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漂白》的大结局,内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反派终于落网,主角们也得以解脱,正义似乎得到了伸张。然而,剧集稍显短促,让人觉得还有很多故事尚未讲完。



从整体质量来看,《漂白》给人一种中规中矩的感觉。反派在肉联厂的惊悚场景确实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这种渲染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悬疑感。

整部剧看下来,除了演员们的演技在线和一些视觉刺激之外,缺点也相当明显。

譬如剧中存在一些虐女情节、剧情漏洞,逻辑上也有些说不通的地方。



对于那些对剧情没有太多要求的观众来说,这部剧或许能满足他们对刺激的追求,但对于习惯观看此类题材的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

剧情之所以逻辑不通,角度着重在罪犯身上,根源其实在这两个问题上。

深陷抄袭质疑

《漂白》播出后热度飙升,剧粉们欢呼雀跃,热度破万。然而,这种狂欢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滑稽的对比:真正的创作者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漂白》突然深陷“抄袭”质疑,有媒体爆料称该剧编剧抄袭了一位记者的深度报道。改编的案件虽然是基于真实事件,但当年警方公布的案件细节寥寥无几。

正是这位记者通过走访调查,记录了案件的详细经过,形成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深度报道。这篇报道是有版权的,其他人在提及此事时都会注明“基于这篇深度报道”之类的内容。

剧集改编的小说被扒出和这篇深度报道在细节上不仅高度吻合,甚至有些用词都一模一样。



虽说案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当时警方并未公布细节,所以《南方都市报》才派记者去调查。而调查的报道是记者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走访全国收集材料写成的,其中还有很多连警方材料里都没有的独家信息。

改编真实案件和改编真实案件的调查报道,完全是两码事。

前调查记者不会无端指责编剧抄袭,毕竟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国内抄袭成风、原创艰难求生的环境下,这种抄袭行为更加令人痛心。



这部剧的编剧不仅给“迷雾剧场”抹了黑,也让观众对“迷雾剧场”剧情智商在线和品质保证的印象大打折扣。

除了抄袭,影视剧存在的美化罪犯,娱乐犯罪等问题更甚。

这部剧最让人无语的地方就是用坏人营销……比如所谓的“F4站姿”,这种营销手段实在令人费解。

要知道,这部剧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受害者及其家属看到这些内容会作何感想?难道还要继续营销反派的帅气和霸气吗?

一个刑侦/悬疑剧为什么大篇幅在描写犯罪过程…



这根本不是什么观众对大尺度内容接受不了的问题,一个正经的刑侦剧为什么会花费大量笔墨对恶人的形象进行刻画,观众想看的难道是施虐过程吗?

网友说真的很讨厌把施暴过程拍得很细致的,不知道居心何在,生怕挑不起那些潜在违法犯罪分子的欲望。

剧中女主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也显得非常套路化,拍摄手法粗糙,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比之下,《隐秘的角落》中刘琳让儿子喝牛奶的段落就显得高下立判。

其实,惊悚并不需要刻画暴虐的动作,正常观众并不喜欢看被害人挨打的细节。

剧中对破案过程的描写太少,让人感觉警察似乎什么都没做。案件分析、布控、证据保存等环节都缺乏细致描写,导致警察形象显得很弱。

相反,凶手部分却占据了大量篇幅,人物心理也得到了详细刻画,观众说重点似乎变成了凶杀,而不是破案。

这是遭网友抵制叫下架的关键。



文学作品或许可以这样描写,但影视剧如此不怕造成负面影响吗。请一堆大腕来演罪犯,还通过各种精致的细节把他们拍得帅气、潇洒、迷人。这种拍摄角度实在值得商榷。

因此,《漂白》根本无法与《我是刑警》相提并论,后者在立意上高出不止一星半点。

《我是刑警》从不给任何一个罪犯洗白或赋予“魅力”,一部剧到底在宣传什么,观众是有眼睛的。

【注:图片来源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