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生业态,微短剧正成为网络视听领域新的热点。今年,“网络微短剧”首次被写入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四川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布局,推动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建议把发展微短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内容纳入‘十五五’规划,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经验做法,设立四川微短剧精品创作引导资金或产业基金。”省政协委员,成都传媒集团董事长,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母涛对这一新业态的发展提出建议。



▲ 首届“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上,成都传媒集团董事长,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母涛就“中国西部微短剧产业基地”项目进行推介。

发展微短剧
四川有基础有优势

微短剧是继网络影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之后,被国家广电总局认可的第四种网络影视作品形态,已迅速成为文化产业的新风口新赛道。

2025年新年伊始,成都因为微短剧再次成为焦点。1月7日,首届“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简称繁星盛典)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集聚头部企业、影视大咖等上千家产业主体,发布权威成果,推荐典范案例,激励卓越贡献,搭建高端平台,打造微短剧行业年度高光时刻。与此同时,成都传媒集团和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宣布了“1+3+N”微短剧产业布局计划。



▲ 1月7日,首届“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系列活动在成都成华区东郊记忆拉开帷幕。

据ataEye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国市场规模约504亿元,首次超过425亿元的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将超过1000亿元。“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让微短剧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匹‘黑马’。”母涛说。他以反映乐山美食文化的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为例——该短剧上线一个月播放量就达1.9亿次,2024年“五一”期间乐山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了45.5%,一部短剧就带火了一座城。

“四川发展微短剧产业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母涛以一组数据细数了这些资源优势,“四川拥有305.7万余处文化资源和24.5万余处旅游资源,仅成都影视类企业就近2000家,从业人员总数已达10万以上。此外,北京文投剧制、博纳影业、光线传媒等头部企业在川落户,产业基础稳固,人才储备充实。”

“发展微短剧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母涛表示。针对四川如何让微短剧跑出长赛道?母涛建议,从政策支持、价值引领、发展载体、品牌塑造上布局,抢滩这一蓝海。

母涛认为,要加大政策支持,除了把发展微短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内容纳入“十五五”规划,设立四川微短剧精品创作引导资金或产业基金,建议还要引进和培育制片、编剧、导演、剪辑等优秀微短剧人才,将符合条件的人才纳入“天府万人计划”相关政策支持范围,吸引微短剧行业高层次人才来川创业。

如何让微短剧走得更长远?
精品化、规范化才是正确的“流量密码”

客观来看,当随时随地“刷一刷”“看一看”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一些良莠不齐的短剧也掺杂其中,低俗、优化的内容混淆了视听、影响了观感。
如何让微短剧走得更长远?“精品化、规范化才是正确的‘流量密码’。”母涛表示,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我省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有关规定和细则,把微短剧纳入互联网内容生产传播监管体系,建设微短剧内容审核中心,引导创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实现价值导向与市场效应的双向奔赴。此外,他还建议,引导微短剧企业加强自身约束,探索跨平台联合管理模式,高效协同处置侵权盗版行为,理顺版权授权使用机制,培育良好的版权文化氛围。



▲ 1月7日,四场主题各异的“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平行会议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拉开序幕。

其次,在产业链条上,建议推动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等微短剧相关的新型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影视基地等产业载体。在川设立微短剧产业发展联盟,搭建微短剧内容策划生产传播、周边产业开发、游戏开发等产业链条,完善微短剧产业体系。在他看来,可以引导本土微短剧企业参与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促进微短剧与文旅开发等实体经济相互赋能,将流量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

加快打造四川微短剧品牌,也是母涛关注的发展重点。他建议,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推出互动剧、游戏剧等新形态产品,力争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加快打造四川微短剧品牌。积极参与微短剧有关标准制定、微短剧传播与应用评测体系“繁星指数”的推广应用,联合开展微短剧平台打造、指数发布、榜单评选,推动全国资源向四川集聚。推动本土微短剧企业与海外剧场平台企业合作开展创作和出口,放大国际传播声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霞 图据 本报资料图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文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