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23日
第 12 版)
朱雪冰
梅莉
邹永安
王红瑞
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
奚钟宁
王久立
受访者照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花馍送祝福
■ 朱雪冰 山西运城
在运城市闻喜县有句俗话“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但凡家里有喜事,都要蒸花馍、做花馍。闻喜花馍历史悠久,闻喜县也被誉为“花馍之乡”。
从有记忆时起,我就跟着奶奶和妈妈学做花馍,奶奶和妈妈做花馍都做得特别好,她们做的时候,我就拿个面团在旁边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农村过年走亲戚,都要赠送花馍。我学东西比较快,五六岁时就能和奶奶、妈妈一起做出来能送人的花馍了,记得那时我母亲逢人便说:“你看这是我姑娘做的花馍,多好啊!”
想做出好看又好吃的花馍,要经过揉、捏、剪、修、粘、缀等多道工序。第一步就是和面。为了保证花馍的观赏性,我们选择旱地里的头道面粉,和出来的面既筋道强劲,软硬适中,表面又光滑柔韧。第二步就纯靠手工捏制,让花馍成型,这一步最关键,是制作者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脑子里要有一个基本的模样,没有任何图纸,相当于民间美术和美食的融合。所以平时要善于观察,比如要做一朵花,生活中就要注意观察,花瓣是圆是尖?花蕊的形状是长还是短……
厨师讲究刀功,而做花馍的基本功在于“剪功”。手捏出形状后,要搭配上“剪功”,花馍才能栩栩如生。做孔雀、凤凰等花馍,每一片羽毛都要极其精细且均匀地剪出来,就像机器压制出来的一样,看上去就心旷神怡,养心又养眼,这十分考验做花馍的功底。接下来经过半小时的醒发,上锅蒸四十分钟,放凉后,再用可食用颜料上色。要做一个像样的花馍,细究起来需要100多道小工序,全靠手工揉捏而成,至少4到5天才能做好。
蛇年春节快要到了,省内外的订单多得做不过来。每天忙到深夜一两点,但我并不觉得累。我想把亲手制作的闻喜花馍,变成传达喜悦的载体,为全国各地的人们带去来自闻喜县的祝福。
(本报记者 马睿姗采访整理)
鱼圆承亲情
■ 梅莉 浙江德清
从我懂事起,春节做鱼圆的习俗,不仅增添了我家过节的喜庆氛围,也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情感。
父亲说,做鱼圆是从祖辈的手里传下来的。我小时候,除夕当天,做鱼圆是我们家的大事,也是最让我开心的好事。我围着灶台,双眼盯着父母手上功夫,看他们除鱼皮、理鱼骨、剔鱼刺、碎鱼肉,直到鱼圆落锅煮熟捞起,我第一个吃上香喷喷、鲜脆脆的鱼圆,顿觉十分幸福。
长大后慢慢知道,春节为什么要做鱼圆。原来,家乡湖州市德清县是鱼米之乡,渔产丰富是一大特色。至今,我们这里有些地方还有吃鱼汤饭的风俗。还有就是做鱼圆的过程中,隐含着年年有余(鱼)、岁岁平安的寓意,这是不可或缺的过年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其实,做鱼圆是精致活。没有耐心,做不出来这道佳肴。要将洗净的鱼去皮理骨拔刺,把鱼肉一片片削下来,然后在碗中加水放盐抓揉,再用清水清洗,挤掉水分,放在砧板上将鱼肉打碎成泥状,直到鱼泥有黏性。这活很长且累,但在年味浓浓的年夜饭上吃上一口,就什么都忘了。
随着时代进步,现成做好的鱼圆每天都有。但是,父母还是要在春节亲手做鱼圆。他们说,老祖宗留下的过年风俗不能忘。我始终记得父母的训导,每年春节,全家人欢笑着聚在一起做鱼圆,那种团结的氛围,仿佛又回到儿时的岁月。前年,在瑞士住了20多年的好友来我家,吃到这道菜,连说好吃。走时,还详细学习了制作步骤和烹饪要点,要把这道菜带到国外。
临近春节,街道上已经张灯结彩,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对我们家来说,春节更像一个家人团聚、传承文化、祈福未来的重要时刻,而鱼圆,就寄托着我们家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这不,父母和我都已经忙活起来了,这几天购置了不少年货,挑了不少鱼。就期待除夕那天,大家一起做鱼圆!
