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统一开启预售后的第24个小时,《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预售票房破1亿。
毫无疑问,这一战绩无论放在2025年春节档,还是整个中国影史上,都足以令市场侧目,预售开启45分钟票房破1000万、一个半小时破2000万、两个半小时破3000万......24小时破亿,截止发稿,《射雕》正在持续刷新着中国影史预售票房纪录。
与此同时,2025年春节档也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票房最快破2亿纪录,其中《射雕》以不到20%的排片占比贡献了将近一半的票房占比,上座率超过了20%,持续领跑春节档。
当外界还在唱衰《射雕》是“粉丝电影”时,肖战粉丝不语,只一味买票。
不能否认,“流量明星”肖战主演确实让《射雕》受到了一些争议,在大众的刻板印象中,“流量”和“品质”似乎是背道而驰的两个词,影片也早早被划定为“粉丝电影”甚至是“流量烂片”。
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在于,在《射雕》仅仅只有两支长预告的情况下,预售票房的90%及以上或许都来自于主演肖战本人的粉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肖战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影片的票房保障。
依靠流量效应为电影提振,这一诞生于内娱流量时代的奇观,在流量时代终结之后,似乎又重新回到了电影市场。在电影票仓持续下滑的市场环境之下,能够扛起上千万甚至是上亿票房的流量明星,正在被重新看见。
流量烂片时代的消亡
“流量电影”这一概念是伴随着内娱流量时代诞生的。
2014年前后,TFBOYS与EXO“归国四子”的爆红推动内娱真正进入了流量时代,紧接着偶像出身的鹿晗与同队队友,以及靠影视剧大爆的李易峰、杨洋,组成了初代“四大顶流”。当然现在塌房的塌房、被禁的被禁,只剩下杨洋还活跃在娱乐圈。
流量明星拥有的庞大且具有集体精神的粉丝群体,会愿意为了偶像持续性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等一切资源,热火朝天的粉丝经济让电影市场看到了另一种商业模式,即通过“流量”来提升电影的商业价值。
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经过系统表演训练、没有拍戏经验或是演技不够精湛的流量明星受到资本的青睐,获得了大量优质的电影资源。内娱流量时代,“流量”成为了衡量演员商业价值的唯一标准。
2014年6月,尚未与韩国经纪公司解约的鹿晗就接到了电影《重返20岁》的拍摄邀约,导演陈正道曾在采访中坦言因为“贪图”人气而选择由鹿晗饰演男主角“项前进”,第一次拍摄商业电影的他甚至都没有试镜,直接空降男主角。
导演的选择确实达到了想要的效果。2015年《重返20岁》上映期间,鹿晗的粉丝发起了“为鹿晗包下100座城市电影院”活动,甚至创下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包场纪录”,助力影片拿下3.64亿票房。
流量效应为影片提振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2015至2017年这三年间,以鹿晗为代表的流量明星可以说是片约接到手软。
2015年,仅有一部作品的鹿晗参演了张艺谋执导的《长城》、与当红女星杨幂合作了《我是证人》。第二年,他又与梁朝伟、金城武合作了《摆渡人》,主演的大IP《盗墓笔记》同名电影虽然豆瓣评分仅有4.8分,却斩获超10亿票房,拿下2016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包括后来让“流量电影”跌入谷底的《上海堡垒》也是拍摄于2017年。
但与超高的市场回报相反的是影片内容品质持续下滑,鹿晗参演并拥有评分的院线电影共有7部,豆瓣平均分仅为5分,一个没有及格的分数,而他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还是《重返20岁》。
客观来说,一部电影内容质量的高低要受到多方面影响,并不能将影片质量差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流量明星,但“流量电影”造就的“流量+资本”堆砌内容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电影市场的创作逻辑,当内容至上变成了流量至上,制作方开始在内容上“偷懒”,导致“流量电影”成为了烂片聚集地。
重流量而轻内容的后果就是,随着影视行业热钱的离开与流量的陨落,“流量明星”越来越难撬动票房成绩,流量电影呈现出票房口碑双双扑街的惨状,“流量”甚至成为电影市场避之不及的贬义词,导致流量明星的电影资源急速缩水。
初代“四大顶流”中,鹿晗上一部电影还是2017年拍摄、2019年上映的《上海堡垒》,杨洋的上一部电影还是2019年拍摄的《急先锋》,另外两位已消失在内娱先按下不表。同期爆红的流量小生井柏然前一部上映的院线电影还是2019年的《攀登者》,而顶流肖战2019年爆红后,2023年才开始接触到新的电影资源。
流量时代的消亡带走了流量电影,严格来说,带走了为流量明星量身定做的电影,但流量效应并没有完全消失,甚至在2024年呈现出集中回归的趋势。
流量电影正在复苏
2024年,中国电影票仓比上年整体出现下滑,但流量明星主演的部分电影却意外表现不错。
王俊凯在三个月上新的三部新电影,《749局》票房3.75亿、《刺猬》票房1.44亿、《野孩子》票房2.41亿,王源的《孤星计划》拿下1.02亿票房,易烊千玺《小小的我》截至目前票房达到7.26亿,王一博的《维和防暴队》拿下5.11亿票房......
