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亚萍退役后,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刚进教室,老师就问他:你的英语怎么样?邓亚萍却说:我连英文字母都认不全。
想要获得成功,就要比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这句话可以用来诠释邓亚萍的前半生的学习训练。
她曾是国内最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但当年她学习乒乓球的时候,却不被教练看好,因为她的个子实在是太矮了。
虽然打乒乓球对身高的限制不需要特别高,但是太低的话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省队将她退回后,邓亚萍没有灰心,既然身高不行那么就从其他方面来弥补,只要攻势比对手强,速度比对手快,防守比对手严密,那么就能打倒对手。
这其中有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邓亚萍自己能够体会,因为要全心全意的放在训练上,所以邓亚萍的学业被耽误了,哪怕出国这么多次,她却连最基础的英文字母都说不全。
1997年,邓亚萍的身体负荷已经进入极限,经过检查后,医生警告她说如果在继续训练下去,那么在打完下一个奥运会后,她可能就要坐轮椅了。
于是这一年,她退出了带给她多次辉煌和荣耀的赛场,但是她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下来,她开始投入到学习中去,去弥补这么多年来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能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祖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英语成了她的绊脚石,在来到清华大学后,邓亚萍看着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学生,心里面再次充满了青春热血的感觉,但刚开始,英语就给了她“下马威”。
“你英语水平怎么样?会简单的读写吗?”简单了解过她学习情况的老师,细心的询问着她。
邓亚萍拿起本子在上面将自己所能想到的大小写的英语字母都写了出来,结果很尴尬,连字母都没有写全。
于是邓亚萍就进入刻苦学习英语的阶段,熬夜看书成了常态,普通人想要获得知识,简单的学习是很难将内容全部塞入大脑的,只有反复的练习复习。
英语的海洋对于基础薄弱的邓亚萍来讲很难,但她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少年时的她将这股劲用到了打乒乓球上,她获得了成功,现在她将这股劲用到了学英语上,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学习,跟着练习发音。
最好的学英语的办法就是在一个全是说英文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更能让人快速的接受,因此学校专门和国外的机构联系,将邓亚萍送到了剑桥大学,那里有更顶级的老师和教学环境。
来到国外的邓亚萍克服了生活中的障碍,努力的让自己的英语水平快速进步。不久后,在国际奥委会的会议上,邓亚萍被点名上台发言,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国际上各个国家的人,用英语交流的居多。
大家本以为她会用中文发表讲话,谁知她张口就是流利的英文,虽然发言的时间不是特别长,但是她全都用英文说了下来。
当时的主席萨马兰奇很欣赏邓亚萍,知道她原本的英语水平情况,看到她居然用流利的英文发言,眼神惊讶,笑容满面,在她结束发言后,主动站起来赞扬了她的学习情况。
听到邓亚萍仅仅学习了三个月的英语后,现场的其他人都惊讶的为她鼓掌欢呼,很多人学习三个月可能开口都不流利,但邓亚萍却已经能直接在台上自信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水平实在是让人佩服。
在剑桥强化学习后,邓亚萍又继续来到清华读书,偶然之下,她又得到去诺丁汉大学进修的机会,她在这里拿到了硕士学位,她并没有就此停止脚步,在身边人的劝说下,义无反顾的再次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土地经济学博士生。
这对她来说是个新的专业,但是靠着一腔热血和努力,五年后她成功的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的她家庭学业双丰收,这种不断挑战自己,从头开始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参考来源:邓亚萍.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