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再点右上角“…”设为★哦
昨天下午回公司,收到一盒来自中东的礼物,一脸疑惑的打开盒子,看到卡片才发现是留学生小C。
他是我们的铁杆读者之一,几年前在舅舅的介绍下开始看我们的文章,自己看了很喜欢又介绍给妹妹。
他说舅舅事业发展的很好,也关心小辈的成长,他介绍的人肯定没错,这里也谢谢小C舅舅的支持,希望这一篇您能看到。
去年夏天小C来新加坡参加国大的暑期课程,特意登门拜访,我们在楼下的星爸爸里谈了将近仨小时,那空调冷的仿佛不要钱,但聊天却很热火。
他接下来会去迪拜的某间大学做交换,因为本身是学小语种的,毕业后计划去英美读研,所以有些问题想当面讨教。
印象中我给他提了几条建议:
01
第一,不要虚度在海外的这段时光,我见过很多留学生or在海外短居的人喜跑网上吐槽,说哪里哪里有多不好,食物有多难吃,生活有多无聊。
其实没必要,因为这段经历在你漫长的人生中只占那么一小段,当时觉得很痛苦,可能很多年后再回过头去看,异国他乡你一个人在那边,哇,跟做梦一样,再也回不去了。
因为它的不可复制,所以一定要趁机多出去走走看看,假期尽量安排的丰富多彩些,很多事情你年轻的时候不去做,等老的时候,已经没有勇气和那个心境了,于是乎这事就成了永恒的遗憾。
你不觉得吗?人生中的很多难忘瞬间,基本上都停留在年轻的时候,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年少最宝贵的东西,所谓穷游,富游都不如少年游。
02
第二,好好读书但不要读死书,尤其是学文科商科什么的,所有人都默认学这些不好找工作,那你就早做打算,让工作先找你。
我记得我那个时候想的很清楚,用文凭去换工作,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是有上限的,三千块就是三千块,不可能涨到三十万。
但如果我把学校当成是四处跑的跳板,待伦敦就看看伦敦有没有什么商业机会,待纽约就看看纽约都是什么人在赚大钱,那收入就没有上限了,没准一个风口来了,就把我刮上天了不是嘛。
当然七七八八还聊了很多其他的,我以为他就是姑且那么一听,没想到全记下来了,还在贺卡里跟我汇报。
说利用业余时间真的去找活干,还挣了不少零花钱,然后告诉我一句深表认同的话:国外的钱果然比国内的好赚,哈哈。
这是真心话,但前提是你得先走出来看世界,如果是换个国家上网那也白瞎。
多出去走,见的越多,对内心的冲击震动就越大,人生观也会变得不一样,日后也就越不容易固化在单一狭隘的认知里。
我为什么会这么讲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家长来问我孩子读什么专业将来能好找工作。
我会告诉他,能不能找到工作取决于经济大环境和供求关系,和学什么专业关系其实不太大,很多人学的A专业,但干了一辈子B的活。
但你要说孩子学什么专业将来路宽一些,除了计算机,那就是金融和经济。
家长一听说不不不,学计算机干的活会被AI所代替,学金融更不行,因为我们家里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将来没法给安排工作,连当银行柜员都挤不进去。
你看到没?学金融=需要有关系=毕业了做柜员,就是这位家长脑子里焊死了的单一狭隘的认知,固化到我全身上下都是嘴也不知道咋解释。
但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家底可以,本身也够聪明,本科在海外读的是数学或者是经济学,研究生念个金融或是MBA(可以不用一口气念完,本科毕业工作几年后再进修也行)。
在读书期间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多结识不同的人,十个这样的孩子有九个未来混的风生水起,还剩的那个要么是情商不够,要么是性格有问题。
这是真的,这样的教育背景,只要他愿意留在国外,情商智商在线,就没有混的不好的。
我认识的一个浙江大佬,父亲是开小厂子的,没念过什么书,他的本科是在美国东部一个很古老的大学读的,念的数学,又辅修的金融,在校期间参加了他们学校的兄弟会,毕业后去了纽约的投行。
现在在新加坡的金融圈混的风生水起,约等于东南亚版的沈男鹏吧,手上掌管着上百亿资金。
老外觉得他受过西方教育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但是又了解中国,是很老练的中国人,可以拿着他们的钱去投资东方。
而中国人又觉得你在老外圈子里吃的那么开,又是自己国家的人,那就委托你跟洋人打交道吧,于是乎就两头吃红利。
哪怕是混的不如他的那些学金融或者经济的孩子,只要学校还过的去,能讲流利英文,找到了工作,即便是家里没背景也不缺客户,为什么呢?