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流量明星加持,这些偏小众文艺的电影最终的票房或许只在千万左右浮动。
以王俊凯主演的三部电影为例,《刺猬》预售票房超过2500万,几乎占到总票房的20%,《野孩子》的预售票房超过了4000万,占到总票房的17%,三部电影的总预售票房超过1亿。而王源的《孤星计划》总票房1.04亿,仅预售票房就超过4000万,占比更是高得可怕。在电影未正式上映,内容口碑尚未发酵的情况下,预售票房基本可以看做是由流量明星及其粉丝撬动的。
而这种流量效应也延续到了2025年春节档,肖战个人的粉丝短短一天的时间就为《射雕》撬动了超1亿的预售票房,成为了近期电影市场持续热议的话题,市场也逐渐关注到流量粉丝在提供票房基础之外,所呈现出的宣发作用。
自《射雕》宣布2025春节档上映之后就呈现出了一种奇观:肖战粉丝在电影宣发方面的积极性看上去甚至比片方还要高。
影片定档之后,肖战粉丝就已经自发展开一系列地推活动,她们大多以地区为单位,在各个城市人流量较大的商场支起摊位,准备一些生活用品或是小礼物送给普通路人,只需要在APP上为《射雕》点一个想看就可以拿到,当天粉丝还会在社媒平台上汇报城市的拉新数据,线下宣发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临近预售,肖战粉丝开始转换宣发重点,动员全体粉丝冲预售,制作预售购票流程发放给普通粉丝,锁座位、抢排片,整理的井井有条,大部分粉丝并不是业内人士,需要有大粉来带领动员。
在预售正式开启之后,粉丝除了花真金白银买票之外,在《射雕》首日排片占比较少的情况下,挨个给影院打电话要求增加排片场次,且强调要黄金档,由于女性粉丝的反馈大多得不到工作人员的重视,她们甚至动员家中的男性成员参与。
无论是地推、锁座位还是抢排片,其实都是片方、发行方的工作,却被肖战粉丝包揽,流量明星粉丝群体的凝聚力和集体精神进一步得到体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确实从宣发层面拉动了媒体热度、社媒讨论度以及市场关注度的持续提升。
通过这场预售大战,电影市场再一次看到了流量效应,在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之下,能够撑起上亿票房以及宣发的流量粉丝,或许会重新成为“香饽饽”,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射雕》会成为电影市场重回流量烂片时代的标志吗?
事实上,流量烂片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热钱大量涌入影视行业加速了电影项目的开发,电影资源增多,流量演员能够获得的机会就更多。
但热钱退场、行业寒冬之下,电影行业正在遭遇缺钱的困境,影片投拍数量大幅下降,投资方自然会更加谨慎,不敢将资源堆在不够稳定的流量明星身上。
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尽管2024年上映了不少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但除了《749局》是电影热钱时代的产物之外,《刺猬》《野孩子》《孤星计划》其实都是比较小众的题材和内容,头部大制作电影已经很少会启用流量演员担任主演。
《射雕》是一个例外,是近几年少有的由流量演员主演的头部大制作,但中影董事长傅若清也透露过选择肖战是因为他的年轻和外形适合角色,更何况影片还有徐克坐镇,并不是传统的为流量明星量身打造的流量电影。
其实电影市场似乎已经找到了与“流量”互惠互利的合作放松,即用流量明星镶边,《第二十条》中的赵丽颖、《飞驰人生2》中的范丞丞,片方需要流量效应为电影打下一个不错的开局,而流量演员需要好的电影作品来“提咖”。
但这种模式能够保持多久,流量粉丝又是否会愿意为了一个镶边角色买单,如何让品质内容和流量有机结合,值得电影行业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