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洋相,原本指的是国人在海外,由于文化差异很难入乡随俗,从而闹出的笑话。

反过来老外想要融入我国习俗,他们出的洋相可更是大大方方。

这跟西方人的性格有关。

热衷表达情感,高度自信,忽略集体的负面看法,让他们在互联网上大出洋相。

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话在这会儿就显得不那么正确了。

你不尴尬,别人收获了笑话。其乐融融,壮哉中华。




随着洋人大量涌入国内平台,出洋相的信息推陈出新,我们乐此不疲。

相信你已经看过了不少,但绝不会厌恶。除了那些老一套吃里扒外刻意献媚的商业之举。

自然流露的水土不服才是人们爱看的东西,真诚才是必杀技。



洋人出洋相,首先集中在机翻。

互联网拉进了不同国家人民的距离,机器翻译是最大工具。

虽然人工智障,但这是生活,又不是去开会。露怯反而彰显了机器背后人的鲜活。

老外不知道自己犯了忌讳,我们也只会觉得他们错得可爱。何乐不为。



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思考。

想要交流,首先得使用对方能懂的语言。使用语言,首先得开口。那就得厚脸皮,不怕出错。

担忧出错,搞得邯郸学步,反而越发内耗封闭,越不敢迈出去。

洋人给了我们很好的错误示范。说错也没什么了不起,反而显得蛮有个性,有些俏皮。



学习一门语言,通俗,流行的东西最好入手。所以脏话、网络语总是学得很快。因为饱满的情绪是认知和传播的最佳土壤。

想象下自己是老外,听着语气带感,被怼的人一脸懵,这话就更具备很强的功能性,你想立马学起来。

标不标准不重要,情绪得拿捏到位。喜怒哀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哪怕嘴里跟含了个汤圆和不圆,你也觉得自己相当slay。



语言中的多重含义,也能微妙地双关出异国风情。

对辣椒粉上瘾的老外,用一种美式的表达方式去赞美,这普通的辣椒粉摇身一变有了违禁的迷人气息


其实用自己习惯的理解去表达,也不算错。

哪怕没有正确本地化,我们也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交流就是这样,多点容错,互相理解。反而能让双方的关系热络起来。



迈过了语言的障碍,交流就得靠玩到一起。

前面提到通俗、流行的东西最好入手,是因为传播具有普世性。

网络神曲、梗图、流行语,让人烦正是因为它太洗脑直白无内涵。

换句话说,它垂直啊,打破了文化壁垒,是个老外都能受到感染。



很多国人看不上的《科目三》《我姓石》竟然在国外大火。

社会摇早就被我们玩腻了,对老外来说可是新鲜事。

这就好比摇滚乐总能引领一批批我国的亚逼。你觉得自己20岁听个枪花摇滚得不行独孤求败。但在老外眼中,这是爷爷辈听的老掉牙的东西,你这嚷嚷个什么劲简直滑稽。

很多我们自己看不上的东西放到国外刚好牛逼。不是外国人见识短,这是信息差,异国文化滤镜,换位思考也是同样的道理。



西方人热情奔放,闻鸡起舞,自然敢于表现。

海底捞生日活动对我们来说有点社死,对这批老外正好有地方施展个性。

洋相不怕出,就怕没人看。



国产历史、仙侠剧走红国际也是这个道理。

有多少老外通过这些剧了解的中国文化,并用拙劣的玩法去模仿、靠近。



一旦有机会尝试古装,哪顾得上正不正统,地不地道,可不可笑。

玩起来就是最好的交流。




原教旨主义反对一切文化延伸,死守着一亩三分地耕耘,苦大仇深。

然而快乐才会传染。洋人不怕出洋相,我们也得有放开给让他们出洋相的机会。

双赢,等于赢两次。



伪善的人巧言令色,豆腐心的人刀子嘴。如何分辨玩笑还是冒犯,其背后的情感色彩才是关键。

开不起玩笑是因为对彼此的关系缺乏信任,而能够玩到一起,正是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大家都不是坏人。



老外热衷于出洋相,我们爱看老外出洋相,没有谁瞧不起谁,大家都获得了快乐。

这是个好的开始,就像这句歌词:快乐会传染,请你慷慨,come on!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