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集成的枢纽设计,不仅让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转换的步行距离极大缩短,也让铁路、民航与城市交通实现多维度的衔接与融合。图为武汉天河站远景。
手提年货礼盒,迈着轻快的步伐,孩子则拿着印有年画图案的玩具一蹦一跳地跟在身后……自1月14日春运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机场和汽车站都热闹了起来,人们带着一年的期待和收获,陆续踏上春节返乡的旅途。
“铁路作为春运的主力军,将再次肩负起保障旅客平安、便捷出行的重任。”出行行业独立分析师徐宏对记者说,“今年春运,铁路客运量有望突破5.1亿人次,规模在去年历史峰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朝阳站和北京南站,尽管人流量很大,但在两个火车站的进站口、安检口和闸机处,人们都在井然有序地排队候车。北京南站北广场的“温暖回家路”红毯让旅客眼前一亮,站台内“回家的路,就是最美的风景”招牌画给归乡的路再添幸福。
曾几何时,为了能够和家人团聚,数亿国人需要在春运拥挤的火车站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迁徙。如今,随着高铁网和现代化铁路网的发展完善,随着客座能力和售票方式的显著优化提升,“从容、体面、高效”的铁路出行已经成为了春运期间的常态。
“近些年,一大批铁路客站在设计方面融入‘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新时代客站建设理念,通过不同形式的进站模式,推动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融合,同样大大改善了出行质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总建筑师黄波对记者说。
黄波介绍,过去国内大部分火车站的进站模式为“等候式进站”,即旅客需要提前候车;国外火车站则是“通过式”火车,即“即到即走”。这两种方式都在候车、进站、上车等方面存在效率低、易拥堵、难管理等问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出行需求,国内的建筑设计团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深耕,创新性地推出了一批全新的站房设计和多元化的进站方式,在提升旅客进站候车效率的同时,兼顾经济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以广州白云站为例,它创新性地设计出‘四角进站、同层换乘’客流组织模式,配合交通规划四角交通场站的布局,在进站层四角设置广厅,衔接4个方向的城市客流,形成与铁路‘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对应的‘上落下接’的布置模式,实现了‘交通设施零距离、无缝换乘’的要求,增强了场站综合体的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效率。”黄波介绍说。
“中部进站”模式同样是近年来高铁车站的一大创新。记者了解到,车站中部往往与城市核心交通脉络紧密相连,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转乘而来,还是被家人朋友开车送到附近,都能以最快速度抵达中部的进站口。
杭州西站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标志性的云谷空间,从地下地铁空间直观看到列车通行站台层与候车层,高耸直达的大扶梯使得旅客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方位,减少因方向迷失产生焦虑,真正实现了所观即所达的乘车体验。
众所周知,高度集成的枢纽设计,极大缩短了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转换的步行距离。“以往从高铁站到地铁站可能需要花费20至30分钟,如今通过一体化区域设计,旅客在5至10分钟内即可完成换乘,甚至可以直接与机场便捷换乘,大大缩短换乘时间。”黄波补充说。
武汉天河站南侧就利用城市会客厅构建慢行系统连接湖区,中部置入“光谷”,打造站场线上线下换乘系统。北侧远期建设空铁换乘核心,旅客可在候车厅办理值机,经捷运系统快捷换乘。一体化的空间设计使武汉天河站与城市交通实现多维度的衔接与融合。
深圳西丽站则按照“枢纽即城市”的原则,打破传统高铁车站与城市枢纽配套设施的“红线”界限,构建“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立体慢行网络,依据“多进多出”的组织原则,融合智能清晰的动线引导,实现不同交通工具间的快速换乘。
事实上,除了上述3种新的进站方式外,“端部进站”“腰部进站”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铁路出行的效率。
在徐宏看来,随着越来越多便捷的路径、规划明晰的空间设计和智能化的流线引导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火车站中,“换乘与进站”不再是奔波的节点。而是温暖的延续,它们将与返乡的人们共同勾勒出一幅“秩序井然、服务高效、年味浓郁”的2025铁路春运图景。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