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蒸汽眼罩在使用“便利”的背后,也隐藏着各种看不见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的发热类产品,无论是对温度特性指标的把控,还是对材质安全的保障,都可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埋雷”。


△图片来源网络

蒸汽眼罩作为近年来“网红”的一次性自发热产品,通过接触空气中的氧气释放热量,达到缓解眼部疲劳的作用。因其直接接触眼部,材质和温度的安全质量问题更值得被广大消费者所认知。

CCTV《每周质量报告》曾针对蒸汽眼罩进行专题报道,专家科普称:一次性蒸汽眼罩的时间太长、或温度太高,容易引起眼睛结膜炎症和低温烫伤的风险。

蒸汽眼罩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较短,企业在生产时主要参考国际共识和团体标准指导。这也给了一些无良厂家“钻空子”的机会,其中甚至有一些国内知名品牌,为了降低成本不惜采用劣质原材料,以次充好,并无视发热性能的硬性指标,视消费者健康安全于无睹,导致蒸汽眼罩市场仍处于良莠不齐的起步阶段。



CCTV《每周质量报告》节目公布了23年7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蒸汽眼罩质量的抽检结果。结果显示:采集的60批样品中,蒸汽眼罩温度特性指标不符合率达56.7%,其中,所有34批次温度特性不符合样品均为“粉末型发热体填充物”。



蒸汽眼罩等自发热产品通常依赖铁粉、活性炭等化学材料产生热量,如果这些原料的纯度不够或未经过严格处理,可能导致过敏、刺激甚至毒性问题,且会使发热性能超标,引发前述的结膜炎、低温烫伤等问题。

无纺布是蒸汽眼罩的主要覆盖材料,如厂家采用劣质无纺布,可能存在荧光剂、甲醛、重金属、微生物超标等安全隐患,另外,如厂家拼接工艺不佳,更容易出现填充物泄露,导致磨损眼部的重大安全隐患。

消费者如何判断

购买的蒸汽眼罩是否合规?

1

走出误区,认清温度时长的核心指标

误区1:温度越高越好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称:干眼专家共识认为MGD(睑板腺功能障碍)软化温度需要≥40℃,研究表明,“皮肤温度”低于45℃才不易造成烫伤,结合疼痛阈值研究,有效热敷,是将“眼睑温度”加热到43℃左右。【注1】

合规的蒸汽眼罩,应该在控温上有过硬的技术,合理的发热温度及发热时长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热敷的同时,杜绝低温烫伤风险。【注2】

误区2:发热时间越长越好

《生命时报》曾指出15-20分钟是国际眼科专家公认的热敷时长。消费者应切记,热敷时勿贪图时间,发热时间过长,会伤害局部眼睑皮肤,还可能引起眼部疼痛不适、流泪多等问题。



蒸汽眼罩在使用方法和安全警示方面应提示消费者热敷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防止消费者在入睡后仍处于热敷状态。

2

谨防材质安全隐患,核实产品检测报告

消费者在购买前确保具备蒸汽眼罩具有权威机构的认证和温控测试合格报告,并关注内置的发热体填充物是否稳定均匀。

建议消费者科学选购,避免价格过低的产品,将眼睛的安全健康摆在第一位。

【注1】这里指的是,通过热敷将眼睑温度加热至43℃,并不是指的产品温度。

【注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11月发布了FZ/T08007-2024一次性蒸汽眼罩行业标准,并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结合43℃的眼睑温度,以及不同人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热敷时长在20分钟以内的话,建议参考该规定,为了达到有效的热敷,产品最高温度应小于50℃,但同时要注意产品的发热时长。

供稿 | 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

编辑 | 市消保委日化专业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