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参军五十载
雪域浪人
第一节——第三十三节(略)
第三十四节:期盼来场惨烈的恋爱
恋爱是指两个人因为彼此的吸引而产生的情感,在不同的时代对恋爱有着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某些条件和共同爱好而产生的理想、抱负、仰慕;所爱的人彼此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扶,并期盼能够信守承诺。
理想中的恋爱与现实生活中的恋爱,犹如互相平行的两条射线,她们没有办法交融。理想中的恋爱,有极少数能成功,他们为了爱会不受世俗的束缚,可以横跨年龄、种族和信仰的界限,但这种人这种爱凤毛麟角,多数人的爱情都含有“凑合”的成分。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年轻人恋爱,都逃脱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桎梏,基本无法摆脱也无力反抗,就只能凑合。就我们边防军人来说,期盼来场惨烈的恋爱,基本上就是自我想象而已。
我探亲假期间和女朋友和平分手,家里当时是不完全赞同的,他们认为农村家庭,对象身体好,作风正,能操家理物就行了,其他的诸如文化、相貌都不重要。我返部队后,母亲又开始忙活托人介绍儿媳妇,有本村的也有外公社的,有的还寄来了照片,最终都被我婉言回绝了。
父母离异的残酷现实告诉我,婚姻不是儿戏,更不能勉强凑合。自己谈婚成家的时候,自然联想到父母失败的婚姻,她成了自己最好的参照物。
据母亲讲,他们结婚是随着欢庆家乡解放举行的,父亲婚后便参加了土改工作队,因为有些文化,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被政府培养成了干部;从乡镇领导走进了县团委机关,母亲则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兴趣爱好,做事原则,或者说理想、抱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离婚前父亲很少回家,偶尔回家一次就是吵架,随着理念分歧的加深,最后就是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父母离婚时我刚过十岁,在母亲的要求下,继续陪伴在母亲身边。父母离异后都重新组建了自己的新家,父亲与继母生育了三个弟弟,母亲和继父生育了一个妹妹两个弟弟。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讲,我都需要有个自己的家。但为何要回绝呢?从某种情况下来说,那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母亲虽说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但她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种传统的习俗却看得很重,认为不论男女到了适婚年龄,就应当考虑结婚成家,只有成家才能立业,成家不仅能延续“香火”,而且还会沉稳做人。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可以说就是她们那代人追求的荣耀和幸福。
父母离异带给了自己太多的伤痛,上学期间虽说学习成绩相对优良,没有智力障碍,但内心因父母离异带来的伤痛却没有停止过。对一些微小的事情都特别敏感,始终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指指点点。在同学面前始终觉得抬不起头,胆小怕事,说话显得非常拘谨,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家庭不幸带来的思想负担、精神压力和超负荷的劳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艰难度日,可以说是历尽沧桑。贫困的家庭,瘦小的身板,面对婚姻恋爱自然有些不大自信。
是部队这所大学校,教我学会了思考,增加了自信;学会了拼搏,增加了勇敢;学会了求知,懂得了努力;学会了奉献,懂得了珍惜;学会了尊重,懂得了宽容。在婚姻恋爱问题上,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在那个非常封闭和保守的年代,超过适婚年龄取不上媳妇,村居四邻会有事无事的、旁敲侧击的指责当父母的不会为人,对父母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为了让母亲和继父放心,自己给他们写了封长信,重申了探亲离别时向他们表明的态度,即在婚姻问题上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如果自己能提拔为干部,我就给他们找一个自带“粮票”的儿媳妇回去;如果提拔不成,我退伍回到农村时再找。退伍后如果遇到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时机成为单身贵族,也请他们放心,自己决不会埋怨他们。说句大实话,自己亮给父母的态度,除去安慰的成分外,其实就是在下一场赌注,希望在情感世界里能成为赢家。
能否提拔成为干部,从此告别那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需要极大的勇气。赌提拔成为干部,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干部提拔,她必须遵循提拔的规则和和选拔的条件,宁缺无滥是部队选拔干部循守的原则标准。部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除了张三李四还有王二麻子。你表现再好,错过某些限制性条件,组织放弃对你的提拔,你个人又能如何?能否成为赢家真没有十全的把握。要成为赢家就必须要端正态度,那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众多不确定因素面前,沉着面对,砥砺前行。
同乡战友是这场赌博的热情支持者、围观者和建言献策者,那时团直司政后机关都有同期入伍的老乡,比如军务参谋段光晨,宣传干事张松、杨德福,干部干事谭清树,被装助理员林远明以及在机关工作还未提拔的老乡有十来人,他们都是我的后盾、我的依靠。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队战友胜似兄弟,在某种情况下说,对战友的信任度往往超过组织。战友家信可以互相传阅,并可直言建议,我的家信战友们看了后有说慎重是对的,支持我在未提干时暂不谈恋爱,要谈也不能明确关系。也有的说农村妹纯洁,不泛“西施”暗藏其中,花2毛钱(航空邮票)先弄张照片来欣赏下,如果能对上眼,还是可以考虑为预选对象的。那时的我对婚姻恋爱真有点天然畏惧,不敢随意造次。
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对婚姻恋爱还处于非常封闭和保守的状态,但对于谁家贫穷谁家富有却是敞开的,十里八乡谁都知道,你想隐藏很困难。我家在当地众乡亲眼里感觉还可以,这种光鲜是表面的,也是全家省吃俭用的结果。而实际上是很贫穷的,物质上,基本上没有存粮,个别年份还有“青黄不接”的现象发生,家庭日常开支就是靠卖粮食换钱购物;家里养的鸡下的蛋,自己基本上没有吃过,全部拿到街上卖了换生活必须品。精神上也穷,家里没有陈书,连一本新华字典都没有。没有电灯,连煤油灯也没有多的,经常是灯随人走,人到哪间房灯就端到那房间。这样的家庭条件,有几人能真正看的上?婚姻问题是百年大计,贫穷很难唤起对方的芳心与同情。
有人说感情的建立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耐心,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瞬间,而是岁月的积累与沉淀,这话很实在。但感情的建立应该是有前提条件,如果条件不对等,你的耐心未必有用,你的付出只会付之东流。农村的确有漂亮、水灵、让人心动的姑娘,但她们的眼光也很高,她如果能享誉“西施”称谓,应该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社会资源丰富,她们怎能看上我等那遥远的边陲小兵?