因为这几年出来的国内有钱人特别多,他需要会讲中文、了解中国人痛点的客户经理。
这个时候,你只要比印度人长得白一点,可能都攀上关系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但这些场景,国内的家长是想象不出来的,他们能做的就是紧紧的抓住孩子,一会给他计划这条路,一会是那条路,焦虑到不行。
服务的孩子越多我就越发现,教育是个伪命题,父母就是孩子的翻版,你现在啥样,他将来大概率就是啥样。
那些动不动就内耗、迷茫,情绪不稳、发展的也不好的孩子,大概率都有个以下规律的家长:
1.话多,特别多,开口就是唠叨,还喜欢和别人比较;
2.对自己没什么要求,但对孩子要求特别高,自己看书就头大,但希望孩子是学霸;
3.控制欲强,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处处要求听自己的;
4.觉得对孩子花钱就是尽了责任,很少陪伴和沟通,有那个时间宁肯自己歇着或是刷手机;
5.认知很肤浅,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字看不下去,信息来源全靠短视频,信息都是二三四五手,还动不动就是“谁谁说”。
这些特征和学历、财富都没关系,家长这样子了,就别指望孩子以后能有什么好的人生,为什么呢?
因为前一篇文章(链接:)里讲过,这个社会的教育是培养流水线的螺丝钉。
而这样的父母就是流水线上忠实的监工,你能指望孩子跳出来做个厂长或者车间主任么?不能的。
接下来很快就是假期,真心劝大家多出去走走,顺便多交交朋友,如果是想以后赚钱的,那更要这么做。
多结识一些生意场上的朋友,特别是在一个行业里深耕十几年了还在做的那些人。
这些人的思维认知、为人处世都不会太差,而且格局大,和他们常聚聚、聊聊天,资源和机会说不定就聊出来了,从而让你走向一条以前根本没想过的路。
至于突然暴富的那些就不要学了,你学不会的,学了也可能废了。
交朋友要交上进的、比你强的,尤其是在你弱项上特别强的朋友,要远离那些消耗型的朋友。
还有就是你过得比他好,他嫉妒你,你赚的比他多,他阴阳你的,也不能来往了,你的能量和磁场会被消耗的,犯不着。
最后就是利用假期多看看书,提升认知,如果不知道自己接下来想要什么,想干什么,那就是先去读书和搞钱,总不会错的,当然最好是看看搞钱方面的书。
我以前就说过,想搞钱的大前提是你得喜欢钱,在乎钱,愿意去珍惜它,而不是乱花。
当然咯,财富的积累往往是从思维的转变开始的,你脑子没有跟上,大风刮来了钱也没用,它还会刮走的。
如果不知道选啥搞钱类的书,不如就订阅伢大富的搞钱经2025版——《搞钱上瘾,发财至上》。
一共也就12节专题,促销价99元,找个悠闲的下午,泡杯咖啡一会儿就能读完,读完如果觉得感想多多,欢迎发反馈给我,赠送5元新年红包。
这是我们目前为止付费阅读的最低价,但我保证内容非常有颠覆性,对人性和社会运转的逻辑讲的都非常透。
而且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它无法公开出版,因为内容相当厚黑,但没办法,搞钱先搞脑,把那些陈旧的东西都洗掉,洗掉再装入新的,才能让钱追着你跑。
购买方式是扫码加好友,备注暗号:搞钱,99元红包即可拿到,啥也不说了,新的一年一块儿搞钱吧。
找到伢伢哦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伢伢复盘原创,
转载请联系伢伢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