(本报记者 窦 皓采访整理)
村里舞龙灯
■ 邹永安 江西遂川
春节期间,不少地方都有舞龙灯、猜灯谜的习俗,在我们遂川县珠田镇遐富境自然村,“五龙下海”就是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给父老乡亲特别是在外打拼的村民“露一手”。
舞龙时,焰火会首先点亮整个夜空,在悦耳的敲击乐伴奏下,非遗传承人们将黄、红、蓝、绿、白色5条龙舞得风生水起,每条龙分为5节,由一条长绸连接,外加1只鲤鱼灯、3颗龙珠,28人组成灯队。表演时,每条龙跟着1支乐队,配有2支唢呐、4件打击乐器,表演分为紧密相衔、变化多端的“五龙分水”“二龙戏珠”“高车滴水”“麻雀钻秆笼”等12个主要花节套路。
在敲打乐器伴奏下,只见五龙上下翻飞、左右穿插、有条不紊、快而不乱、气势雄浑、粗犷有力,再现了民间传说里落难的太子只身寻亲、勇斩五蛇的壮烈情景。
表演“五龙下海”的场地较大,氛围很是热闹。一路走村串户,路上如遇其他兄弟村龙灯队,两队“龙珠”要互换灯火舞上一段,以示和睦。
遐富境人不算多,每次表演“五龙下海”,全村人都要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很有年味,像我这样的传承人们普遍年纪大,身体也不太好,但为了传承无怨无悔,甚至放弃一些赚钱机会。
经过薪火相传,2010年,“五龙下海”列入第三批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6月,被指定为江西省唯一代表队,参加全国(广东潮州)舞龙展演,获优秀奖,可谓风头无两。
其实,“五龙下海”这项传统精湛技艺还差点失传。
所幸,政府文化部门对濒于失传的民间艺术,特别是灯彩、戏曲,及时收集整理、复原演绎。1984年,县文化馆将“五龙下海”民间灯彩收录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吉安分卷》中,并举办灯彩制作培训班,邀请老艺人传授制作技术、舞龙技巧和灯彩表演,使凝聚老百姓智慧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朱 磊采访整理)
庙会看泥塑
■ 王红瑞 河南鹤壁
临近年关,第十七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在我的家乡河南浚县开幕了。鹤壁市浚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久前,传承1700年的古庙会被写入了春节申遗文本。来浚县逛庙会,除了观看千年不息的社火表演,泥咕咕也是不得不看。
我叫王红瑞,来自浚县杨玘屯村,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的一名传承人。在我小时候,爷爷、父亲都会趁着农闲,从黄河边取泥制作泥咕咕。泥咕咕是一种泥彩塑,常捏成各种类型的鸟,尾部留有小孔,能吹出“咕咕”的声音。浚县位于黄河古道,留有丰富的黄胶泥。我的爷爷王蓝田、父亲王学锋和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在我小时候,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学捶泥、捏泥玩。当时,春节是我最期盼的节日,在寒假捏好的泥咕咕,会带到县城古庙叫卖。
浚县古庙会集中在农历正月,会期很长、活动多样。在庙会上,手工艺品展销、民间美食、文创集市等随处可见,年味十足。你若来逛庙会,会发现泥咕咕的摊位不在少数。这些摊位虽然不大,但小飞燕、大斑鸠、摇头狮、小花狗等泥玩琳琅满目,不仅小孩子喜欢,还吸引许多外地人光顾。现在还有许多民谣,比方说“上山捎个咕咕鸡儿,回家生子又添孙儿”。
身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在继承父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我和杨玘屯村的同行也在尝试做一些创新。比如,今年是乙巳蛇年,我们推出了一款造型可爱的“巳巳如意”蛇,小蛇的头部被改造成一个如意形状,寓意生活美满。最近,我又参与设计了一个泥咕咕IP形象“咕咕吉儿”,以我们县大运河黎阳仓为主体,加上水纹、火纹、鱼纹等,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
