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岁末之时,天地交泰,人间迎祥,乃古之传统佳节,名曰“接玉帝”。此日,玉皇大帝亲临下界,巡狩人间,察善恶,定祸福,百姓皆祭之以祈福祉,其历史之深远,文化之丰厚,民风之淳朴,皆令人叹为观止。


昔时,《周易》与《周礼》中已有“腊”之记载,本义为干肉,岁末十二月,因天气适宜风干制作腊味,故有此称。而腊月二十五,更是岁末之重日,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奏报后,玉帝便于此日降临凡尘,审视人间。玉帝者,道教主神之一,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所载,其历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再修行亿劫,终证玉帝,统御诸天,主宰宇宙,权衡三界,统御万灵,实为万天帝王,至尊之神。


是日也,百姓起居言语皆需谨慎,以期表现良好,博取玉帝欢心,降福来年。江南一带,更有“烧田蚕”之俗,人们将绑缚火炬之长竿立于田野,以火焰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丰收,此乃古人对农耕之期盼,对天地之敬畏。而道教宫观,亦于此日举行隆重之接驾大典,恭迎玉帝圣驾,仪式庄严,场面宏大,令人心生敬畏。


且夫腊月二十五,亦乃辞旧迎新之时。百姓家家户户清扫门庭,准备年货,喜庆之气弥漫于大街小巷。此日之习俗,不仅是对玉帝之敬仰,更是对美好生活之向往,对天地自然之敬畏。腊月二十五“接玉帝”,牢记“1吃,2忌,3做”,寓意:纳财纳福。

“1吃”


1:糜粥。即稀粥,是腊月二十五部分地区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它制作简单,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深受人们喜爱。

糜粥的“糜”字,有细腻、柔软之意,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温馨。腊月二十五,正值岁末年初,家家户户忙于准备年货,此时一碗热腾腾的糜粥,不仅暖身暖胃,更寓意着来年家庭和睦、团圆美满。此外,糜粥还象征着节俭与朴素,提醒人们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亦应不忘初心,珍惜粮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忌”


1:忌讳安床。腊月二十五,民间传统中不宜安床,即不宜在这一天安装或移动床铺。此习俗广泛流传于我国多地,被视为不吉之举。

腊月二十五,正值玉皇大帝下界查访人间善恶之时。在古人看来,床铺作为休息与繁衍后代的重要场所,其安置与变动皆需择吉而行。若在此日安床,恐会惊扰玉帝,惹其不悦,进而招致灾祸,影响家庭的安宁与福祉。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风险,人们选择在此日避免安床,以求得家宅平安、子孙兴旺。


2:忌讳讨债。腊月二十五,被视为“天仙下降”“天官赐福”的日子。在古人心中,玉帝下界查访,不仅关注人间的善恶行为,更重视人间的和谐与安宁。若在此日讨债,不仅显得刻薄无情,更易引发争执与冲突,破坏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讨债还被视为一种“煞气”,可能会冲撞到玉帝,进而影响到来年的运势与福报。因此,为了求得玉帝的庇佑与来年的好运,人们选择在此日避免讨债,以和为贵,共庆佳节。

“3做”


1:接玉皇。腊月二十五,民间有接玉皇的习俗。人们会在家中或庙里设立祭台,供奉香烛、鲜花、水果、糕点等供品,虔诚地祭拜玉皇大帝,祈求其赐予来年的福祉与庇佑。

这一习俗源于宋代,当时宋仁宗册封玉皇大帝为“天尊大帝”,并诏令全国各地举行祭祀仪式。此后,这一习俗流传至民间,成为迎接新年、祈求吉祥的重要方式。玉皇大帝在道教中被尊为至高无上的主神,掌管宇宙万物。腊月二十五,人们相信玉皇大帝会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预知来年的祸福。因此,通过接玉皇的仪式,人们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与感恩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2:照田蚕。腊月二十五,农民们会用火把或灯笼照亮自己的田地和桑树,这一习俗被称为“照田蚕”。在照亮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唱歌或说笑话,以增加气氛和乐趣。

照田蚕的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当时,人们认为蚕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冬季给予它们取暖和激励,以期来年有个好收成。腊月二十五,正值冬季农闲时期,人们通过照田蚕的仪式,既表达了对蚕虫的关爱与呵护,也寄托了对来年农业丰收的期盼。


3:磨豆腐。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制作豆腐成为这一天的重要活动。人们会启动石磨,将黄豆磨成豆浆,再经过一系列工序制作成豆腐。豆腐寓意着“多福”,因为它的发音与“多福”相近。

磨豆腐的习俗与农业社会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古代,豆腐是一种便于保存和运输的食品,而且在春节期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不仅是为了准备年货、迎接新年,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豆腐洁白无瑕,象征着纯净和高雅;而“腐”与“福”谐音,则寓意着新年的富贵和希望。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