七十年代的城市和农村,界线特别的清晰,农民基本上不能转成工人,农村户口永远吃不到商品粮。农村入伍的普通士兵,在部队提不了干,退伍必须是回农村。退伍前找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凑合过日子,还有选择的机会,退伍后再找会困难很多;你如果要想找位城市姑娘做终身伴侣,那你就别想了。城市姑娘和农村姑娘相比较,她们视野开阔、眼光更高,择偶条件更苛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女知青们,她们孜身在农村艰难度日,但她们决不会放下身段委曲求全,当然也有个别和农民结婚的,但结局都不太好。
要让她们喜欢,除非你向阳而生,家庭殷实,有才学,有发展空间,否则就别去思念什么“西施”,更不要梦想聚城市姑娘为妻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入伍的农村青年,由于那段特殊时期的干扰,基本没有高学历,能有一个高中学历就很不错了。参军入伍到西藏,风吹日晒满脸都是“高原红”,即使你天生丽质也是老气横秋,加上兜里没钱,能够追随你的人真不多。虽说困难可以突围,贫穷可以改变,但这必须得有足够的时间,对方能等得起吗?老家有句俗话叫住“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孩结婚找的是依靠和陪伴,不是自找艰辛与牵挂。
冬去春来,峰回路转。部队派人到村里搞政审的消息,象旭日的光芒照耀着我那贫穷的农家小院,原先根本看不上我这个穷当兵的那些个同村女孩及她们的父母,却降低身份找上门提亲,真有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展现。
那时我就经常在想,婚姻恋爱为什么不是感情,反而有点《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味道,“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回到婚姻家庭上来说,就是你有什么样的条件,才可能组建什么样的家庭。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感觉有句俗语叫“赖哈蟆”也想吃“天鹅肉”?说的很有哲理。
漫长的提干岁月虽说让自己心酸、傍徨,五味杂陈,但总算走过来了。有了军队干部身份,完全可以说充实了择偶的资本,那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个条件让其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婚姻大事绝对不能勉强、更不能将就,决不能让父母的婚姻悲剧在我这里重演。
穿上了“四个兜”,自生条件发生了变化,思想不再象从前那么悲观了,择偶范围随之也扩大了,主动选择了去城镇和工厂开彊拓土。这种变化决不是提了干部就傲气横生,而是残酷的现实让自己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找对象是终身大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婚姻是家庭的基石,绝不是缺了就找,累了就换。我们没法改变过去与家庭,但可以改变现在、规划未来。我们虽说无力改变她人,但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和思考改变自己。我们可以接受不完美,但决不做恋爱的奴隶,而要做婚姻的主人。
自己未来的爱人,必须是理解军人职业,支持戍边卫国;生活简朴、作风正派;孝顺父母,热爱家庭;积极追求进步,貌美而善良的人。
时光任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探亲归队已三年有余,回首望去,收获了无数的酸甜苦辣,也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从战士走到了副连,但那个貌美而善良的人始终没有出现,能否来场惨烈的恋爱?感觉是任重而道远。
昔日的冰雪,已化为雨露,期盼的那场惨烈的恋爱或将随着春天的脚步接踵而至,时间或许会有延误,但坚信终归不会缺席。时间早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记得“婚姻、家庭、责任”,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情感的世界里,这把剑它能够给人带来甜蜜与幸福,如果背离了初衷,这把剑便可能成为头顶上的危险之源。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雪域浪人:本名龙建春,1972年12月入伍,曾在西藏军区56190部队服役。1986年12月转业重庆永川税务部门工作至2014年退休。在这古稀之年,倍感自豪是生命中拥有当兵的历史,最骄傲的还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
作者:雪域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