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23日
第 05 版)
又是一年春运进行时。今年预计将有90亿人次跨区域流动,出行总量及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本期大家谈选刊3篇来稿,共话出行路上的变化和期待。
——编 者
“微更新”里有商机
湖北武汉 周运华
出门在外,容易被小细节打动。比如在候车大厅,母婴室里尿布台、温奶器、婴儿床等设施齐备,让带娃出行的妈妈少了几分手忙脚乱;儿童游乐区、安静休息区等功能分区愈发常见,让孩子能尽情玩耍、偏好安静的旅客不被打扰。
从候车到乘车,从购票到餐饮,“微更新”桩桩件件瞄准乘客日益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出行需求,点点滴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推动出行体验显著改善,让许多踏上旅途的人倍感温暖。
“微更新”里也有大市场。比如在列车上,既有充足的餐车供应,也能预订地方特色小吃,一份好饭,打通冷链、热链,既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味蕾需求,也培育了铁路与地方的餐饮市场。春运客流量大,挑战大,机遇也多。始终坚持“乘客视角”,把便民措施落得更实一点,把细节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就能实现多赢。
科技护航路更畅
辽宁沈阳 宋 波
过去,春运抢票堪比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比拼,多少人盯着屏幕、手指飞舞,依然“一票难求”。不久前,国铁集团推出学生和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重点群体旅客购票更便利、成功率也更高。除此之外,部分地区还试点“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优化购票环节、主动靠前服务,在回应民之所需的同时,也有利于铁路部门提前掌握部分出行需求的时间、线路分布,据此合理布局运力、精准开展调控。
近年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挖潜服务,新基建、新装备、新技术可以提供新助力。比如,琼州海峡等渡口利用大数据预测车客流量,合理安排船舶发班间隔,让过海更顺畅,减少旅客等待时间;哈尔滨机场在航站楼设置网约车旅客休息区和网约车信息告示屏,自己约的车到没到,一目了然。
春运是人员流动规模最大、出行最为集中的时期,发挥科技的支撑保障作用,提升服务的温度、管理的精度,能让出行更安全、更顺畅、更从容。
同题共答求优解
四川南充 钟 于
安全是交通运输行业永恒的主题,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春运期间,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和旅游流等几大客流叠加,高峰时段路网承压较重,保安全、保畅通是一道难度大但必须答好的考题。
同题共答,将“平安”挺在前面,思路、机制、方式、举措都可以创新起来,人防、技防、物防等多种手段都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安徽近日升级了数字出行服务平台“皖美高速大脑”,并将其接入了“部省站三级实时调度系统”,一网统管、系统集成,能帮助道路管理者更加及时高效地应对处理恶劣天气预警、突发事件等。坚持底线思维,激发“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加注重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聚焦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做好风险隐患排查、防范,安全保障网就能织得更牢更密。
春运安全这张“考卷”的“答题者”,不仅是相关服务部门,也包括每一位出行人。特别是自驾出行,必须防范疲劳驾驶等情况。守法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才能共同擦亮春运的平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