年关将至,我又在浚县古城支起了小摊,引来不少游客的驻足。作为一名民俗手艺人,我会继续传承泥咕咕技艺,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审美的新作品。
(本报记者 张文豪采访整理)
牛舞迎新春
■ 奚钟宁 广西南宁
我今年72岁,是广西南宁市苏圩镇慕村春牛舞的第四代传承人。春牛舞是流行在我们壮族地区的一种民间娱乐表演,也是春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春节,我又要带上我亲手做的牛头,和乡亲们朋友们一道上台表演,为春节添彩。
十几岁时,我就开始下田务农。那时娱乐活动很少,每天饭后傍晚,忙了一天的人们不分老少,聚在篝火旁谈笑风生。有时候还会有一两个人带头,头戴用竹子、木头、帆布制作的牛头,跳一种奇特有趣的舞蹈,他们时而向地面扭动“牛头”,时而摇摆着“牛尾”,模拟着牛的姿态和习性。不仅如此,有时候还会配合着其他农具,在舞蹈中穿插犁田、播种、播种、插秧、挑谷的情景;再后来,妇女们也带手挎茶篮加入进来,配合着“老黄牛”的舞步演绎采茶戏。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属于我们本地的传统舞蹈——春牛舞。
这太有意思了!于是我也加入舞蹈队伍里,和大家一起跳起来。跟着长辈们边听边看边学,从制作牛头,到唱词唱腔,再到舞步动作和舞蹈编排,我一样不落。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在篝火旁翩翩起舞,别提有多快活了!就这样,我从看春牛舞的少年变成了跳春牛舞的带头人。
几十年来,每逢春节,我们春牛舞队都会事先发帖,然后穿着我们传统的壮族服装,拿着煤油灯做的灯笼,热热闹闹地去给村里家家户户拜年。从农历正月初一跳到二月初二,一户不隔、一户不漏,将新春的祝福、过节的喜庆传达给每一个人。有时我们还会接到邻村邀请,到别的村子去表演。
后来我年纪大了,渐渐有些跳不动了,但春牛舞还得传承下去,于是我开始整理老一辈传下来的春牛舞文字教材和剧本,再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汇总了16种春牛舞唱腔。2010年,以苏圩镇为代表的“南宁壮族春牛舞”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报记者 李维俊采访整理)
仡佬族“喂树”
■ 王久立 贵州务川
我今年51岁,是土生土长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我们务川又有“仡佬之源”的说法,因此,春节也遵循着仡佬族的民俗习惯。我们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开始,正月十五结束。
过了腊月,我们便开始迎接新年。从有记忆时起,对春节的感觉是从味蕾中开始,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都会被邀请聚在一起吃“刨汤”,又被称为“杀猪酒”,吃完“刨汤”后便开始灌香肠、熏腊肉,置办各种年货。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一般从除夕早上,一家人就忙开了,杀鸡剖鱼、烧火做饭。开饭前,还要先祭祀祖先、祭祀灶神,燃放鞭炮,庆贺一家人的团圆和除旧迎新,然后才正式吃团圆饭。
“喂树”是我们仡佬族具有特色的春节仪式。人们常说“初一喂饭,果子结起串串;十五喂粑,果子压断枝桠”。在农历正月初一、十五早上,我们会“喂树”,用柴刀或斧在果树的树皮上砍开小口,将饭或粑填在刀口上,祈祷果树来年丰收。
过年最热闹的活动当属“玩龙灯”(舞龙),一般从农历正月初六、初七开始,持续到元宵节。天黑后,我们扛着龙灯,敲锣打鼓,挨家挨户拜年。在“龙宝”的指引下,龙灯钻进村寨各家各户,送去美好的祝福。拜年结束后,村民把鞭炮捆绑在竹竿上,点燃后举到舞动的龙灯中,舞龙的人将“龙”盘旋舞动,左右翻腾。鞭炮声噼里啪啦、火光闪烁,形成一片人龙共舞、老少同欢的热闹场面,气氛十分欢乐。
我们民族常说“三十夜的火,十四夜的亮”。在除夕夜,我们用特大的“疙兜”烧火,一家人围火而坐,象征着团圆。正月十四晚上通宵不熄灯,家里灯火通明,喻意来年的发展辉煌、前途光明。
务川的仡佬春节充满了温馨和欢乐。这些传统习俗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欢迎大家来务川和我们一起过年。
(黄林楠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