法,无疑也减少了上部墙面的利用率。
于是,现代年轻人更愿意利用纵向的高柜空间,做嵌入式厨电和活动抽拉底板,将厨房各类电器分别收纳入柜。
顶部上方做带门储物柜,收纳易耗品和不常用的小电器。中部黄金区域就留给常用的微波炉、蒸烤箱和电饭煲。下方做收纳抽,或是将洗碗机嵌入此处。一眼看过去更加整洁,电器也不易被油烟腐蚀。
03
十年前:装钢丝沥水拉篮
十年后:装组合抽屉+可抽拉底板
以前,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灶台下方安装钢丝沥水拉篮,把碗碟、刀板、调味品安排得明明白白。然而90后们习惯将砧板刀具摆放在通风较好且一眼可见的地方,碗碟直接交给洗碗机,固定尺寸的调味篮无法满足多种类调味品,钢丝沥水拉篮自然要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实用的组合抽屉+可抽拉底板。
组合抽屉的深抽可以自行改造增加隔板分区收纳,也可以自由收纳厨具餐具和锅具,无需受拉篮固定支架的限制。如果深抽内部收纳的物品不高,还可以增加抽内抽,用于收纳小件烹饪烘焙工具。
橱柜内可抽拉底板设计,则让我们在拿取内侧物品时更为方便,必要时还可以充当台面使用。
04
十年前:厨房用热水壶烧水
十年后:厨房用即热净水一体机
以前家里的厨房总有个角,最早用来放暖水瓶,在那个炉灶烧水的时代烧完顺手灌了,这些设计就很方便。以至于后来出现了电热水壶,也喜欢放置在这个拐角。
然而现在,多样化的饮水机器出现,放置的区域也不再需要占用厨房空间。特别是即热净水一体机,可以通过台盆角落的净水器出口直接安装。控温净水直出,使用方便且不占用多余空间,还能确保每一口喝到的都是新鲜水。
05
十年前:冰箱放在厨房
十年后:冰箱放在厨房外,餐厅处
以前总觉得冰箱放在厨房里,转身就能拿取,很方便。然而位置靠近灶台、煤气和高热量的地方,又集中了大大小小的电器,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现在大家多数会选择将冰箱放在靠近厨房的餐厅处,更利于散热和拿取。而且还可以嵌入定制餐边柜,看起来更加整齐划一。既节省了厨房内的空间,也能保证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